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修改说明
路口小学 宋亚辉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为此,老师们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如:
1、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的书写错误的地方。 2、教学目标基本虽然达成,但可以更好的沟通。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方面和促进教学交流和谐,没有处理好。 4、加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老师们说的以上这些,也使我清楚的看到,在我的教学设计中,确实存在很多不足,教案没有更好的展示自己的亮点,书写不认真,没有更好的展示资源的价值。 因此我希望借助修改,让教案的亮点更加的别出心裁,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
校本研修过程
序号 研修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 宋老师设计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教学理念新颖。整堂课立足课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但在读方面显得单一些,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 在教学过程中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没有出现偏离教学结果的任何教学问题。 您的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中存在时间紧凑和课堂秩序乱的现象,已在教学时改进。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 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 3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在让学生画图时,学生画的不太像,出现哪些非预见的教师当即利用事先准备的图画进行教生成性问题?在课学,处理得非常得当。 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教师要灵活机智地运用教育机智来驾驭课堂,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1、首先应该加强学生读的方式多样化,便于学生便于学生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方式的读,老师在生成问题方面做得不够好,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回到自己设计的轨道上。 2、练习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趣味性。 4 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应用多媒体课辅助出示,增加其趣味性。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激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赛马比赛吗?(引语)赛马是我国古代贵族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赛马,不仅要体现马的实力,更要体现人的智慧。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去看一场精彩的赛马。 板书课题:田忌赛马。(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过渡:下面,我们将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忽视了给学生多一点的讨论时间)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浏览后交流: 第一次赛马(1—2) 第二次赛马(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
__________,接着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简易图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此处教学有的教师说可以删除此环节,因为比较耽误时间。我认为带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配合默契,故此没有删除。)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1—2自然段。学生总结得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赛马过程,并画出简易图。(此处要适当的表扬)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并画出简易图。
★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思考。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 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此时可以对不太了解的学生给予点拨)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此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要给予鼓励)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田忌初赛失败,后经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同时也感受到孙膑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希望大家回家继续探究,发现课文中人物的优缺点,学习他们的优点。
五、画词语,并齐读 。
六、作业:书写本课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学习巩固了生字词,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把整个故事讲下来。
2、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加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3、目标问题化:这节课紧紧围绕着大目标,设计了众多的小目标,而每个小目标都是以小问题的形式展现,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科学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不足之处:
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之内,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更多的课文内容,提高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大胆尝试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