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忆中的老童谣:小板凳四条腿儿

记忆中的老童谣:小板凳四条腿儿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记忆中的⽼童谣:⼩板凳四条腿⼉

⼩⽼⿏,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

叫奶奶抱,奶奶不抱,呲他奶奶⼀⾝尿。⼩⽼⿏,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

叫奶奶抱,奶奶不抱,⾃⼰跳,跳折了腿,没⼈要,

⼤耗⼦哭,⼩耗⼦叫,唔哩哇啦好热闹。

⼩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奶奶嫌我嗑的脏,我给奶奶做⾯汤,奶奶喝不点⼉,我喝两⼤碗⼉,奶奶喝不多,我喝⼀⼤锅。

还记得吗?这百年童谣,我奶奶曾经哼唱着,哄我⼊睡的童谣,那些与‘⼩⽩兔⽩⼜⽩’之类的pk败下阵来的童谣。那时冬天很冷,屋⾥只有⼀个⼩⼩的煤球炉,窗外北风怒号。我奶奶穿着⿊布⾯⼦的⼤襟⽪袄,天长⽇久⽪⽑已经磨得光秃秃,打着⽆数个补丁。她在太师椅上坐定,把我揣在怀⾥。轻轻晃着说着唱着:狼来啦虎来啦,⽼和尚敲着⿎来啦,哪⾥藏,庙⾥藏,庙⾥有个⼩⼉郎,⼉郎⼉郎你别哭……。那时候我只有⼀岁多,声声吟唱早已远去,远到我拼命地想拼命地追,再也追不回来,再也想不起那⼀句后边是什么,但是奶奶带给我的温暖依然还在。那时候没有零⾷,奶奶爱嚼⼲炒硬崩⾖,奶奶会把崩⾖嚼碎,吐出来,送到我嘴⾥。还记得,我的脸紧贴着奶奶的嘴,等待着她嚼碎的崩⾖。声声吟唱和着那带着奶奶唾液的碎崩⾖,陪伴我度过漫长⽽寂寞的冬⽇黄昏。 三

⼤⽉亮地,亮堂堂,⼩媳妇出来搓⾐裳,搓得净,搓的⽩,⽼头在外发⼤财。⼤⽉亮地,亮堂堂,打开后门搓⾐裳,

搓的⽩,浆的⽩,⼆(⼉)她妈妈爱⽃牌,……(后⾯的忘了) 四

⼩⽩鸡,打呼噜,谁来啦?⼆姑夫,

捎来的嘛?捎来的⾁,快快点⽕快点做(揍),

做的嘛饭,烙⼤饼,炒鸡蛋,撑死⼆姑夫王⼋蛋。 五

⼩⽼⿏,上⾕⼦穗,摔下来,没了⽓,

⼤⽼⿏哭,⼩⽼⿏叫,

⼀帮蛤蟆来吊孝,叽⾥呱啦好热闹。 六

包⿇⼦秸,靠河沿,夜⾥做梦姐姐来,姐姐要吃过⽔⾯,套上⼩驴⼉推三遍,粗箩罗,细箩担,盆⾥和,板上按,

拿起钢⼑切细⾯,溜到锅⾥哗哗转,盛到碗⾥⼀团线,姐姐姐姐你尝尝,也不咸也不淡,还是⼩妹会做饭。 七

⼩⽩鸡,钻草窝,俺家娶个傻⽼婆,叫她刷锅不刷锅,跑到锅⾥打磨磨,叫她刷缸不刷缸,跑到院⾥耍⼤枪,叫她扫地不扫地,扒个窝⼉放个屁。 ⼋

咕咕头⼦鸡,瞎嘎嘎,⽼娘要吃⽼黄⽠,⽼黄⽠太酸,要吃⼤砖,⼤砖怪硬,啃他娘的⼤腚。 九

⾼粱穗下脚搓,烧出酒来咱俩喝,喝醉了酒打⽼婆,打死⽼婆怎么过,

有钱的,再说个,没钱的,背着⿎去唱秧歌。你唱秧歌我打⿎,铜钱挣了⼆百五。 ⼗

柳树柳,槐树槐,柳树底下搭戏台,⼈家闺⼥来听戏,俺家闺⼥还没来,说着说着来到啦,骑着驴,打着伞,光着腚,绾着纂,腰⾥掖着破蒲扇,⾛⼀步扇⼀扇,我的娘哎,好热的天。

这些记录下来的⽼童谣,⼀⼤部分是我⽼伴回忆的。他的⽼家在河北沧县曹庄,童谣满含着家乡的味道。那是他对家乡对奶奶最深切的记忆,⼟坯做墙秫秸房顶,家家院⾥都有⼏棵枣树。房檐下准有秫秸杆扎的鸽⼦窝,枣树下准有⼩板凳,⼩板凳上坐着⽼奶奶。奶奶唱着“嘎悠嘎悠车,姥姥家来接……。那地⽅⾔车字和接字都念三声,听起来悠远绵长别有⼀番滋味。现在再也没有⼈说这样的童谣了,可是它确实存在过,我的童年⾥就有这些⽼童谣悄悄⾛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