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功

浅谈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功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囊 辚 窝 声屏世界 浅谈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功 ■张占伟 【摘要】广播媒体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喉舌,同时也是政府联系和沟通人民群众的 桥梁。因此,广播新闻编辑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把新闻质量关。笔者结合自己的工 作经验,分析广播新闻编辑在选稿和改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关键词】广播新闻编辑选稿改稿 广播媒体作为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 部分,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喉舌,同时 也是政府联系和沟通人民群众的桥梁。广 播新闻编辑在选稿与修改稿件过程中,必 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选择新闻稿 件,严把新闻质量关。下面,笔者结合自己 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 2、要紧扣主题,满足受众的需求 1、多用双音节词和通俗易懂口语,方 便听众收听 新闻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 提下,也要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 夫,满足受众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发 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 审美观念、视听兴趣、欣赏水平也发生变 化,人们不仅有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 需要,还逐步加大了对经济、政治、文化等 双音节的词由两个音节组成,读起来 节奏感强,易于听觉辨认。单音词音波短, 音感低,加之与双音节词不易搭配,多数 会影响声音的协调性和可听性。此外,一 些书面语,如“日益”,最好改成“一天比 一的选稿和改稿的基本功。 一天”或“越来越”,使人一听就清楚。 2、把文言或半文言的词改成白话 、选稿的标准 方方面面信息的需求。因此,贴近受众,满 足受众需求,不仅要在衣食住行上做文 章,还要贴近受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 境,为受众提供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社会、 1、要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 文言或半文言的字或词在广播稿中 出现,听起来不舒服。如“分赴各乡、村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新闻 工作的基本要求。党的新闻 作是党和人 民的喉舌,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 导人,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自觉同党中 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 大局,准确、鲜明、生动、无条件地宣传党 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如实、充 分地反映人民心声;必须坚持“团结、稳 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时俱 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唱响时代主 旋律,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体现 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使 之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必须站在社会主 义的立场上去观察新事物,认识新事物, 发现新事物,一切报道都要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必须更好地发挥广 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用积 职的5O名干部均系自己报名申请……” 在广播稿中,编辑可把“分赴”改为“分 别到”,“均系”改为“都是”。这样既好 念,也便于听众理解。这类词语还有很多, 稿子常见的有“数日、故里、致函”等,广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拉近与受 众的距离,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听率。 3、要突出特点,发挥优势 广播新闻编辑应突出广的播特点,充 分发挥广播的优势,树立本台新闻节目的 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电台的新闻节目 比较多,每一个时段都有不同的节目方针 播稿中可改为“几天、故乡、写信”。 3、注意不要用同音不同义的字、词 “近”和“进”,音同义不同。广播里 和内容要求。广播新闻编辑除了要根据本 台宣传报道计划的要求去筛选稿件外,还 要追踪社会热点,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重视服务,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突出不同 说“他们走近熊熊燃烧的高炉旁边”,听 众会产生疑问“走进”?如果改写成“他 们走到熊熊燃烧的高炉旁边”,就不会造 成误解了。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同音不同义 的字或词,如果把这些词写在纸上,人们 可以观其形而辨其意,但由于广播只传音 时段的新闻节目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展 现各个节目的特色。 二、改稿的技巧 不传形,如果用得不当,就容易造成语意 不清,甚至引起听众误解。地方台的编辑 大都是以讲地方方言为主,要避免在广播 支撑广播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符号 是声音,广播新闻又称音响新闻。广播的 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舆论,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 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因此,广播新闻编辑 在选稿编稿过程中,要严把政治标准和新 闻标准,选择新闻稿件首先要从政治上着 眼,把握好新闻的舆论导向。 74<新闻世界>九月,下月刊 这一特性,要求广播新闻编辑必须成为一 名熟悉声音符号,并能自如驾驭它的能 手。作为广播编辑,应当“竖起自己的耳 稿中使用同音不同义的字和词,除了在编 辑时要认真注意外,平时还要多掌握一些 普通话语音知识。因为有些词用地方方言 朵改稿”,编辑出适合“听”的稿子。那 么,怎样才能编辑出适合“听”的稿子呢? 讲出来并不同音,而用普通话说才同音 的。 东方卫视《幸福魔方 的 表达特色分新 ■刘倩徐宝金 【摘要】近年来,情感谈话类节目充斥着电视媒体,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影响着观众的收看热情。但东方 卫视于2009年开播的 幸福魔方》节目,一开播便迅速受到观众的追捧。笔者通过对 幸福魔方》栏目内容的 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来揭示其迅速走红之道。 【关键词】戏剧化叙事手法立体化 1993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出现了谈 话类节目,十几年来这类节目一直呈现出 是非曲直,对事件本身进行客观的评价。 《幸福魔方》开办仅一年多时间,就在众 多的情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东方卫 视一档品牌栏目。笔者从节目的外在形式 和内在表现手法上分析其特色,探求此类 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这根救命稻草的呢? 1、悬疑色彩浓厚的片头设计 了“故事性”的特点。发展至今,这种“故 事性”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普遍的表现 《幸福魔方》的片头借鉴了美剧(1ie to me}的片头形式,全程展现的是白色背 形式。但是单纯地讲“故事”似乎已经不 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于是,节目编导在节 景下不同人的面部和肢体的细微动作的 特写,比如眼部细微的动作,嘴角抽动,手 指互绞等等。这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悬疑色 彩。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观众可以联想 到他的心理活动:或紧张,或虚掩,或内心 目故事性的基础上开始寻求更多刺激受 众感官的元素,越来越多的谈话类节目的 表现风格都向这种充满了戏剧冲突的展 现形式靠拢。 、外在表现形式的戏剧化 喻国明教授曾经指出,“传播者本位 是一种非市场的、短缺的、非竞争的传播 意识,而当传播进入过剩型的卖方市场阶 段时,受众本位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除非你退出竞争。”可见,受众决定着大 正在做痛苦的挣扎,或是思考问题,这在 国内的同类节目中是不曾出现的。作为一 档解读情感问题的节目,这样的片头设计 无疑是扣住了节目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刺 激性。 《幸福魔方》是上海东方卫视在 2009年新推出的一档情感谈话类节目, 鏊 I声 I● 它以解决矛盾为目的,在激烈的冲突中展 —屏 Ⅱ升 现当事者的性格特征,同时将事件本身 “原生态”地呈献给观众,使观众能够脱 离被动接受的状态,自主判断矛盾双方的 众媒体的产品是否能顺利进入传播管道。 因此,抓住受众的眼球无疑就是抓住了那 瀚世 一 潍界 器ⅢL  根救命稻草,而在时下这样一个创意选出 2、独特的演播厅设置 的传媒时代,《幸福魔方》又是如何抓住 《幸福魔方》的事件讲述地——演播 濯强弱裁褥殛鞭懿蟹麓嚣4、尽量不用简称 开头用了人名或地名,后面就用“他”或 句,编辑应该注意把它改成几个短句。一 些倒装句念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如果 编辑遇到这类句子,也应作合理调整,把 它改成陈述句。 人们在交谈时经常使用一些简称 但 在广播中就不能滥用简称。广播在使用简 称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简称是否已被大家 普遍接受了,那些尚未被听众广泛认可的 简称不要在广播里出现。 5,要少用代词 “该单位”等来代替,就会使听众搞不清 楚。所以,广播编辑在编辑时,要有意识地 把人名、地名和关键词语作适当的重复, 加深听众印象。帮助听众听清听懂。 6、注意文字的简练 要编辑出适合“听”的稿子,广播编 辑除了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 空话、套话、不合时宣的抒情、多余的 解释,都要毫不吝惜地删掉。 7、要少用长句或者倒装句 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 语言文字水平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口播能 力。编辑编出来的稿子只有自己读后觉得 顺畅了,听众才能听得轻松明白。一 报刊上的报道,人名、地名等一般只 要出现一次就行了,而作为广播就不行。 因为听广播,听众处在被动地位,有时听 稍纵即逝,人名、地名听一遍未必能听清, 长句结构复杂,不适合广播使用。如 面,影响收听效果。而短句,结构简单,通 顺流畅,易记、易懂。在广播稿中遇到长 了后面没有听到前面,而且声音的传播是 果句子太长,会使听众听了后面忘了前 (作者单位:涡阳县广播电视台) . 即使听清了也未必能记住。如果广播只在 责编:周蕾 <新闻世界)九月/下月刊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