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习新《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新《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四年级一班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标:

1. 通过宣讲新的《中小学生守则》 ,使学生了解、理解新的

《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

2. 生。

通过知识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文明守纪、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学

3. 通过学习新的 《中小学生守则》 ,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 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

5. 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

6. 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活动准备: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文本、课件。活动过程:

一、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一)揭题引入

班主任: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意思是说做什么事都得讲个规则。 国家教育部今年秋天颁布了新

的《中小学生守则》 ,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

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今天,我们班将开展“学新守则,养好习惯”的主题班会活动。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 能了解学校、 社会对我们的学习、 生活要求,

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二)宣讲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

1. 2. 3. 4. 5. 6. 7. 8. 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珍视国家荣誉,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积极发表见解, 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主动分担家务, 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自觉礼让排队, 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爱集体助同学, 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不说谎不作弊, 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乐观开朗向上, 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防溺水不玩火, 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

9. 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 爱惜花草树木, 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三)牢记规范

刚才,老师带着我们学习完了,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有关新版

《中小学生守则》的知识竞赛,看谁听得认真,记得牢固。比一比,哪些同学对它们最熟悉。

1. 守则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

2. 守则的第 1 条内容是什么?

3. 《中小学生守则》的第六条内容是什么?

4. 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是教育部分别于哪年哪月颁发

的?

5. 请说出五种文明用语。

6. 交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师:我们不光要会说, 更要会做。 下面请同学们当个小裁判,说说他们做得对不对。 内容提示:

1. 几个小朋友接水不排队;

2. 一群小朋友挤进教室乱糟糟,其中一个还被推倒在地;

3. 两个小朋友在排队时打打闹闹;

4. 一个小朋友课间碰掉别人东西不捡起来;

5. 一个小朋友吃完午餐将餐巾纸随地一扔。

教师总结

同学们,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事例和文明

--

事例,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 今后的生活中, 学

习中,你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诺言, 有信心

吗?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就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范,

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以《中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要求自

己。

二、学习“三爱”

1.

学习“三爱”的含义。“三爱”的具体含义:“爱学习”:学习是当下学生的“第一职业”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中倡导公民要“敬业” ,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就是要“爱学习”。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在我们的心中, “劳动”两个字最热烈。 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 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

“爱祖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公民首先要 “爱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

2. 学生讨论:在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三爱”呢?

3. 组织学生总结。

三、学习“三节”

1.

学习“三节”的含义。

--

三节”的具体含义: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节约粮食。建立节约型社会就从我们

的身边小事,日常琐事做起。 该浪费的我们绝不浪费,

每一样东西都凝结着劳动人们的汗水和智慧,

我们用的

应当珍惜。 以节约

为荣以浪费为耻,身体力行的去践行总书记的号召。

2. 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 节俭的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 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

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 上面满是补钉。 他说他曾多次

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 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 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 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

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

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 《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

--

16 块。他的毛

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

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 反而

觉得他太“小气” 。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 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节”的?

5. 教师总结

总之,我希望每一位学生发在内心的去接受 育,并在学习生活中去真真正正的, 响应“三爱三节”的号召。

“三爱三节”教

脚踏实地的,身体力行的去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