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黄丽丽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3-0073-01

素质教育谈了好多年了,新课改也推了好多年了,实效如何恐怕只有一线的老师才知道。但恰恰是一线的老师也确实不知道,大家一说素质教育都是满嘴理论,今天用导学案明天又提学讲计划,总之新课改很忙很热闹。静下来以后,一线的老师还要按照原来的三板斧实施教学。毫不客气地说,有些所谓的创新就是心血来潮,博人眼球之后都会灰飞烟灭。作为语文教师,教育本身就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只要是能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我认为都是新课改的创新手法。孔子门生三千,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更何况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文化性和民族性又是这样的强烈呢。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的上是好课呢? 1.以问题为纽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报纸上我看到一条消息,对此颇有感触。消息讲的是:1998年,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注明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物理,任课教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大凡有重要的参观访问,中国教师最喜欢的是导课。正式上课之前专家、前辈、资深老教师都要来试听,发现问题及时更改。这样一堂课下来几次推敲打磨,即使是刚毕业的师范生也能上出一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课后美国代表团有代表就很疑惑,既然老师提问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上来,那老师还讲什么啊?因为在他们看来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才对。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以此为启示,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既要能让学生会读书,更要能让学生会读书,更要能让学生能\"思\"书,做到读思结合。

古人说:\"学贵可疑.\"我坚持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并交给他们思考的路子,让他们遵循一定的规律,有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根据不同的课型或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或抓信难点质疑释难,或抓住重点句疑推导,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要激发学生以产生问题开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结束。如,我在讲授《旅鼠之谜》一文时,抓住关键内容,不断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科学探求的浓厚兴趣。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谜团。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家绞尽脑汁想解开它们的奥秘却毫无结果。文中虽然提出的三个奥秘似乎给出了答案但又不是答案。这时我就会给学生布置延伸性的问题,借助所有的资源去探索旅鼠的三个奥秘。最后我要求学生总结从旅鼠身上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提醒和警示。 2.通过整体感悟,提高语文素养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对文章字词句章,谋篇布局的讲解是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语文的工具性,知识性,文化性结合起来,增强真题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悟,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质,使语文课真正成为思想的载体,信息的载体,文化的载体。如,我在讲授《出师表》一文时首先要求学生熟悉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而仔细琢磨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真实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又回到正题上来,加深对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的概括程度。诸葛卧龙的鲜明个性以及个性形成的背景,以及既然明知扶不起的阿斗为何还要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引起了广泛争论。但最后,大家都为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所感动,并深思其现实意义。通过教学,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品质得到了训练,思想情感得到了陶冶。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获取了知识,获取了愉悦,获得了感悟;教师也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我想,这时每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3.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格,需要教师具备人文素质

我们不妨大胆地提个问: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实,真正的语文教师本身更应该具备人文素质。其教学思想应有一个彻底的转变,不可再深陷于\"工具论\"和\"载道说\"的怪圈里,淡化\"道\"味增添\"人\"味。难怪不少语文教师叹息\"语文难教\"。其实乃语文教学未敢正本清源。语文教育应彻底解除束缚,改换教法,把鉴赏语言美,人性美,置于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培养学生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把学生带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境界中,开创一个展示个性,激励创造意识的全新氛围。

语文教师备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对屈原,陶渊明,李白,阮籍,嵇康,关汉卿等文化传播者有独特的感受,也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能深刻领悟文艺复兴尊重人性,崇尚人格的人文主义思想根基,是培养学生个体,激活学生创造性的主力军。

我们期盼,抑制学生个体发展,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将划上一个句号,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呼吁,语文教师放下师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毕竟,在当今社会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信息的海量阅读,每个学生都不再是以前的井底之蛙,也许他们的眼界早已超出了一些语文教师的视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