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教材 分析 15、《白鹅》 课文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欣赏之情。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 教学 目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重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朗读教学 重难点 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鹅的高傲。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与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修 改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检查预习 1.复习《咏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咏鹅》及朗读音频。 【设计意图】加强对学生自学情况的(2)师引导: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预检查,才能帮助学生设:骆宾王)他写的这首《咏鹅》脍炙人口,无独有偶,掌握字音、字形、词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只可爱的大白鹅。 义,使他们能正确认(3)板书课题:白鹅。(生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2.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师引导: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后,都会认读生字了吗?如果脱离课文,大家还会认读吗? (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生开火车读;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吭、供”读后鼻音,“奢、侈、侍”读翘舌音,“促、伺”读平舌音。 (4)学习多音字“看”。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认读后,全班齐读。 ②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③形声字识记“促、剧、譬、侍、馆、附、供”。 ④字源识记“吠”字。 (6)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①师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提示:“供养”中的“供”读gōng ,“譬如”中的“譬”读“pì”。 ②生练习读词语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读词语,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本板块意在帮助学生梳(1)师引导:现在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能理课文的脉络,引导读准确吗? (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 自读课文,碰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生自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生交流,师适时小结。(出示课件) 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课件出示: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5)师指名读;生齐读。 (6)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中 心句)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 (2)示例:从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 3.学习过渡段。 抓住中心问题,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训练学生从文中(1)师:你从哪里知道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写搜集信息的能力。 的?(预设:第2自然段) (2)师指名读第2自然段;生齐读。 (3)师引导: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4)师小结:第2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1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写出鹅高傲的特点。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生齐读第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4.课堂练习字词的书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设计意图】复3.比较课文中的鹅与课后“阅读链接”《白公鹅》习上节课内容,整体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抓“高傲”,理清脉络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了白鹅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现与“高傲”意思相同的词语,自然而然地抓(1)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好初步了解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白“高傲”鹅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 (2)板书:高傲。 一个高傲的动物”。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与“高傲”意思相近起复习了抓住关键词的词语。 (1)师引导: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与“高傲”的意思相近? (2)生交流后师相机出示课件:傲慢、傲然、架子十足。 (3)师引导:初次见面,白鹅就以它那高傲的姿态吸引了作者。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作者更加“领教”了它的高傲,回忆一下,丰子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4)课件出示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相机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二、挖“高傲”,品词析句 1.学习第一部分:叫声。 (1)师引导:那么,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又各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第3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3)生大声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2.指导朗读。 句学习的知识。 (1)师指导:这些词语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说明白鹅叫声之大,叫声之凶。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 (2)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启发想象。 (1)师引导:假如这只鹅会说汉语,它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当当“鹅语”小翻译。 (2)出示课件。 (3)生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本板块抓住了课文的留白处,设计了“鹅语”①见到生客,白鹅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小翻译的练习,目的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就是引领学生读文入②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白鹅引吭大叫,一定是在境,加深对“高傲”说:“谁在外面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4.体会情感。 的理解,以及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1)师引导: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你觉得情,并极大地调动学鹅还有哪些方面不亚于狗?(示例:鹅的忠心、责任心) 生的学习积极性,为(2)师引导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学生拓展了想象的空①师述:作者把白鹅描写得这样高傲,但是会读书间,加强了学生与课的同学们,你们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 ②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扣“高傲”,赏读妙语 1.学习第二部分:步态。 (1)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习鹅的叫声这部分内容,感受到了白鹅叫声响亮的特点。白鹅的步态又有什么特点呢?赶快看看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 (2)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文之间的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使学生把生(3)师提示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话,可以动的语言与形象的画边读边想象鹅与鸭走路的样子,可以站起来边表演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读,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朗读。 让学生如见其景。引(4)师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指名表演朗读,在导学生分析用表先后表演中理解下列词语。 顺序的词来描绘动物①局促不安: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吃食的方式,体会白样子。(师指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 鹅吃饭时“三眼一板”②从容:不慌不忙;镇静。(师指导读出鹅步调的的吃法,想象鹅去狗从容,大模大样) (5)体会对比写法。(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来、鹅来狗去的有趣画面。不知不觉中,使课文中的语言通过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学生的想象、运用,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思考: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言。 处? 2.学习第三部分:吃相。 (1)生自由读第5~7自然段。(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找一找: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出示课件) (3)师指名读句子并回答问题。 (4)师引导:在不同的情况下,白鹅吃饭的样子都是这样高傲,它的高傲就表现在这“三眼一板”的吃法上。 (5)想象鹅、狗争食的画面。 ①生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②指导配插图或题目。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能力迁移(6)师小结:在鹅狗争食的过程中,我们的鹅老和情感内化。 爷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种吃法,这就叫“三 眼一板,一丝不苟”。 四、对比阅读,拓展阅读 1.学习“阅读链接”。 (1)师引导: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这样妙趣横生,读着读着,让我们忍俊不禁。同样是写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与本课的白鹅有哪些共同点呢? (2)生默读课文后交流。 示例:两只鹅的特点都是高傲、架子十足。 2.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中我们体会到了丰子恺先生文笔之生动,他用幽默的语言把白鹅的高傲写得栩栩如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这只白鹅。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生动有趣的句段,把它们积累下来吧! 板 书 设 计 知 识 点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