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试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试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孙 娜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1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首先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 的内涵与特征,并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意义,然后探讨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的 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5)01—0152—03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竞争环境的公平, 于科技的服务以及文化艺术创造等,都是社会劳动的主体 促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 与领衔力量。 增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与科技不 第四,合作与竞争趋于全球化。表现在:全球化的人才 断进步的形势下,知识产权成为了国家竞争的焦点。目前, 流动与竞争、知识化产品合作的全球化、生产与行销、全球 发达国家已把知识产权作为关系国家科技振兴和经济发展 范围内的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宽带数字多媒体网络的全球 的重大战略。因此,我国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对知识 化以及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等。 产权的保护,主动发展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立足于 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意义 经济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 知识经济既是人类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的结果,也 济,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市场经济法律体制。 知 是在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从其概念内涵上看,知识经 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能强有力推动和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 济更侧重于人,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体现出了人们所 第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实现知识经济资产无形化 掌握的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与依靠资本及 的基础。无形资产的核心就是知识产权,起着让科学技术转 物资等生产要素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有着本质区别。经济 化为生产力与资产的桥梁作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 时代的划分主要是看用什么生产而不是生产什么。知识经 科技等智力劳动成果本身是无形的,就是由于有着这样的 济是自工业经济、自然经济时代后人类创造财富方式革新 特点,让对这种无形财产专属的判断难以采用有形资产的 的崭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的特征为: 判断方式。所以需要依赖于法律,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对其 第一,产业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比如在工业经济时代, 进行保护与界定。 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第三,保护与鼓励创新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本质,并 其产业结构以知识产业为主导,工业、农业为基础,知识经 且创新也是知识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实践及理论,是知识产 济的支柱是高新技术产业。 权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知识产权又能有效的激励科技创 第二,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和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 新,让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也能促进企业在技 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在不同的国家和企业间,科技人才 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持续创造出新的知识产权 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各国家和企业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 资源。另外,因为专利技术需要向外界公开,其他企业也因 投入力度,把它当成了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此可获得最新的技术信息,并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 第三,社会劳动结构发生的变化。知识化与科技化是社 合理引进新技术,并在技术应用中进行二次创新,以此形成 会的发展趋势,创新性的经营管理、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基 良性循环。 【收稿日期】2014—10—24 【作者简介】孙娜(1977一),女,陕西西安人,兰州交通大学教务处考试中心讲师。 第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新技术的制定标准提供了 有利条件,以此对市场的竞争进行规范。在企业技术创新及 其成果的应用中,难免遇到很多纠纷,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就能够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相关标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 常态行为,在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因为企业问都处于相互保 密的状态,所以经常出现重复创新与技术研究成果相接近 等情况,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就能很好的解决与预防纠纷, 让知识产权人的切身利益受到有效保护。 三、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够 目前,如何有效的运用、占有及创造知识资源,是各国 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的关键因素。[31任何国家和企业 要想让自己的技术或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并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就需要自己的技术科技含量提高,有 自己的专利与商标。也就是说,不论哪个国家的企业,只要 能够在国内外获得足够数量的高质量专利,该企业就会在 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拥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地位。然而让人担 忧的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不够 强,大部分人还不熟悉知识产权的相关观念,重要的是很多 企业的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要对自己开发的知识产权进行 保护。我国有众多的大中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 业更是数量巨大,但是拥有有效的专利申请与商标注册的 企业很少,这将让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另外,部分企业没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造成了大量 假冒、仿冒的注册商标,而国内很多知名商标也在国外遭到 了抢注,让专利受到了侵权。甚至个别侵权行为十分严重, 既损害了产权合法人的权益,也让法律的尊严受到了损害。 【二)知识产权立法不够完善 自1982年以后,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知识产权法律保 护制度,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快,导致出现了大量知识产 权被侵犯的案件,可以说是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第一,我 国知识产权涉及范围很广,造成在保护知识产权时,条块分 割很大,在面对一些新兴产业或新科技领域中的新问题时, 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难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存在着 法律的空白地带。第二,现有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都各 自为章,出现了管辖客体重叠、交叉保护及规范冲突等问 题。 在具体的知识产权法律中各项权力属性不统一,在其 内部间存在着分歧和矛盾。比如,商标权与企业名称都属于 知识产权,都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在现实中,经常有被 告将原告商标当成自己企业的名称,并在名称中显示原告 的商标,导致了消费者误以为被告企业与该商标所有权人 有着关联。从形式上说,原告的商标权无疑受到了被告的侵 犯,但是在我国《商标法》中,被告却并没有构成侵犯注册商 标专用权,因为被告只是将该商标使用到了企业名称上,但 并没有在商品上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在立 法上还存在着缺陷,虽然让被告企业名称权得到了保护,但 是却让原告的商标权受到损害。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我国主要靠司法与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对知识产权进行 保护,当权利人遭受侵权时,不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还 能够向主管知识产权的机关申诉,这样能够加强对权利人 的利益的保护,切实保障权利人的权益。然而在实际操作 中,因为没有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责任制度以及行政执法 程序,行政执法机关的组织机构也不稳定,在一些知识产权 行政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安于现状、疏于查处的情况,执法 时也没有有力的执法手段和措施,造成了不能及时处理知 识产权纠纷案件,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处罚力度,不能很好的 严惩和震慑侵权行为。另外,在个别地区,出于地方保护主 义,让知识产权侵犯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知识产权所 有者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对知识产权进行司法保护时,因为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一般较为复杂,如果法官没有足够 的知识产权审判经验,就可能出现判决结果不一样的情况, 这样就很难保持统一的执法尺度,让法律的权威受到影响。 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较快,从知 识产权法律制度上看,制定并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 《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科学 技术进步法》等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实施 情况,对这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补充和修订。另 外,我国还先后加入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比如《保 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 约》、《世界版权公约》、《专业合作条约》等。以此在我国建立 一个不仅能够符合国际条约,还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 保护的法律体系,有效的保护专利、版权及商标等。我国在 实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后,在一定程度上让知识产权 有效的得到了保护,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 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比较晚,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还有 许多问题。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 着巨大的挑战,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做好知识产权 保护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是保证公民个人、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经济组织 利益的一项重要权益。在各方面的经济活动里,因为企业保 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薄弱,所以导致了不能充分认识对知识 产权的开发与维护,当知识产权受到侵权时,一部分企业一 般不愿应诉,而另~部分企业即使应诉了,由于对相关知识 准备不够,不能有效保障自身的权益。一些地区在引进外资 时,大多都急切想达成外资合作协议,没有重视去审查核实 外方所提供知识产权,经常引入过期的、未能合法获得的、 甚至侵权的知识产权,让我方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5]因 此,全面掌握了解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仅可以防 止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还能避免侵犯到别人的知识产权。 另外,也能警示那些意图假冒、仿制他人知识产权的人,让 他们望法而生畏,不敢触犯法律。同时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 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还能够让社会各界加强保护知识产 权的意识,让人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重视,并积极投入 加强知识产权法官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知识产权法官人 才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三,进一步对知识产权民事 诉讼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执法的尺度必须要统一,坚持平 到知识创新中,树立起牢固的维护、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 (三)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有着内 在的联系,其管理必须统一,处置必须协调,才能让其职能 得到应有的发挥。[61所以,要建立起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机 构,改变当前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分设的情况。一方面,要主 动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知识产权工作涉及的内 容十分多,涵盖很广泛,和政府大部分部门的工作有联系。 所以,要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重视和支持知识产权工 等保护的法律原则,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环境更加统一,更 加公平公正,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五、结语 总之,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缺 陷,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保 护知识产权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 法律制度,保证其有效的运行。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知识产 权保护的宣传和普及,让社会各界都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 作,并主动参与进去,其中尤其是要做好刑事司法和行政执 法的衔接工作,提高执法的打击力度,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 护,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协调发展。 机制,让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创造出有利于知识产 【参考文献】 权工作开展的条件。另一方面,让政府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行 政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发挥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有的作 [1】郭洪波.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J】.广东技 用,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厉打击侵权犯罪行 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4—27. 为,坚决制止对知识产权进行非法占有的行为。另外,要加 【2】邱华静.知识型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长春理丁 速发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业,规范管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6—17,25. 【3】陈其聪.浅谈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引进与咨询, (四)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2005(6):5-6. 执法作为法制的一项重要环节,与法律是否能发挥其 [4]王芳.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北京1r:业职业技术 左右密切相关。因此,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强自 学院学报,2005(2):110—112. 身的职能,提升执法效率。目前,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工 [5】张苗子.试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J1.知识经济, 作的实际情况上看,第一,知识产权管理机关还要加强其执 2014(12):19—20. 法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并相应提高 【6]于向阳.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探讨[J1_才智,2014 侵权赔偿款,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要依法行使行政处罚的权 (19):248. 力。第二,人民法院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 (责任编辑:Z校对:Q) (上接第108页) Irresponsibility[A】.Bingley:Emerald [48】Lichtenstein D R.Drumwright M E,Braig B M.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2012:23—41. SociM Responsibility on Customer Donations to Corporate—supported 【54]Verdier P.Transna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s and Their Limits【J]. Nonprnfits[J].JournalofMarketing,2004,68(4):16-32.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9,34:114—172. [49]McKinnon J L.Dalimunthe L.Voluntary Disclosure ofSegment Information [55]Windsor D.Corporate Socila Responsibility:Three Key Approaches by Australian Diversiifed Companies[J].Accounting and Finance,1 993,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1):94—114. 33(1):33—50. [56】Zerk J.Multinationals and Corporate Socila Responsibility:Limitations [50】Pearce C,Manz C.Leadership Centra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nad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M].New York:Cambridge Irresponsibility(CSIR):The Potentila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Self and University Press,2006. Shared Leadership on CSIR[JI.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 1,102 【57]Zona F et a1.Antecedents of Corporate Scandals:CEO’S Personal Traits, (4):563—579. Stakeholders’Cohesion,Managerial Fraud,and Imbalanced Corporate [5 1】Rezace Z.Causes,Consequences,and Deterence of Financila Statement Strategy[J].Jouran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3(2):265-283. Fraud[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2005,16(3):277—298. 【58]Zona F et a1.Antecedents ofCorporate Scandals:CEO’S Personal Traits, [52】Siegel D,Vitaliano D.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Use of Stakeholders’Cohesion,Managerial Fraud.and Imbalanced Corporate Corporate Socila Responsibility[J].Journalof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J].Jouran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3(2):265-283. Strategy,2007,16(3):773—792. (责任编辑:L校对:R) [53】Timothy S C,Kristen N C.What CSR Is Not:Corporate Socil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