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新环境

浅谈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新环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新环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讯速发展,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改革,教育技术已在教育教学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新环境下教师的职能以及帮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角色转变

1998年3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它突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现代教育技术正面临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和减轻学生负担的任务。这一切也需要教学的深化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新的教育媒体的广泛应用,这一切都将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教师的职能产生强烈的冲击。此外,知识经济呼唤着现代化,教育要实现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变革以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成了当务之急,教师的现代化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方法论的观点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现代新型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媒体于一身,是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一)、从教学方法来看,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可以获得全球的信息资源,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的传播者,不再是以教学生为主,而是主动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特征,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

和学习进程,选择适合的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通过教师、校园网来寻找一些学习需要的资源,以帮助他们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学生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人格,身心健康,以及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避免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当今,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全球的信息资源和各种学科都相互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它们不再是过去的单学科协作和个人之间的相互隔离,而是全球在不同学科之间应相互合作,共享全球信息资源。教师之间,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相互合作,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并交换自己的心得,经验实现共享,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此外,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教师应在学生学习需要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依据自身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E-mail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相互讨论,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教师由过去的“备大纲”向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成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以“备学生”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有,使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范例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因此,教师把再是过去的依据教学大纲和现成的教材来准备教学,编写教案,而是应该以信息论、控制论、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思想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开发。依据网上提供的信息资源,现有的教学大

纲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征,对学生在课堂内外所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定义。而且,教师必须通过校园网与其他学科的异地教师相互交流,讨论课程的设置,改革课程的结构和课堂教学风格,重组教学内容的传递形式,依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此外,各学科的教师应相互配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确定各科的开设时间,分为几个学习阶段,使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进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难易点,需要利用哪些学习资源,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而且,教师还必须从课堂上及网上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改革,以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的。

(四)、由过去的“教书匠”向新型的教育专家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具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系统,教学内容的设计开发由固定的教育部门统一完成,教师无须对此做过多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记忆教学内容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而且,还需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不同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如何选择不同的媒体组合,以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研究如何改善学生的学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如何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及CAI课件。

(五)、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德洛尔在主题发言中特别强调教师的责任,其中之一就是教师自身的培训,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另外,由于时代的需求,教师必须学习新知识和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理论,并且利用它为教育教学服务,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以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的。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措施。

面对新的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经济发达国家已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因此,我们依据中外的经验,应采取下列三大措施:

(一)、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转变自己的观念。

“领先一步,就将领先一个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现代教育技术被称作是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这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广泛应用,将带来知识的革命。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以往对新技术的漠视和不会使用电教设备以致出丑的心理恐惧,满足传统教学的方便等等一系列的不良态度,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就需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使他们明白抢占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和责任,并且要奋不顾身投入教育改革的洪流中。虽然我们处于经济的不发达阶段,这需要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有计划、有步骤添置电教设备和软件,教师还需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现代教育技术敢于接受,相信自己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实践证明,抢占教育的“制高点”,转换教师的观念和态度是教师角色转换的关键。

(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点,找准自己的结合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厅在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提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软件只要有钱就可一步到位,然而,教师的培养是需要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所以,要想在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育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就需要拥有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高素质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无论怎样先

进,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教师去使用,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目前,许多学校大量的电教设备闲置不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机房等平时也只是灰尘满房,只等上级领导参观,显示学校实力,评估达标,上公开教学课等才那出使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就需要让教师明白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自己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点。在明确发展目标上就是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思想,通过校园网及时接受、加工、交流、储存所需的信息资源,并创建自己的信息库,使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为教师了解教育发展情况,世界教育信息以及自身顺应时代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学校的教师电子备课室,提高自己的备课效率和质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的不配套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因此,我们需采用下图来找准教师这一结合点来攻克这一难关:

(三)、教师着力于应用点,强化备课、上课、教研三个环节。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就需要教师加强备课、上课、科研三个环节。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利用网上的教育信息源,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利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和新型的CAI课件,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以此来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其次,上课时,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忧化整个上课的环节,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使之成为师生传递、反馈的桥梁,成为学生更好从事认知学习的工具。第三,各学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之后,通过教师及学生相互探讨,交流经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可使教师对自己从事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而高兴,从而促进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相信自己将回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一名合格的教师。

最后,由上可看出,教师角色转换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事实上,我国由于经济不

发达,教育技术起步太晚,其硬件设备的制造和教学软件的开发不太完善,而且,全国教师整体学历不太高,老教师根本不知何为教育技术,年轻教师也知之甚少,这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严重障碍。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而且我国也在众多高校开设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的专业,并且让所有师范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一切将有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所以,我国教师应正视现实的困难,但也要抓住机遇,做好自身的角色转换,适应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倩苇《现代教育新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第6期

2. 许淑琴《制高点、发展点、结合点、应用点——谈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第6期

3. 徐梅林等《对上海高校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调查与思考》、《华东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4.《中国教育报》199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