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PREFACE卷首语PREFACE《汽车导购》执行主编邮箱:wangjianjun@carguide.com.cn召回并非是万能的良药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每年都会曝光某些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以及某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并给消费者进行科普,让他们避免消费陷阱和误区。从1991年开始,3·15晚会至今已举办了28届,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符号。以汽车行业为例,2013年晚会曝光了大众DSG变速器质量问题和江淮汽车车身生锈问题,2014年晚会曝光了海马汽车油耗造假问题,2015年晚会曝光了路虎汽车变速器质量问题。汽车产品由于单品价值较高,消费者普遍比较重视,因此每次曝光都会引起广泛关注,之后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比较强烈。每年3月15日前几天,汽车企业和公关公司都如临大敌,这几天也成为这些公司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如果企业不幸在晚会上被点名,更是会对其商誉造成影响,并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汽车企业一旦被曝光,往往会快速响应,召回问题车辆。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17年全年汽车产品的召回次数超过了200次,2018年3月15日之前的汽车产品召回次数也有37次。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产品,出现一些小毛病实属正常。只要企业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并给予消费者恰当的解决方案,相信大部分消费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今年的3·15晚会,进口大众途锐汽车由于发动机进水问题被曝光,却是在其已经发布召回公告之后。尽管在此前的3月7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就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涉及此问题的33 142辆途锐汽车。不过,召回公告中对于问题的解释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本次3·15晚会则对途锐发动机进水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得出了问题原因是产品设计缺陷的结论。这说明大众公司在召回公告中对事实有所隐瞒,推卸了自己的责任,而记者对问题的深度挖掘最终还了消费者一个公道。相信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央视的监督下,这个问题后续会得到更加妥善的解决。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规定,汽车产品存在条例规定的缺陷以外的质量问题的,车主还可以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等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企业提出的召回方案如果不合理,也可能会被国家质检总局驳回。由此可见,召回并非是一剂万能的良药,事后的亡羊补牢总不如防患于未然。消费者需要的是汽车产品质量可靠和信息透明,汽车生产企业应该时刻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设计、制造、质检等环节把好关,而不是心存侥幸。3·15晚会曝光的各种问题只是一些代表案例,不可能让每个消费者都满意,关注消费者权益也不能只在每年的3月15日这一天。只有企业以质量为生命,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监管,消费者时刻保持维权意识,才能做到“天天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