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 《电离平衡》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2

高中化学 《电离平衡》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高中化学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思考]①BaSO4,AgCl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NH3(g)溶于水能导电,那么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NaClNaCl KOHKOH

 〔2〕弱电解质:CH3COOHCH3COOH NH3H2ONH4OH

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电离平衡常数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a

.专心.

.

CH3COOHCH3COOH

c(CH3COO)c(H) Kac(CH3COOH)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kb

NH3H2ONH4OH

c(OH)c(NH4) Kbc(NH3H2O)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H3PO4

H3PO4H2PO4HPO243HH2PO4 K17.510 8 HHPO2K6.2104213 HPO34 K32.210 〔4〕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

〔5〕K的意义:

K值越大,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强。 K值越小,弱电解质较难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弱。

教案点评:此教案表达了在教学建议中的方法,运用了知识的迁移方法,用化学平衡的知识的作为基础,来学习电离平衡。同时,又运用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应用于电离平衡。从而使电离平衡的学习变得相对容易。

.专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