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浅谈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赵永山 兰新第二双线项目部四工区

【摘 要】本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工程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质量管理

一、前言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企业都在开展贯标活动,将现代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结合本单位和行业的具体实际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步走的原则,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市场竞争能力、工程赢利水平也在不断增强。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运行时间不长,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

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仍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

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其结果往往保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3.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

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搞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搞好质量策划。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企业往往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对质量的策划放在一个较轻的位置。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质量策划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使工程建设各过程处于受控的必要条件。因此,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质量策划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策划过程中,将质量、进度和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将全局管理和局部管理对应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受控,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目标。

2.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策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靠质量教育、有效的激励措施、培训和优选来提高人员的素质。

三是要搞好民工的管理。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对民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施工的要领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安全意识的培训。

3.严格控制采购过程。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在采购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⑴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的人任采购人员。⑵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针对建材市

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4.推行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实现质量改进。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

5.要强化质量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在于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使员工更好的参与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在建立质量责任制的过程中,质量责任制的基本内容必须健全,要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同时对质量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要经过培训。此外,企业还要建立考评奖惩等激励机制。

质量责任制中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工程的质量目标、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6.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搞好过程的检测和检验。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必须一次达标。因此,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十分重要。现场管理是产品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其范围是从原材料投产到产品完工的所有制造加工过程,是实现零缺陷的基本手段。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及过程或工序检验。

要工程建设实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必须加强人员的管理、设备(设施)的管理、物料的管理、作业方法与工艺纪律的管理、工作环境的管理以及检测设备和器具的管理。在企业的体系文件中,通常均有这些过程的控制程序,因此在现场管理活动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文件

的要求来执行。对于体系文件没有覆盖到或程序的适用性不够的地方,必须对程序文件进行修改或调整,使体系文件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对于现场管理的特殊或关键过程,必须设置质量管理点,在检测和监视能力上加强,才能使这些过程完

全处于受控状态。

四、结语

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重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制定根治对策,采用“三新”工艺和技术,增强责任感,消灭质量通病,为用户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马林等,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元月. [2]工业标准化基础,成熙治,中国标准化出版社, 1994年12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