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保养与维护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 运输已经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这就对公路建设的质量 及后期的保养与维护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现在, 公路越修越 宽,质量越修越高 . 但我们只注重了公路的修建,却忽视了道路 后期的保养与维修 . 国家一级、二级公路还可以,但是地方公路 及村道在后期保养和维护方面就显得很差。 基本上无人管, 无人 问。即使有人管,也是形式主义而已 . 那么如何对道路进行合理 有效的保养与维护呢。
公路的保养与维护
1、现在公路的现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营的需要, 公路是越修越长、 越修 越宽,技术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目前,我国公路修筑技术已 有长足的发展, 技术相对稳定, 其中大部分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 水平,还有一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国内公路建设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首先是规范落后于现实; 公路中的许多规范已经陈旧, 编写规范 的人多属脱离现场较长, 深刻了解内在规律的人不多, 理论不结 合实际的多。因此,不要急于编规范。中国面积较大,地形比较 复杂。用传统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所以,就目前来看,不要只看 功利,不看发展,要在发展中去总结,进行有量的积累,才会有
质量的提高
必须减少公路的运营、防灾、照明、监控的投入量。首先要 客观确定汽车的类型和通过量,本着投入低、产出高、不管理的 原则进行建设。 实验调查表明: 对小于 1 公里长的短隧道公路不 设任何运营设备,照明用反光石代替、运营靠自然通风;对 1 至 3 公里的中长隧道公路,只设简单照明加反光石,采用在洞口设 2至 3组纵向射流式通风机,隧道侧墙每隔 200 米左右设报警电 话或接通维修班的报警按钮;对 3 至 10 公里的长隧道公路仍采 用多组纵向射流通风。 增设一条口径 200 毫米的消防水管和消防 栓(每 60 米)、设手机通讯线及报警电话。照明可适当加强, 山区隧道不设监控系统; 总之营运设备的投入要慎重, 要因地制 宜。
“十五”期间,我国铁路、公路等领域合计约有总长 3000 公里的隧道工程需要修建,隧道长度大于 10 公里的约占 10%左 右。上述问题如果得以及时解决, 我国隧道建设将会有一个更大 飞跃。
2、公路的保养与维护 一是要建立建立管理制度。做到专人专项管理,因地制宜, 分段到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顺应干线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干线公路 养护管理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 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 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
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2)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干线公 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 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 方式走向社会化, 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市场,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 队伍, 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 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 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3)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 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 成干线公路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4)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 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 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充分发挥路况评定 系统( CPM)S 、公路桥梁管理系统( CBM)S 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 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 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是养护设备及附属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养护机械化是保证干 线公路使用功能, 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干线公路养护的主要特 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这要求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 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 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 外,还须从节约机械购置成本的角度考虑, 有规划地装备一些高 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国产养护机械设备,全 面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村道的现状 2003年以来,农村公路工程启动以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 的力度加大,养护管理的积极探索,财政大力支持,农村公 路养护逐渐走上规范化、正规化、常态化。但仍有一大部村道养 护的问题日益突出。
路面病害集中在:水泥板块碎裂、板角断裂、脱空、贯穿裂 缝等。
在实地调查的时候, 我们也就村道养护管理的问题询问了一 些村委会相关人员, 均不约而同的得到同一个答复: 村道养护难, 缺钱缺人缺技术。 我们就此通过专题调查了解和分析发现, 靠目 前市区范围内“村道村管”的办法, 难以解决农村公路村道养护 难题。首先,村里缺乏足够的投入,因村民大多出去打工,采取 “一事一议”来投资投劳的难度很大,其他的收费途径几乎没 有;其次,地方支持力度极小,几乎没有财政支持;再次, 村里缺乏公路养护的人才和技术, 基础养护知识极端匮乏, 养护 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就出现了以下的情景:平时不注重养 护,坏到不像样了再去修修补补,越修越坏,坏了再修,恶性循 环,花了不少冤枉钱,路却越修越烂。村道管养处于“无人管、 无钱养”的状态, 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显现, 一些农 村道路前面修后面坏,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到处可见,既影
响安全畅通,又浪费资源。
对村道而言, 基本上是四五米宽的水泥路或者沥青路, 如果 平日里对里不时行养护, 有病之后不能做到及时、 有效的专业的 修护,久而久之,点连片。最终整条道路就全毁了。 “村道村管” 也使得市区农村公路的村道养护管理考核流于形式。 实际上, 我 们并非没有养护资金进行养护。 按照相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明确了 1100元/公里(四级村道)到 2800元/ 公里(三级村道) 的养护资金。这个费用远远不能支持村道的养护。
村道的养护方法 1、建立全善的管理制度,制度到人,分段到人。
2、资金来源:支持;农民自制。
3、技术:请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指导。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对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重视。 我们 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 制定完善的 道路管理制度, 把道路的养护工作做到实处, 为我国的发展与公 路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