课题:《我家来客人了》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客人”这两个字,了解接待客人的基本礼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接待客人,教育学生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重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客人,知道接待客人时候的基本礼节。
活动难点:使学生做到有礼貌的接待客人。
活动准备:字卡、一次性水杯、矿泉水、手工水果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来过客人吗?
有一个小朋友“小军”,他家里来了客人,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二、观看幻灯片《小军待客》 1、出示幻灯片小军待客(一)
师:图上小军做什么?(开门)出示字卡“开门” 师:小军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出出示字卡“笑” 师:看看小军的动作,想想他在说什么?(请进)出示画卡 “请进”
练习说话:客人来了,我们笑着给客人开门,说:“请进”。
2、出示幻灯片小军待客(二)
师:图上小军做什么?(给客人送水)出示画卡“水” 师:小军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指导生读字卡“笑” 练习说话:客人来了,我们给客人送水喝。 3、出示幻灯片小军待客(三)
师:图上小军做什么?(给客人送水果)出示画卡“水果”
师:小军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指导生读字卡“笑” 练习说话:客人来了,我们给客人拿水果吃。 师:为什么客人来了我们要笑呢?(生讨论) 小结:微笑表示我们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 三、学生表演《客人来我家》 1、出示“客人”卡片,生认读
过渡语:如果你家来客人了,你会热情招待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2、表演
(1)由教师向学生描述活动的情景以及活动要求,准备好道具:桌椅,茶杯,果盘
(2)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选择拿“客人”卡的学生演客人,拿到“小军”卡的学生演小军。
(3)客人来了,敲门,学生开门询问来者,把客人迎进来,请客人坐下,倒茶,拿水果。(学生生表演,教师观察,有不正确做法及时指出纠正)
小结:接待客人不仅要知道接待客人的礼节,更重要的的要发自内心的欢迎客人,真诚的对待客人,让客人有一种到家和感觉,客人以后会更愿意来你家做客的。
3、提出问题
师:这时这位客人要走了,想想这时我们要说些什么?(挥手说:“再见!”)出示幻灯片“再见”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当客人来我们家时,我们一定要热情,我们要笑着给客人开门,说:“请进”, 给客人送水喝,给客人拿水果吃,但要是有不认识的人来了怎么办呢?(千万不能开门,要叫我们的爸爸、妈妈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家来客人了》是一节实践课,教学前我认真备课,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努力做到传授知识与缺陷补偿相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2.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 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学生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
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还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
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学生: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学: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学: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学生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学:好玩) 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学生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学生还坐在位置上) 3.教师在学生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学:麦当劳) 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学:不认识) 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学生回答) 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三、讨论求救方法
1.教师告诉学生“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 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学生介绍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