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技术与工程 l echnoi。and E 1G,r-ie ̄,ri 1。Cas。s 高科技园区智能化弱电系统的 整体规划设计 文I北京紫光德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王福良 【摘要】文中结合清华大学科技园区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及实施、应用体会,阐述高科技园 区智能化弱电系统整体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内容及要点。 要整体规划设计进行考虑,否则往往难以达 1概念 本文提到的高科技园区是指集高科技办 公、科研生产、会议、酒店公寓、配套设施 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一个区域。区域内应该 含有各种功能的单体建筑若干。有时可以引 申为一个城市综合体,不是指一幢单体建筑, 也不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智能(住宅)小区。 到以上所谈到的几种效果。 对于一个大型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往往 都是分期逐步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虽 在建设前有设计院或规划院的整体设计,但 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早期, 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2000年以前,清华科技园区起初的20万 平米建筑就缺少弱电系统整体规划设计。从 2001年开始,配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化建 l:ls ̄n:清华大学科技园区(以下简称清华科 技园),园区内有创新大厦、创业大厦、搜狐 网络大厦、科建大厦、科技大厦、国际会议 中心、紫光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 文津国际(酒店)、B07园区大型配套设施等 设规划纲要,清华科技园区在后50万平米建 筑的建设中引入了弱电系统整体规划设计的 概念,并对前期20万平米已建成建筑进行了 适当改造。截止2006年底,70万平米建筑 的建设全部完毕时,园区弱电系统运行良好, 通过整体规划实施,不但节约了大量投资, 不同功能的建筑若干幢,这些若干幢建筑构 成了清华科技园主园区,总建筑面积约70万 平米,目前是全国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 2整体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对于单体建筑,一般的作法是单独配备 各自的弱电系统。但对于一个高科技园区, 还大大提高了园区运营及管理水平。 3整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3.1园区专用弱电管网 弱电管网是各个弱电系统互联互通的物 理基础。一般来说,电信部门会将弱电管网 由于众多的建筑单体处在一个区域内,彼此 间在诸多方面联系起来的可实施性很强,比 如:共用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共用室外技防 设施、共用电信及网络设施及平台、共用信 息发布平台、共用楼宇设备管理平台等,若 能统筹考虑彼此间的联系,不但可以使弱电 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利于实现资源及信 息共享、更加方便集中管理等,还可以避免 重复设置、大大节约弱电系统投资。这就需 建设到每个单体建筑,但电信管网的产权归 电信,一般不允许业主单位使用。所以清华 科技园区除了电信投资建设的电信管网外, 专门建设了一套园区专用弱电管网,管网联 通了园区内各个建筑,为日后园区网络中心、 信息发布中心的设立及各个弱电系统的互联 104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年第7 7期总第144期 提供了物理路由,这一点很重要,最好在园 区整体规划阶段进行,否则,园区一旦成型, 再想建设管网可就难上加难了。 图1为清华科技园园区网络规划结构 示意图,采用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 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光纤网自信息网络 中心依次连接各个建筑物,形成环状网络结 构。环形光纤网可以满足多应用业务的要求, 可以避免“单点”“单路由”故障,同时也 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建成后,部分管 网还出租给了某些服务运营商,并且创造了 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3.2共用电信及网络平台 对一个高科技园区,承担着语音和数据 通信任务的电信及网络平台建设,无疑是至 关重要的。清华科技园区的业主以已建的园 区专用弱电管网为代价,和一家电信运营的 中间服务商共同成立了园区网络中心,为园 区内各个单体建筑内的客户提供语音及数据 接入业务。运营采用“电信超市”的运营方 式,在网络中心有多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电 可以实现网络之间短距离传输。目前规划为 622M环(STM4环)+1 55M环(STM1环) +155M链路(STM1),汇集至CBD通信2.5G 环(STM1 6环)的一个节点上;622M环上 每大厦可接20M(综合接入)带保护并发大 用户31个(622M/20M=31),考虑收敛比可 接用户更多;将来随着业务的增长,可灵活 扩展为Nx622M环4-Nx155M环+Nx155M 链路。 信、中国联通、网通、铁通、小灵通等)的 专线接入,提供的服务和资费标准也各不相 同,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 求选择任何一家运营商为自己提供服务,可 以随时更换,过程十分简单,只需在配线架 3.3共用信息发布平台 高档办公环境的大堂、电梯轿箱内、展 厅等公共部位一般都分布有信息发布终端, 用以播放新闻、电视、广告、自制信息等公 众信息。目前,实现此种功能的系统一般由 传媒公司投资建设,产权也归传媒公司,各 上简单跳接即可。这种竞争格局打破了往往 由一家运营商垄断的格局,给客户以更多选 择空间,惠及客户,增强了园区竞争力。 个信息终端互不联网,播放的信息需要提前 ntelligent Building&City Information 2008 11 No,144 105 l T技术与工程 e 0 0 a n({E Ⅲ e r ㈠C se 、 制作成文件,然后放在终端内播放。由于产 权不归业主方,业主方要想发布自己的信息 也很受限带J。 清华科技园成立了自有的信息发布中心, 将分布在园区各建筑内所有的信息发布终端联 网,并统一汇集到信息发布中心,信息中心设 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可实现信息同步播放, 而且无需进行大量的制作工作,可随时制作, 随时在网络上播放,何时何地播放什么样的节 目完全由业主做主,方便灵活。这也需要在园 区整体规划的阶段进行适当考虑。 3.4共用楼宇设备管理平台 现代化的智能大厦往往都设有楼宇白控 系统,一般来说,各个单项工程(建筑单体) 在建设时均是独立考虑,有各自独立的楼宇 设备管理平台。若能在整体规划阶段统筹考 虑,将某几个单体建筑共设一个设备管理平 台,不但可以节约管理软件的投入,而且更 可以实现几个单体建筑楼宇设备信息共享, 减少值班人员投入,方便集中管理。对清华 科技园区内众多的建筑单体,早期20万平米 的单体建筑群,各有各相互独立的楼宇自控 系统,但在后50万平米建筑群的规划阶段, 引入整体规划的概念,并在相关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将尽可能多单体的楼宇自控系统规 划为一个大系统,即共用一个设备管理平台。 比如:创新大厦(建筑面积6万平米)和科 技大厦(4个塔楼,建筑面积19万平米), 占园区内所有单体建筑总面积的1/3,共用平 台,采用西门子楼宇白控系统;搜狐网络大 厦和B07园区大型配套设施共用平台,采用 KMC楼宇自控系统等等。总之,对于大型园 区,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单体建筑的楼宇自控 系统集中在一个平台上管理(若条件许可, ; 所有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都集中在一个平 台上效果更好),不仅可以节约软件系统的投 入,更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管理。 106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年第7 7期总第144期 3。5共用室外技防设施 在技防方面,一般的做法是:各建筑单 体建立各自的安全防范系统,对室外部分的 监控靠各自配置的监控点实现,系统相互独 立。对于一个园区来说,室外部分是公共的, 若能将公共区域的监控图像共享给各个单 体建筑,则各单体建筑就无须考虑室外部分 的监控点,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严重浪费。 清华科技园就是采取了这样的作法,在园区 内设立了园区公共区域监控中心,并将中心 相关图像信息共享给各个相关的建筑单体, 使得各单体在安全防范系统配置上减少了 相应的室外部分监控,大大减低了安防系 统投入。 3.6共用停车管理系统平台 停车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行车、停车、收 费等的高效、便捷管理。对于一个大型的 科技园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车辆出入, 其地面、地下立体交通的组织及停车管理 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清华科技园,园区内 既有专门的停车配套设施,各建筑单体又 各有各的地面及地下停车场所。如果各自 为政,很难实现高效、便捷的停车管理, 为此,园区设计了一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包括车辆引导、停车收费管理等系统。这 种共用停车管理系统平台的使用使得入驻 园区的客户及来访客人仅凭一张卡就可以 出入园区内任意停车区域,极其方便、快捷, 提升了园区的品位。 4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科技园区,无论是从功能 方面,还是从管理及资金投入方面,对其进 行弱电系统整体规划设计都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的规划设计也可以衍生到其他园区、大 型城市综合体等,只不过需要结合具体使用 及管理需求灵活应用。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