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 小学语文 单位名称 年级/册 ××× 四年级(下)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白鹅》 学习《白鹅》一文中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从知识角度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分析为什么特别是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他对白鹅的喜爱之难 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作为教者的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感性的语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重点围绕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狠抓关键词、句、段,深入了解白鹅高傲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趣味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幽默有趣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白鹅》一文中作者如何抓住鹅的特点去描写的? 二、知识讲解 (一)理解“高傲” 1.这是一只怎样的鹅? 这是一只高傲的鹅. 2.什么是“高傲”? “高傲”是傲气的意思,是看不起别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意思…… 3.那你知道丰子恺先生这样写的用意吗? 4.小结:这个叫“明贬实褒”的写法,作者竟把它喜欢的动物称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高傲的动物”,把“高傲”这个贬义词褒用,语言多有特色呀! 课文还有很多地方都用了这样的写法。 (二)从“叫声、步态、吃相”中去揣摩作者抓特点描写的方法。 文中围绕这个特点还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呢?大家先来浏览一遍课文,文中分别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鹅的“高傲”? 叫声、步态、吃相。 1.叫声 (1)我们来听听鹅的叫声,作者抓住哪些重点词来体现鹅的骄傲? 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厉声叫骂。 (2)那么说话严厉、大声斥责本应是人的动作,这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聪明的你来说说! 生:这是拟人的写法! (3)小结:对!原来白鹅在看门时会有不同的叫法,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用词准确,把鹅的叫声特点写得十分具体生动。 2.步态 (1):鹅的高傲不但能从叫声中看出来,还体现在哪里呀? 生:步态。 (2)先把鸭子和鹅请出来,看看他们的走路一样吗? 生:不一样,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3)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生:对比写法。 3.吃相 刚才我们共同体会了白鹅高傲的叫声和步态,其实最有趣的是白鹅的吃相,我们来看看我们这位鹅老爷是怎么吃饭的。它的有趣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 (1)鹅需要三样东西下饭,是哪三样? 生: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2)是怎么吃的? 生: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3)小结:明白了,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这种吃饭的方法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是三眼一板。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就像我们音乐课上的节拍,原指京剧里的一种板式。 (4)鹅的这种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法还引发了一件引人发笑的趣事呢?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可笑呢?大家一起来听听这个内容的朗读吧! (5)有趣吗,听了这个朗读,你觉得这狗像什么? 生:像一个小偷。 (6)鹅去狗来,鹅来狗去,这一去一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笑,同学们你们看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也正是这细致的观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7)什么是反语和反语的好处 (8)文中包含反语手法的词语是哪些? 生:“高傲”、“鹅老爷”、“架子十足”,这些词表面上是贬义,实质上流露出作者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难点巩固: 多选题:下列中哪些句子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呢?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A.你吃饭真快啊,都吃了1个小时了。 B.你人真好啊! 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E.这条路啊,下雨天时是“水泥路”,天旱是“扬灰路”。 [答案](A、C、E) 四、小结 师:丰子恺老先生风趣幽默的语言使我们看到一位趣味十足的小结 鹅老爷,通过学习本课,我们知道了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语,拟人的写作手法,课文中,作者没有说过一句喜欢,但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也能学习这种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