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l9卷第2期 JOURNAL 0F ARE咖 CrURAL EDUCA11oN IN INs11 mONS 0F HIGHER LEARNING Vo1.19 No.2 2010 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刘 燕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通过对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对美术基础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 重要性,提出了紧密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美术基础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美术基础课;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一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0)02-0096-03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其不仅 掌握建筑知识和建筑设计方法,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而这正是美术基础教 学目的所在。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和美术专业美术教育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 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主要为学生从事建筑设计服务,注重技能传授而忽视知识 传授,强调理性归纳而缺乏感性描述;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强调挖掘对 象的精神性内涵,释放个人情感。走出狭义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误区,在教育 目标上,应当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艺术素养、较强的综 合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建筑学专业人才。为此,对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进 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充实教学内容 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应该是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对 “术”的体验和运用。美术教育既包括专业教育,即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包括 思政教育,即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 虑从美术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二)教学方法人性化 美术基础是学生进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 生的学习进步。作为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课程,轻松愉快是属于该课程的 主要特点。有些学生无绘画基础或者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甚 至还有些不自信等思想包袱,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的细心指导,耐心解说;有些 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其独立解决,积极思 考,开拓创新,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在美术基础教学中, 收稿日期:2010一O1—20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教改项目 作者简介:刘燕(1978一),女,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学及建筑装饰方向 研究,(E—mail)liuyan@cdut.edu.en。 刘燕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教师不仅给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给于他 扬,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创作大胆奔放,但严谨不够; 们情感与情趣的交流。 (三)丰富教学实践形式 性格内向的学生,画画认真、细致,但严谨有余,缺乏 灵动性。对于学生较为明显的个性表现,教师应该 实践活动是使理论知识得以真正诠释、发挥的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 环节,同时也是形成新的美学意识、提高创作能力的 的长处和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扬长避短,在美 重要源泉。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 术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产生更大的兴趣。 触觉等去感知对象的内容和形式,或以实际行动去 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工科学生来说,要从 参与体验,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 最基本的形体结构训练人手,通过结构素描来分析 断,最后形成一种意识,一种能力,并用于生活及学 物体的形态结构,找出其形态与结构的关系、节奏 习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中。由于美育具有体验性、娱 韵律和构成规律,从对形态认识和理解到创造,达 乐性、自发性和主动性等特征,因此美术基础教学的 到培养和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教师可通过边给学 开展途径和方法比较宽松。在美术基础实践教学 生作范画边讲解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知 中,除了课堂内的练习实践外还包括野外的实践环 识,作画步骤、透视原理、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等。 节,这主要是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而设定 对绘画写生教学来说,绘画本来就是个性化的 的,旨在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美的存在、美的形 活动,因材施教非常重要。由于学生水平不齐、教学 式以及美的规律。如今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积极 时间紧、学生多,在辅导上,笔者要采取重点照顾两 调整,已成为美术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元 头,兼顾中间的方式。基础好的学生增加学习要求 文化教育的宗旨应注重培养学生珍惜多元化的态 和学习难度,让其成为教师教学意图的得力贯彻和 度,因此,在知识的传授方式上也应呈现多样性。在 实现者,在班级中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以点带面, 建筑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为理论学习、创作 使班级整体学习质量上升。由于学习兴趣和学习能 与欣赏共同结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 力的问题,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作画积极性不高,因 和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 此,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 容的确定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学实践不应该是单一 心。而对于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 的、亘古不变的,相反应该是丰富的、灵活多变的。 求端正其学习纪律。 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有意识地增加了实践教学的 (五)采用正确的成果评价体系,增强学生自信心 环节,已占总课时量的近20%,其中美术类课程的课 在评判学生作业成绩的时候往往是以表达技巧 时是6个学分。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的资源和优 为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主要包括:了解美、 势,我们将美术实践的教学贯穿于每个具体的实践 鉴赏美、传递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一次练习, 环节里,美术专业教师参与每一门教学课程,灵活机 一幅创作很难对其学习成果做出合理评价。与此同 动地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实践 时,人们在了解或欣赏一种艺术创作时与个人的阅 学习中有机地将美术联系在一起。这种教学模式充 历、情感和感受是分不开,在评价中难免不带有个人 分体现了建筑美术课程教学的特点,突出其综合性, 的审美色彩,因此很难对成果给予客观定位。充分 艺术性与实践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性。 (四)因材施教 对某一艺术方面有天赋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实现 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环境、特别是家庭以 他们的个人理想,成就个人价值,满足个人发展的需 及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很大,每位学生在智力、情感、 要,这是新形势下对美术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因 气质以及性格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 此,评价应该贯穿于基本素质和技巧的训练过程中,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他们客观存在的个体差 应该因人而异,鼓励个性发挥。不单纯地追求画面 异,使学生获得相应水平和要求的教学辅导,让他们 效果和过分注重形体表面的深人描绘,而要重视他 获得充分表现自身特殊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 们对形象实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注重行为过程、思 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大地发挥。如学生在描绘 维方式和观察方法的能力。技法表现不做过多要 同一物象时,往往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效果:个性张 求,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不同,自由发 98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l9卷第2期 展。由于美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考核办法 升了其理论修养,拓展了其视野,强化了其知识。 一般以具体的创作为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 三、结语 此,难免出现与评阅教师在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碰 教学涵盖“教”与“学”两个方面,施“教”者是教 撞。特别是在现有的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的灵活性 师,建筑专业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其他学科不同, 更大了,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更为复杂,建立合理 其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成果的评价方式都有所不 的、公正的专业考核体系势在必行。比如可以由某 同,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性较大,因材施教更是该课 一专业方向教师组成初定小组,再由分管专业教学 程教学的主要特点。“学”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主要 的负责人进行审核,或由学生直接参与评估。目前, 任务,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成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正尝试采取让学生相互评 果的评定等环节要靠教师来组织和引导。总结近百 价的方式。首先给出大致的评判标准,将没写姓名 年来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展经验,那就是在汲取国 的作业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对同学的创作或练习进 内国外建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 行评判,给出评判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 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建筑美术新型课程体系,在美术 以书面形式交上来;然后学生拿回自己作业,在他人 教学中不断研究适应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 评判的基础上或进行修改或给出否定他人建议的理 法,这将是每一个从事基础美术教学研究者和教学 由。实施这样的评价模式主要考虑到发挥学生主观 实践者应尽的职责。 能动.1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鉴赏能 力,在评判和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强化作业互评制度。每个单元最后两节课程, [1]黄汉军,王传品.设计素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组织班级学术交流会,实际就是对单元作业进行评 社.2007. 价总结,以这种形式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巩固、加深、 [2]易悌辉,陈纲伦,李保峰,等.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 强化知识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 初探[J].新建筑,2000(1):20. 友谊,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通过全班的 [3]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作业展示,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和差距,会更努力学 [4]夏万爽,雒薇嘉.建筑美术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习。基本程序是:展示所有学生作业,学生交叉评 社.2004. 价,每位学生对应一张其他同学的画,力求每位学生 [5]《建筑教育》编辑部.建筑教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发言,要求能有理有据地对同学的作业做出自己的 社.2008. 评价,在评价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然后教师再 [6]雒薇嘉.对五年制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的研究[J]. 进行小结,整个过程完成后再进行总结,找出共同存 艺术教育,2005(05):32. 在的问题或典型问题进行辅导。从目前来看,这种 [7]郭端本.走向广义建筑学的美术素质教育[J].合肥工业 方式的效果比较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O1):26. Teaching Reform for Fine Arts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LIU Y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P.R.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ifne arts basic cours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discipline,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 ̄ance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under the new century to the fine arts basic course. From architecture specialize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 full—scale development angle,the author proposes the teaching reform mentality:close union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cho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dia,teaching method. Keywords:fine arts basic course;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编辑周虹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