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商业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深化设计方案

0.1 项目内容及目标

智能大厦( Intelligent Building )简称 IB ,是通过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服

务和管理等要素进行最优化分析后, 设计提供的一种投资少、 效率高的舒适温馨 又便利的场所。它与普通大厦的不同之处在于照明、采暖、空调、卫星、防火和 防盗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更主要的是大厦内部配置了先进的语音通 信、文字处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并和外界多种通信系统联网,能够开展商情 查询、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电子函件等多种业务。

1984年 10 月,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在美国诞生,迄今美国的智能大厦已逾万 幢,日本新建的建筑中有60%达到智能化要求。1991年AT&T公司率先将智能大 厦和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引入中国, 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兴趣, 座座智能大厦拔 地而起。智能大厦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 生活和娱乐模式, 真正实现足 不出户知天下事、做天下事的愿望。 从功能上讲,IB又被称为“一一A”大厦,即CA(通信自动化)、OA(办公自动 化)和BA (楼宇管理自动化)。后来有人将“三 A”增加到“五A”,新增的SA (保安自动化)、FA (防火自动化)实际上是原 BA系统中的子系统。CA OA和 BA三大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实现大厦的智能化。

CA系统包括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核心,以多功能电话、传真、数据终端等为主 要设备的楼层局域网和主干通信网。 楼层局域网将该楼层内的各种终端和工作站 联网,主干通信网则用来实现计算机中心主机与楼内各个局域网的通信联系, 并 通过网间接口和外部通信系统联网。 CA系统通过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种类,使得 IB 内的客户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OA系统主要包括多功能电话机、PC机、文字处理机、传真机、声像处理装置等 多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其配套的各种软件。 它具有文字处理、 数据处理、 图像处 理、资料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多种功能, 可以使大厦内用户的办公迅速快捷、 准确 无误。

BA系统是由中央计算机及各种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系统,主要包括采暖、 通风、空调监控系统,给水、排水监控系统,配变电与自备电源监控系统,火灾 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 安全保卫系统等。 各子系统之间可以信息互联和联动, 以实现最优化管理,让客户倍感安全、舒适。

根据智能大厦的实际情况和该项目弱电系统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 本设计方案包 含以下两个部分:

1、 通讯与综合布线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系统

0.2 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想

0.2.1 设计原则

考虑到设计方案既要先进、 可靠又要经济适用, 我们在方案设计时本着兼顾操作 简便,易于使用和维护等要求,所用设备均保证:

0.2.1.1 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最活跃的领域, 新产品、 新技术层出不 穷。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对我们的工作、 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我们的 工作效率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改善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系统必须采 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一方面反映了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 优势的系统及有 强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由于本系统是一个实际使用的工程, 因此其技术和设备 又必须是相对成熟的。

所以,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 最可靠的科技成果并 保持适当的技术趋前度,以使该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从长期的观点看,这也是最节省经费的。

0.2.1.2 可靠性 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等各方面都按照此原则 , 以便尽可能减少故障的发生。

0.2.1.3 可维护性 我们认为可维护性是当今系统应用成功与否很重要的因素。 这里的可维护性包含 两层含义: 1.易于故障的排除。 2.日常管理操作简便。

0.2.1.4 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不断翻 新,因此,对系统安全的考虑,应当足够重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系统的 安全将会受到损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各种形式和途径的非法破坏。 0.2.1.5 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 涉及到方方面面。 对于本系统这样的工程, 必须对这些因素统筹 考虑,以构成一个有机的、互为补充的系统。

0.2.1.6 应用性 设计本系统,应首先考虑能满足智能大厦的功能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要。 0.2.1.7 开放性 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 同时考虑到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本系统必须是 开放系统,并结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执行。

0.2.1.8 可扩充性

本系统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 因而必须具有在系统产品系列、 容量预处理能力 等方面的

扩充与换代的可能。 这种扩充不仅充分保护了业主的原有投资, 而且具 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 0.2.1.9 规范性

本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 在系统设计和建设初期应着手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 范,并且应遵从该规范各项技术规定,并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工作。

0.2.2 设计思想 以国家现有行业标准、条例、规范及要求为设计依据,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 用最佳的设计方案, 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 这是我们的设计思想, 也是我们的 基本出发点。

0.3 本方案主要设计依据

“ XXX大厦”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和平面图等;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GBJ45-90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商用建筑的电信布线标准》( ANSI EIA/TIA 568B ) 《商用建筑标准中对电信路由和空间的规定》( EIA/TIA 569A ) 《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 EIA/TIA 570 ) 《商用大楼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 EIA/TIA 606 ) 《商用大楼通信接地标准》( EIA/TIA 607 )

《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1998年版)》( ISO/IEC 11801 ) 《欧洲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EN/501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 CCITT ISDN)

IEEE 802.3 10BASE-T 网络标准

IEEE 802.5 TOKEN RING 网络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虚拟桥接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Q)

《基于CSMA/C访问方式的局域网标准》(IEEE 802.3) 《媒体访问控制桥标准》 (IEEE 802.1D)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RFC 821) 《PPP点到点协议》(RFC 1661)

《0SPF v2 OSPF动态路由协议 版本2》(RFC 1583 RFC 2178); 《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版本2》(RFC 2236)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RFC 1157)

《MIB-II :基于 TCP/IP 协议互联网网络管理的管理信息库》( RFC 1213)

《30MH— IGZ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 6510— 9X);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B/T 106—9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电视调制器通用规范》( GB/T 11318.3—9X);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21-1995); 《有线电视系统调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22-1995); 《有线电视系统频道处理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123-1995); 《有线电视系统干线放大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124-1995);

《有线电视用光缆入网技术条件》( GY/T 130-1998);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

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35-1998);

《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7- 1999);

《有线电视系统用无源混合器( 5~1000MH)z 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38- 1999);

《有线电视系统电视解调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139-1999); 《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 5~1000MH)z 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40- 1999);

《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信号加解扰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141- 1999);

《有线电视系统调幅激光发送机和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43-2000);

《广播电视SDH干线网管理接口协议规范》(GY/T 144-2000);

《广播电视SDH干线网网元管理信息模型规范》(GY/T 145-2000 ); 《卫星广播地球站设计规范》( GYJ 41—89);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通用技术要求》( GY/T 147-2000) ;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 GY/T 148-2000) ;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系统测量》( GY/T 149-2000) ; 《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53-2000) 。 《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北京 2001 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通讯和综合布线系统

1.1 需求分析

现代的写字楼及综合办公楼, 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 (布线系统) 已不仅仅要 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 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 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 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讯系统,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的综合布 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幢现代化的大楼的管理, 其运行费用主要来自通信系统和进行智能调控的 弱电设备的使用上,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呼叫中心,中央空调,电 梯 对讲,照明控制,给排水系统的控制和计费等。而一切计算机系统及外部设 备的相互通信都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的。 如何能使大厦在使用前就降低 30% 的施工费用及日后维护费用呢?这便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功用了。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缆), 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 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 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

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 , 即它的所有信息插座能由它所支 持的不同种类的设备共享, 这就是说同一标准信息插座, 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 后,即可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 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 可使任何 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 ( Work Area), 水平子系统( Horizontal ), 管理区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 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水平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电信间

工作区

主干子系统

入口设

楼间主干

综合布线系统所要求遵循的国际标准为ISO/IEC11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 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也由原邮电部于 1997年12月30日正式 颁发,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1.1结构化布线系统特点

系统化工程一一结构化布线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 ,包括传输媒体(双绞线(铜线) 及光纤),连接硬件(包括跳线架、模块化插座、适配器、工具等)以及安装、 维护管理及工程服务等。

模块化结构一一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线与变化 (如果需要 的话)就可实现系统的搬迁、扩充与重新安装。

独立于应用一一作为CCITT七层协议中最底层的物理层,结构化布线系统构成了 某种基本链路,象一条信息通道一样来连接楼宇内或室外的各种低压电子电气装 置。这些信息路径提供传输各种传感信息及综合数据的能力。

灵活方便性一一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同时兼容语音及数据通信应用。 这样一来 减少了对传统管路的需求,同时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设计来实现与管理这一系 统。 技术超前性一一结构化布线系统允许用户有可能采用各种可行的新技术。 这是因 为结构化布线系统独立于应用,并能对未来应用提供相当的余度。 1.1.2结构化布线系统优势

经济性一一使用结构化布线系统意味着用初期的安装花费来降低整个建筑永久 的运行花费,从而取得良好的远期经济效益。

高效性一一不断增长的建筑物运行花费是各种楼宇管理系统的主要关注点。 速做出反应成为可能,同时花费较少。

安装 结

构化布线系统可以降低这种花费。 这是因为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高效性, 使对用 户的需要快

便于重新安装——结构化布线系统既可以安装在全新的建筑物中, 又可用于对现 存建筑的网络更新。 如果选用了结构化布线系统, 那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它 都能对建筑物内的环境提供完全的兼容支持。

低廉的运行花费——利用结构化布线系统 , 工程建筑的模块化与灵活性可以大大 降低运行花费。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种节省运行花费的系统, 这些运行花费包括 楼宇或建筑群中人员与设备的增加与重新安置, 以及占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等方 面所带来的花销。 布线系统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如果说信息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灵魂, 那么布 线系统就相当于信息系统的神经。 因此,可以说布线技术的选择和布线系统的设 计就决定了整个大楼的信息系统的生命力, 它将关系到大楼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 年的使用效果。

1.1.4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 由于结构化布线系统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群之间的计算机、 通信设备 和自动化设备的布线而设计的, 所以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是满足于各类不同的计 算机、通信设备、建筑物自动化设备传输弱电信号的要求。 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上传输的弱电信号有: 模拟与数字语音信号; 高速与低速的数据信号;

传真机等需要传输的图像资料信号; 会议电视等视频信号; 建筑物的安全报警和自动化控制的传感器信号,等等。

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递的媒介。它不仅将语音和数据通信设 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 同时还能够连接楼宇自控、 监控系 统和通道控制系统。 其灵活性、 兼容性和可靠性已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 并已经 广泛地在国家职能部委、机关、银行、大型集团公司、房地产等行业得以推广。 在国际上 , 结构化布线系统早已成为建筑大楼的基本设施。

智能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高标准的布线系统。包括大楼和办公两部分。 办公区分业务网、 语音网和政务网三部分。 大楼分业务网和语音网两部分。 政务 网要求用 STP Cat 5e 线缆铺设,其他网络采用 UTP Cat 6 线缆铺设。

我方根据甲方的要求, 对本系统进行设计, 将系统分成三个部分: 大楼业务网和 语音网、办公业务网和语音网、办公政务网。

甲方招标书中指明的设备品牌为 AVAYA IBM、西蒙,目前IBM以服务器为主业 务,其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比较少,而且 IBM公司并不以综合布线系统擅长。 AVAYA勺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应用的比较多,性能比较稳定。其主干光线支持1GB 的速率,LC型光纤接头体积小,只有普通 ST和SC接头的二分之一,其衰减只 有O.ldB,且价格比西蒙布线系统低很多,使其性能价格比非常高。但其公司没 有屏蔽布线系统产品。西蒙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比较稳定,性能好、品质高,缺

点就是价格比较高。鉴于此,我方建议在办公和大楼的业务网及语音网采用 AVAYA勺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产品。

1.2 设计依据

甲方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

ANSI EIA/TIA 568B 商用建筑勺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 569A 商用建筑标准中对电信路由和空间勺规定 EIA/TIA 570 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 EIA/TIA 606 商用大楼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 EIA/TIA 607 商用大楼通信接地标准

ISO/IEC 11801 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1998 年版) EN/50173 欧洲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 TSB-67 UTP 传输性能现场测试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CCITT 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 IEEE 802.3 10BASE-T 网络标准 IEEE 802.5 TOKEN RING 网络标准

ANSI FDDI/TP-PMD 100Mbps光纤/非屏蔽铜缆分布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ITU ATM 155Mbps/622MbpS异步传输模式标准

RS232 X.25、RS422异步、同步传输标准 EN55022/CLASS B (电磁兼容)标准

1.3 设计原则

1.3.1 实用性

实施后勺通信布线系统, 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勺发展, 并且实现数据通 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1.3.2 灵活性

系统中勺任一部分勺连接都应是灵活勺, 即从物理接线, 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 自动控制设备勺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勺限制。

1.3.3 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 除去敷设在建筑内勺线缆外, 其余所有勺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勺标 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1.3.4 扩充性 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 设备、通讯设备、 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 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 系统中。 1.3.5 先进性

布线系统适应日益广泛的数据通信和应用, 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 从而保护用户 在线缆及网络系统上的投资以及其应用。 1.3.6 经济性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1.3.7 标准化

严格按照 EIA/TIA 568B 及 ISO/IEC 11801 等标准设计系统,并能连接众多满足 国际网络标准(如 IEEE802.3, IEEE802.5, IEEE802.12 )的网络设备。

1.4 大楼信息网和语音网设计方案

对于大楼和办公部分的业务网和语音网部分,我方建议采用AVAYA公司的非屏蔽 综合布线系统。AVAYA公司是综合布线的发明者和倡导者,1983年AVAYA公司贝 尔实验室第一个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 并于1985年首先推SYSTIMASCS端对

端结构化布线系统;1988年由AVAYA公司首先推介110型连接管理系统,后成 为工业标准的基本;1990年首创享有专利的1061/2061高性能UTP双绞线线缆, 并成为五类线缆的标准;1992年底首先推出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IBS)及开 放办公环境布线解决方案

( Open-Office Solution );1993 年首次推出 High-5 系列支持100Mb/s的TP-PME应用的布线系统;1994年5月首先实现六类线缆传 输622Mb/s ATM应用;1996年初首先推出支持 622Mb/s ATM应用的PowerSun端 对端产品系列;1997年首家推出支持千兆比以太网和 1.2Gb/sATM应用端对端的 GigaSPEE[产品系列,而GigaSPEEDT成为ISO六类标准的蓝本。再加上其无线 网络连接系统WaveLAN AVAYA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家提供“结构化网联 解决方案”的布线厂家,至今在中国完成了众多的千兆比特布线系统工程。 1.4.1 布线系统主要优点: 兼容性:

SYSTIMA是 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它具有全系列的适配器,可以将不同 厂商网络设备及不同传输介质的主机系统全部转换成同一非屏蔽双绞线 ( UTP), 通过双绞线可传输语音、数据、图象、视频信号、楼宇自控及门禁系统信号等; 采用多模及单模光纤可远程高速传输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号, 可支持目前所有 数据及语音设备厂商的网络系统。

灵活性:

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结构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因此 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10Base-T 工作站、令牌环站及 HP9000系列,SUNsparc及enterprise 系列, DEC/Alpah,IBMAS/400e,RS6000,ES9000主机 100Base-T,155Bb/s 及 622Mb/sATM 甚至 1000Base-T 应用。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 应的网络设备及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 甚至在同一房 间内可以多用户终端、 100Base-T 工作站、令牌环并存,各部门既可独立组网又 可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可靠性:

SYSTIMAX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通过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 道,所有器件均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及UL、CSR及ATM标准组织认证,信息 通道都要采用专用测试仪器校核线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布线系统 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 点到点端接, 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 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从而保障了网络 系统可靠运行。各系统采用相同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先进性:

SYSTIMAX采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采用光纤与双绞线(UTP混合方式, 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所有布线设计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讯标准, 所有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八芯配置,通过双绞线最大速度可达到 622Mbps及1.2Gbps,对于重要部门可支持光纤到桌面(FTTD的应用,干线多 模光缆可设计为500MHz/km带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容量。 通过主干通 道可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 同时物理星形方式为将来发展交换式网络奠 定了坚实基础。AVAYA勺承诺是一次布线,二十年不落后。

1.4.2端对端PowerSumS统的功能与特点

端对端SYSTIMAX PowerSu产品系列,以其优越精密的线对平行传输和阻抗匹 配技术,使其UTP布线系统端对端(Point to Point) 信道的衰减Attenuation、

近端串音衰耗NEXT ACR EMI等指标,都大大超过 TIA/EIA 568-B 及ISO/IEC 11801行业标准。其独有的线缆和接插件匹配构造设计 ,更使其能在各种恶劣的 安装环境下依然保持最佳的传输性能,多项的性能测试表明PowerSum系统不仅 在衰减(Attenuation)、近端串音衰减(NEXT)等性能指标上远远超离FTP/STP及 其他系统,而且在实际应用中 EMC各项指标亦超越FTP/STP等屏蔽电缆系统(具 体测试情况可参照EMC付录)。

PowerSum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

1、 线对串扰一直是数字信号传输的最重要的破坏源,而用 PowerSum勺计算方 式比传统的线对(Pair- to-Pair)的NEXT生能测试值更准确严格,经证实 AVAYA 公司

PowerSum产品系列有卓越的NEXT性能表现,比其它的六类布线高出 5- 6 dB,因此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2、 Powersum系列产品是一整套端到端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110型及 PatchMax六类配线架,六类UTP线缆,D8CM和110六类快速跳线,MPS100信息 插座等,能使系统端对端总体SRL性能及阻抗匹配获得最佳效果。

3、 由于在抗串扰,平衡传输及阻抗匹配等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AVAYA公司 SYSTIMA)PowerSum系列能将传统的五类系统性能提高一倍,例如由 AVAYA公司 的PowerSum产品安装的系统在100MHZ乍端对端测试时ACR信噪比)值超过 20dB,而其它厂家在广告上宣称的六类线缆产品在 100MHz测试时ACRfi也仅为 16dB。

4、 由于具有极佳的ACRS NEXT性能指标值,使PowerSum产品能支持发展中的 网络并行传输方式,从而使在布线系统上传输高达 622Mbps ATM以及1.2Gbps 以太网应用,而且经性能测试,PowerSum材料还可提供550Mhz的模拟宽带视频 应用,而其它厂家的超5类产品只可达到仅为350MHz的应用水平。

5、可实现最新的区域布线模式(Zone -Wiring),并且在100米范围内跳线长度 无限制。 6 由于PowerSum勺高性能指标,其允许在单根8芯线缆内同时共享二个高速 数据传输,使系统实现真正高性能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SYSTIMAX

Channel of Extellence

Channel ■

鬲对吊PowerSum系统连接拓扑迢41

143端对端GigaSPEED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143.1用户情况的基本设定

智能大厦的建筑结构东部大楼为 20层,西部办公为16层楼。我方按照招标 文件的要求,对大楼、办公区域16-20层进行综合布线设计。 1.4.3.2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 设备和水平子系统之间起搭桥作用。在进行设计时,我们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 对办公业务网和语音网6类布线系统,每个信息点全部采用6类信息插座,对大 楼部分业务网和语音网超5类布线系统,每个信息点全部采用增强5类信息插座。 数据与语音均可任意组合使用,信息点的数量根据提供信息而定。具体设计如下: 1、工作区中I/O插座数量的确定

伴随着信息化在各行业内的不断普及,现代办公环境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日益增 强,在IT业内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建设时必须考虑到现在和将来可 能的办公环境,既可以满足目前需要又能适应将来的发展, 避免了短期内再次改 造的高难度重复施工和不必要投资。

2、I/O

插座的选用

I/O插座是工作区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之间的一个管理点。它承担着图像、数据 以及其它通信器件的连接点的作用。

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为了保证用户语音/数据信息端口在工作区的通用性,办 公业务网和语音网我们将所有信息插座都选用符合 6类草案标准的MPS400B高 性能模块插座。

对于办公网中的四芯光纤点,在终端采用 C1001B-2-LS光纤耦合器连接到面板 上。

在大楼业务网和语音网我们将所有信息插座都选用符合超 5类标准的MPS100E 高性能模块插座。

语音点采用蓝色模块、数据点采用白色模块,以示区分。

3、水平线缆与信息出口的连接:

目前,通用的连接方式有T568A和T568两种接线标准,本系统按照甲方的要求 统一采用T568B接线标准。

赚:IF 广衆 1 di 6/S 2 3 / 〃毗加 2 3 1 1 ------ 7 T6 7 8 7 \\ \\劉白

T568A

MGS30信息模块系列

1、 长:2cm,宽:2cm,厚:3cm 2、 塑体抗高压,阻燃 3、 UL额定热熔:94V-0

T568B

4、 运行温度范围:-40C -60C

5、最小绝缘阻抗:500mQ

最小直流稳定电压(在 60Hz接点到接点):1000VAC & RMS (在 60Hz传导表面):1500VAC RMS 7、 最大连接点阻抗:20mQ , 20C运行时:1.5A

8、 支持接近1.2Gbps的应用,实现咼性能和最大灵活性。 9、 支持6类电缆,于5类和5e类电缆完全向后兼容

10、 8芯信息插座

11、 灵巧吻合地连接至M系列插座面板,桌面安装盒及 M1000MULTIMA机柜式 配线架上

12、 可选选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方式,且无需特别斜口面板的 专利设计 13、 提供最少750次重复插拔 14、 T568A和T568B布线通用标签 MPS100信息模块系列:

1、 长:2cm,宽:2cm,厚:3cm 2、 塑料:高强度防火 3、 UL额定热熔:94V-0

4、 运行温度范围:-40C -66C 5、 支持PowerSUM(5e类)应用 & 支持gigabit应用

7、 最小绝缘阻抗:500ML 8、 最大连接点阻抗:20m^

9、 最小绝缘耐压(触点到触点@60H) : 1000VAC RSM 10、 8芯信息插座

11、 灵巧吻合地连接至任何 M系列插座面板

12、 可选选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方式,且无需特别斜口面板的 专利设计 13、 提供最少750次重复插拔

14、 T568A和T568B布线通用标签

1.4.3.3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1、电缆选择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 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 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 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 SYSTIMAX SC将上述的电缆

数限制为4对或25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 在需要某些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

水平布线子系统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干线接线间、卫星接线间 或设备的管理配线架上。

办公部分水平电缆采用 GigaSPEED XL 3071四对6类阻燃电缆。 大楼部分水平电缆采用Power Sum 3061四对超5类阻燃电缆, 2、 水平干缆需求

水平线缆的用量按下式计算:

水平线缆平均长度=(max距离+ min距离)-2X 1.1 +端接容限(铜缆6m光纤10 米) 可布线缆数/箱=最大可订购长度十水平线缆平均长度 线缆箱数=信息点数* (可布线缆数/箱) 3、 线缆路由走向建议

大楼和封闭式办公区域采用墙面暗埋信息点,线缆走向可以通过墙上 注:墙面型信息插座在大楼内的安装位置一般安装在距楼地面

/柱上暗管

到距地30cm处。墙上信息点处需在墙内预埋合适管径的管道,并在出线口处预 埋固定暗盒。

30厘米高的墙上。

暗装铁盒

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间距不小于 10厘米。

开放式办公区域采用地面信息点, (出线口)。

机房的线缆可由高架地板下穿过, 多变。

水平线敷设

需要通过敷设地面线槽,将线缆引至地面插座

插座可安装在机房的任意位置,此种方式灵活

4、材料参数:

GigaSPEED XL 3071线缆 1、 完全遵从6类标准的电缆 2、 超过6类标准7dB性能余量 3、 支持带宽 550MHz 4、 完全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 5、 增强带宽和网络性能 6、 中心为带状隔离带设计

7、 线规:24AWG 外径 6.0mm 重量 13kg/305m 8、 运行温度:-20C -60C 9、 最大承受拉力: 11kg 10、 电气参数 NVP: 0.69 11、 最大直流电阻:9.4 Q /100m 12、 不平衡电阻: <3%

13、 互电容 @1KHz 5.6nF/100m

14、 低烟无卤级别,满足 IEC332-3,IEC1034-2,IEC754-2,NES713 测试标准 1.4.3.4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大楼通讯网络的骨架,其作用就是将各层

的管理子系统

(子配线架IDF)与设备间子系统(主配线架MDF按一定配置连接起来。垂直干线 走在大

楼预先安排的弱电井内,其路径为:从主配线架MDF经水平区段到竖井后, 经上下贯通的竖井拉至各子配线架 IDF。 1.4.3.5

管理子系统

143.5.1 管理子系统及涉及器件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 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 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 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 而 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只是使用带插头的跳线、插座和适配器。互连和 交连适用于光缆。光缆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缆跳线一 -在两端都有光接头的光缆 跳线。

1.4.3.6 会议系统布线

甲方招标中要求在每个会议室至网络机房布 内多模光纤。 个小会议室。

本方案中每个会议室的UTP6信息点终端接入六类信息模块。在每个会议室设置 一个12 口表面安装盒用于接光纤点,75 Q同轴电缆穿入会议室,不做任何处理, 以便今后安装会议系统使用。

UTP6网线、75Q同轴电缆,24芯室

经统计,会议室的数量如下:5层一个300人大会议厅,一个120人中等规模会 议室,3

在机房端,光纤和UTP6线材分别进入配线架,做好标记。75Q同轴电缆也不做 任何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