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2018年2月第33卷第4期 CJGMCM February 2018.Vol 33.4 。469· 叶青、生石膏等药物加强清热排脓之效,并强调后期 使用益气养阴药物时不可纯补,以免闭门留寇,死灰 复燃。一言以蔽之,肺痈的用药特点在于谨守病机, 立足证候,重视体质,配伍准确,攻补兼施。 4讨论 骆仙芳,蔡菀如.王会仍学术经验简介[J].世界中医药,2008,3 (6):343-344. 刘英丽.印会河教授论治肺痿与肺痈的经验探究[J].中国民间 疗法,2014,22(4):9-10. 王琛琛,王枭,齐文升.经方治疗肺脓肿经验浅析[J].中国中医 急症,2014,23(5):991-992. 肺痈乃是中医内科疾病中的重证,其发病急骤,传 变迅速,治疗难度较大,从古至今虽积累了不少经验, 周仲瑛.肺痈证治述要[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10(3): 1.3. 但临证时仍需慎之又慎。就其病因而言常虚实夹杂, 国钰妍,侣庆帅,亢秀红,等.李国勤治疗肺脓肿经验[J].中医 杂志,2014,55(9):795-797. 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证候变化多端,辨证时颇有难度, 需在研究病证基础上,以传统治法为基础,博采众家之 长,灵活遣方用药,尤其是金养麦根、鱼腥草、芦根、桔 梗、冬瓜子等特效药物的使用,必要时配合现代医学的 诊疗手段,该病证还是可以治愈的。 参考文献 [1] 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0-94. 中医杂志编辑部.肺脓疡证治[J].中医杂志,1987(7):11-15. 陈建建,熊卫标.洪广祥教授治疗肺痈经验[J].广西中医药, 2000,23(6):28,31. 沙建飞.顾丕荣老中医治疗肺痈八法简介[J].陕西中医,1988, 9(8):338-339. 李津,闫润红.《青囊秘诀》论治肺痈制方原理探析[J].光明中 医,2014,29(4):672-673. (本文校对:何江收稿日期:2017—10—09) } ; i 2 i3 4 5 {6 7 8 i9 K 唐宗海《血证论》治疗月经病临证经验 卫晓玉 摘要:《血证论》为清代著名医家唐宗海所著,其在此书中阐述了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方案,作为一本论述血证的专 著,此书对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血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月经病作为女子周期性出血现象,唐氏在著作中亦有其独到的见解。现 通过对《血证论》中月经病相关章节的阐述以及作者本人的临床体会,来总结唐氏《血证论》治疗月经病临证经验。 关键词i唐宗海;血证论;月经病;闭经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8.04.010 文章编号:1003—8914(2018)一04-0469—03 月经病,是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或伴经 色、经质的异常为表现的妇科常见疾病。西医认为激 素水平紊乱是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因,临床上通常予 以患者激素类药物来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手段及方 法较单一。中医在月经病的治疗上有着自身优势,临 床实践证明中医在调经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1 阐述生理 男女异同 唐宗海立男女异同论,在生理上,将男与女进行对 比和区别:“女子主血,血属阴而下行,其行也,气运之 而行也。女子以血为主,未常不赖气以运血,气即水 化,前论已详,气血交会之所,在脐下胞室之中,男子谓 之丹田,女子谓之血室,则肝肾所司,气与血之总会。 气生于水而化水,男子以气为主” ,故男子“以气为 主”,女子“以血为主”。并对“男子血贵,女子血贱”的 世俗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女子以血为主,故其气在血 室之内,皆从血化,而变为血,是之谓月信。但其血中 仍有气化之水液,故月信亦名信水。且行经前后,均有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 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 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话说明 了月经对于女性生理的重要性。现代医学认为月经是 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主要成分为血液。 故月经病虽表现各异,但与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淡色之水,是女子之血分,未尝不借气分之水,以引动 而运行之也。” 阐述了女子月经的形成是气与血共 同作用的结果,但以血为主导。唐宗海还指出“女子 《血证论》出自四川著名医家唐宗海之手,作为一 部中医治疗血证专著,唐氏在女性月经病的机理及治 疗上有着独到的见解。 作者单位:广元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西医妇产科(四J 广元628000) 经病,则为气滞也”“经血者,血之余也……女子之血, 除旧生新”“旧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机”,可 见其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气滞血瘀有密切关系。此 ·470。 光明中医2018年2月第33卷第4期 CJGMCM February 2018.Vol 33.4 外女子多血多火,亦有气和水,互根互用,不离阴阳之 理,故其在妇科病病机认识上亦不离“阴阳水火气血” 的主导思想 。 2分析病机遗药组方 《血证论》中阐述月经病的章节主要有三章,分别 为经血、崩带与经闭。 在经血一章中,唐氏阐述了寒热对于月经的影响, 以及“调血”“调水”“调气”的重要性,并认为经血一 病与肾、肺、胃、肝有密切联系。肺“司气之制节,又为 水之上源,调血调水”,故肺脏在月经生理上起着重要 的作用,可见唐宗海在经血生理中对于气和水的重视。 唐氏在证型上把经血分为四证,血热、血寒、血虚(肾 中天癸之水不足、胃虚)、血滞。治疗上,血热、血寒、 血滞三证都可以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味相应对证药 物。四物汤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由当归、熟地 黄、白芍、川芎组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认为四物汤 能治疗“妇人诸疾”,为补血活血之基本方。现代有研 究表明四物汤类方在养血调经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 还有报道显示清代医书《妇科冰鉴》常使用四物汤加 味治疗月经不调 ,故唐氏以四物汤为基础方用于经 血诸证是经过不断临床实践总结而成的。而对于血虚 证,若为肾中天癸之水不足,予以左归饮加味,滋天癸 之水;若为胃虚,则使用炙甘草汤、养荣汤补生血之源。 在崩带一章中,唐氏认为崩漏的直接病因是脾不 摄血,“五行为土主信”,因此“治崩必治中州”。治疗 上,唐氏认为“正治”当补脾摄血,予以归脾汤加止血 之药;若大虚可用十全大补丸等补益之方。此外针对 肝脾之间的五行关系,唐氏还提出“治肝以治脾”的思 想,方用归脾汤或丹栀逍遥丸加味抑木扶土。 在经闭一章中,唐宗海将病因归纳为四点:寒、热、 虚、实。寒邪积冷结气,以致经水断绝,温经汤主之,或 用附子理中汤、生化汤下之;此外,唐宗海还提出了经 通之后服肾气丸善后之法。热证若为肝火横逆,上犯 于心肺,肺气不能下降、心血不能下注则咳逆、烦躁、经 闭,方用“当归芦荟丸加桃仁攻之,丹栀逍遥散加桃仁 以和之”;若为胞中火逆,合于阳明,则头晕发热、躁动 不安,“法宜从阳明以折冲逆”,方用玉烛散,脾胃素虚 者用玉女煎加桃仁,或用麦门冬汤治之;也可以从肾中 引气下行,用知柏地黄丸加牛膝、桃仁引冲气下行隔治 之。实证者,若水与血结,方用大黄甘遂汤;伤寒中风、 经水断绝,用小柴胡汤;若为瘀血可予抵挡汤或膈下逐 瘀汤。虚证者,若失血过多导致血虚引起,应先止血再 补其虚,方用四物汤加补血、止血、降气诸药;若过淫精 竭,肾精不足,左归饮、三才汤主之;若生产过多,血液 枯耗,方用圣愈汤;血虚内热者,归脾汤主之;血虚火 盛,咳嗽不已,日久成痨者,都气丸加人参、麦冬、酸枣 仁、五味子、钟乳石或天王补心丹治之;若未婚女子血 枯,名日童痨,证见骨蒸潮热、不欲饮食、咳嗽喘息,当 以炙甘草汤大补血之化源,使血骤生。 综上而知,唐氏在月经病的病理上尤其重视寒、 热、虚、实辨证。肾气盛,后天脾胃运化正常,天癸至, 肝气调畅,肺气肃降,冲任通调则月经来潮,故唐宗海 在月经病治疗上尤其重视肾、肝、肺、脾胃,且“调血” “调水”“调气”之法贯穿始终。在所用方剂上,善于使 用四物汤、归脾汤、逍遥散等常用方,且长于在临床症 状及辨证结果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药物。 3 验案举隅 李某,女,28岁,2016年7月11日初诊。 闭经1年余,发热1周。自诉1年前因感情不遂, 精神抑郁,后出现闭经现象,西医检查结果显示FSH、 LH均偏低,予以激素治疗后月经虽能按时而至,但停 药后复发,故情绪更加烦闷不舒。1周前,患者外出工 作后突感发热,头胀痛,额部为甚,头晕目眩,咳嗽咽 痛,胸胁胀痛,口苦,小便黄赤,大便难。刻诊:患者焦 虑貌,面部发红,体温38 ̄C,舌红苔黄腻,有瘀点,脉弦 滑数。予当归芦荟汤合玉烛散加减:当归12 g,龙胆草 10 g,芦荟15 g,栀子12 g,黄连6 g,黄柏15 g,黄芩 15 g,大黄(后下)10 g,木香15 g,生地黄20 g,川芎 15 g,赤芍15 g,芒硝(冲服)10 g,生姜6 g,木通15 g, 桃仁12 g,白芷15 g。上方水煎服,6剂。 7月17日复诊,患者诸证均缓,现大便较溏,感小 腹坠胀,似有月经将至,舌脉同前。予以玉女煎合八珍 汤加减:石膏30 g,生地黄20 g,知母15 g,麦冬15 g, 牛膝20 g,党参15 g,茯苓20 g,炒白术15 g,炙甘草 15 g,川芎15 g,白芍l5 g,当归12 g,栀子12 g,桃仁 12 g。上方水煎服,12剂。嘱咐同时服用丹栀逍遥丸。 8月1日三诊,患者月经已至,月经量稍多,色红, 有血块,情绪稍有舒缓,二便常,舌红苔薄黄腻,脉弦 数。嘱服丹栀逍遥丸合知柏地黄丸善后,后随访患者 次月月经亦如期而至。 按:患者闭经是由情志不遂引起,肝失调达,容易 郁而化火,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以额 部为甚。为阳明经循行部位。唐宗海云:“冲任两脉, 起于胞中,上属阳明,若胞中火逆,随冲任两脉上 冲……合于阳明之气,而为躁动之证。”故阳明火逆, 头胀头晕、大便难,循经上炎,咽喉肿痛,躁动难安。法 宜从阳明以折冲逆,使火下降,斯经通矣,玉烛散治 之。”玉烛散中既有四物汤之意,补血活血,又有大黄、 芒硝活血化瘀,同时唐宗海认为生姜能散气,能增强芒 硝、大黄化瘀之功。由于患者病起肝气不舒,则胸胁胀 光明中医2018年2月第33卷第4期 CJGMCM February 2018.Vol 33.4 ·471· 痛,郁而化火,肝火上炎,则口苦头晕,乃肝胆实火之 证,故用当归芦荟汤,唐宗海评价此方“治肝火决裂 能清热调经,又能从肾中引气下行而通经。 参考文献 [1] 党小利.月经不调应用西医治疗的l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 研究与实践,2016,1(24):68-69. 者,惟此方最有力量”,既能补血又清三焦火盛。同时 加入桃仁降气,活血化瘀;木通清利小便;白芷燥湿且 为阳明经之引经药,诸药合用,降上犯之火气,清利三 焦水道,活血化瘀,共同达到“调血”“调水”“调气”之 [2]付灵梅,熊桀,雷磊,等.《中医妇科学》中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教 学方法探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5):111—112. [3]唐宗海.血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9. [4]陈宇谨.唐容川《血证论》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 学院,2008. 效。二诊患者大便稀溏,恐是清热药伤及脾胃引起,脾 胃已虚,不能攻伐,故二诊以扶土抑木,滋阴清热为大 法,方用玉女煎合八珍汤加减,辅以栀子清热降火,桃 仁活血化瘀亦能肃降肺气,诸药合用,一是使月经有所 化源,而是通过降火降气作用使血能下行,成为月经。 [5] 范欣生,陈菲,刘培,等.四物汤类方养血调经配伍功效探析f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2):177-182. [6] 王鑫,李文文,宋佳格,等.《妇科冰鉴》巧用四物汤疗月经不 调[J].光明中医,2017,32(4):576—577. (本文校对:卫晓玉收稿日期:2017—10—23) 另外加入丹栀逍遥丸疏达肝气、清热调经,使月事能如 期而至。三诊予以知柏地黄丸合丹栀逍遥丸善后,既 (上接第458页) 3 讨论 芍、当归、牡丹皮,枸杞子、葛根、赤芍、黄芪、牡丹皮,枸 杞子、川芎、猪苓、党参、牡丹皮,枸杞子、葛根、猪苓、党 参、牡丹皮。从这6条关联信息可以看出82.418%以 上的处方中使用了这些药物组合,为核心药物组合。 从配伍情况来看,这6个配伍组合守中有通,通中有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属中医学“关格”“癃闭”“虚 劳”“溺毒”“水肿”等病的范畴,其病证复杂,临床表现 常有恶心、呕吐、纳呆、尿少、尿闭、腰酸乏力、眩晕、浮 肿、肢麻、肤痒、嗜睡、出血等。结合临床实际,绝大多 数慢性肾衰患者,其病机为肾失开阖,脾失健运,瘀血 内阻,湿浊(毒)内壅。因此,治疗上除给予益肾活血、 守,可与其他药对和药组加减使用,共奏防治之效。 综上所述,我院中医肾病科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氮 质血症期的防治上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补气益血、补 肾泄浊、凉血化瘀、健脾养肝、升阳化湿之法,谨遵中医 辨证论治精髓,与临床疾病治疗特点相符。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优势。本 健脾补气之品以外,更应注重通腑泄浊的治疗方法 ’ 。 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对我院中医肾病 科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用药规律进行了 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槲寄生、当归、制黄精、党 参、黄芪、盐杜仲、生丹参、地肤子、六月雪、酒制大黄、 赤芍、葛根、白茯苓、生白芍、生山药、猪苓使用频率较 高;且这l6种草药之间的关联性也较强。4组最常用 的药对和药组依次为黄芪和当归,槲寄生、盐杜仲、当 次研究初步总结出我院中医肾病科在治疗慢性肾功能 衰竭氮质血症期的用药特点,研究得出的配伍规律及 核心药物,可为临床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 提供更多思路,同时也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开 展组方量效分析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268. 归、黄芪组合,制黄精、当归、黄芪组合,党参、当归、黄 芪组合。在此基础分析之上进一步建模分析,挖掘核 心药物。结果显示关联性较强的二项药物配伍有3 组,即黄芪一当归、桃仁.川芎、土茯苓.枸杞子,与描述性 分析相符。这几个药物组合,分别具有补气益血、活血 化瘀、补肾泄浊之功效。关联性较强的三项药物配伍 [2] 高秋静,熊艳文,金周慧.加味四妙方治疗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的 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4):70-74. [3] 金周慧,陈以平.以健脾益气活血方为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7O 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19-20. 有2组,即生自术、生白芍、蜜麸炒苍术,生白术、制黄 精、蜜麸炒苍术,些二药组具有燥湿健脾之效。关联性 较强的四项药物配伍有2组,即槲寄生、黄芪、当归、杜 [4] 金周慧,周雯静,彭文.不同剂量寻骨风致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4):299—305. [5] 须冰,朱燕虹,陈以平.陈以平教授辨治高尿酸血症肾病临床经验 拾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4-5. [6] 焦剑.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J].天津中医药, 2015,32(6):325—328. 仲,桃仁、盐杜仲、黄芪、川芎,这2组均具有益气补肾、 活血化瘀的功效。关联性较强的五项药物配伍有12 组,为进一步挖掘核心药物,提升度置信度至3,过滤 出6条关联信息,即枸杞子、葛根、赤芍、党参、牡丹皮, 枸杞子、葛根、赤芍、制黄精、牡丹皮,枸杞子、葛根、赤 [7]傅贵平,邓跃毅,崔里.陈以平治肾八法及用药经验拾萃[J].辽宁 中医杂志,2007,34(8):1039-1040. (本文校对:王梅芳收稿日期: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