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外科医生面试问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医生面试问题及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医外科医生面试问题及答案

在中医面试的考试中,专业知识问答是考试中重要环节之一。但因为考察面广,所以容易在考试中遗漏出错。xx医疗为各位外科医生面试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内容如下:

一、请简述辨脓法。

2.答题思路:首先明确题目来源为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中局部辨证的辨脓,而辨脓包括三大内容,分别为成脓的特点、确认成脓的方法和辨脓的性质、色泽和气味。根据题目所说辨脓法,可以确定要求回答确认成脓的方法。所以审题要明确,不要出现回答偏差。而在确认成脓的方法中,包括了按触法、透光发、点压法、穿刺法和B超5种常用方法,所以在答题时可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把5种方法答出,再具体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要点应突出,所以具体每种方法在回答时应包括具体操作方法、适应症或特点,保证答题的完整性。接下来我们为各位同学准备了参,供大家梳理思路。

3.参:

辨脓法包括按触法、透光发、点压法、穿刺法和B超5种常用方法。 (1)按触法:

①操作方法:把两手食指的指端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端稍用力反复按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波动感称为应指;经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

②适应症:一般成脓部位均可使用。 (2)透光法:

①操作方法:以患指(趾)遮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指(趾)部表面,如见深黑色的阴影为有脓。

②适应症:此法仅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 (3)点压法:

①操作方法: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感染区域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显示已有脓肿形成,而剧痛的压痛点即为脓肿部位。

②适应症:手指(趾)部的脓肿在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 (4)穿刺法:

①操作方法: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操作时必须注意严格消毒、穿刺部位进针深度等。 ②适应症:深部疮疡,当脓已成而脓液不多,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时,不仅可以辨别脓的有无,确定脓肿深度,而且可以集脓液标本。

(5)B超:

特点:操作简单、无损伤,可比较准确的确定脓肿部位,并协助判断脓肿大小,从而能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

二、请简述体格检查心尖搏动的操作规范。 1.操作前:

(1)与患者沟通:您好,我要为您进行心尖搏动的检查,请您取仰卧位。 (2)医生准备:医生站在被检者右侧,拉闭治疗帘,搓热双手,充分暴露被检者胸部。

2.操作过程:

(1)先将右手全手掌放在被检者左侧乳头下方的心前区处,感受心尖搏动的部位。 (2)再将食指、中指指腹并拢(或手掌尺侧)进行局部触诊。 3.操作后:

(1)帮助被检者整理衣物,询问有无不适。

(2)汇报:报告考官,被检者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cm处,搏动范围为2cm,属于正常范围。

在回答中常见的问题: 1.心尖搏动触诊的位置。

注意:被检者左侧乳头下方的心前区处。 2.正常的心尖搏动的位置。

注意: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cm处,搏动范围为2cm,属于正常范围。

3.心尖搏动触诊时,检查者使用的部位。 注意:食指、中指指腹或手掌尺侧。

三、请口述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的操作流程。(2020某医院中医岗面试考题)

【参】 (一)操作前

1.医生准备:穿工作服、洗手、戴帽子、口罩; 2.器材准备:瞳孔笔;

3.告知被检查者待检项目并取得配合,嘱被检者休息。 (二)操作中 1.直接对光反射

(1)嘱被检者取坐位,医生站于被检者右侧。 (2)嘱被检者睁眼,直视前方。

(3)打开瞳孔笔开关,医生用瞳孔笔直接照射被检者左眼瞳孔,光线移来时左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4)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 2.间接对光反射

(1)嘱被检者取坐位,医生站于被检者右侧,搓热双手。

(2)嘱被检者睁眼,直视前方,医生以左手放置于被检者鼻梁上,遮挡光线。 (3)医生打开瞳孔笔开关,用瞳孔笔照射左眼,观察右眼瞳孔有无缩小。 (4)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 (三)操作后

(1)帮助被检者整理衣物,嘱被检者休息。

(2)报告考官,患者双眼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

四、在进行操作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周围血管征”的内容,“周围血管征”包括击音、杜氏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梳理周围血管征的操作过程:

1.操作前:

(1)物品准备:听诊器。

(2)沟通:“您好,我要为您进行周围血管征的检查,请您取仰卧位。” (3)体位:医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4)观察:首先观察头颈部,头部是否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是否明显。

2.操作过程: 击音:

(1)股动脉: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将听诊器膜型体件轻放于一侧股动脉时。 (2)射声: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时的声音。同理检查对侧。 杜氏双重杂音:

(1)股动脉:将听诊器钟型体件以稍加压力置于一侧股动脉,并使体件的开口方向稍微偏向近心端。

(2)双重杂音: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双重吹风样杂音。同理检查对侧。 毛细血管搏动征:

(1)压甲床:用手轻压被检查者指甲床的末端。

(2)红白交替:可见到红、白规律交替的、与被检查者心跳一致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现象。同理检查对侧。

水冲脉:

(1)冲击样:医生嘱被检者取坐位,握住其手腕,感知桡动脉出现冲击样搏动,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

(2)高举:医生握住被检者手腕高举过头顶,水冲脉感知更明显。同理检查对侧。

3.操作后:

(1)整理:帮助被检查者整理衣物,整理物品。

(2)汇报:“报告考官,被检查者水冲脉、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和杜氏双重杂音阴性。”

四、体格检查在实践技能中分3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操作前需要与患者沟通、准备物品;操作后应该整理物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体现人文关怀。操作过程中要准确规范,当然遇到一些无法操作的步骤时需要进行口述,并向考官汇报检查结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咽部、扁桃体的检查。

操作前:①准备物品:压舌板、手电筒。②与患者沟通:您好,现在我将对您进行咽部、扁桃体部的检查,请您配合,不要紧张,坐在椅子上稍抬头。

操作过程:①发声:医生站在被检者的前面,嘱被检者头稍后仰,口张大,发“啊”的长音;②压舌:医生用压舌板迅速下压舌的前2/3与后1/3的交界处;③观察:在照明下观察被检者的咽部及扁桃体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

操作后:①整理物品;②嘱被检者休息片刻;③报告考官,被检者咽部及扁桃体正常,无充血、红肿、分泌物。

这是检查操作的三个步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患者张口检查时要快速准确,避免患者张口时间过长而引起不适,以及压舌板的位置不要放置过深,避免引起患者干呕等反应;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汇报的结果也不能过于简洁,需汇报清楚扁桃体是否正常,是否有充血、红肿、分泌物等情况。若观察到扁桃体肿大时要掌握其肿大分度。扁桃体肿大分为3度:Ⅰ度肿大指扁桃体未超过咽腭弓;Ⅱ度肿大指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指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若扁桃体充血红肿,并有不易剥离的假膜,强行剥离则会出血,见于白喉。

五、.感冒的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因主要为外感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和时行疫毒:

①六淫病邪: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均能侵袭人体而致病,但以风邪为主因,因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常以风邪为感冒的先导。六淫可单独为病,也可互相兼夹为病。

②时行疫毒:时行疫毒感人,病情往往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

感冒的病机主要为六淫、时行之邪等邪气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发而为病。六淫病邪或时行之邪侵袭人体能否引起感冒,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

重有关。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其基本病机是外邪侵袭。以风为首的六淫病邪或时邪病毒,侵袭人体的途径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

六、胸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主要包括:

①寒邪抑遏阳气,使血行瘀滞;

②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痰阻血瘀,心脉闭阻,而成胸痹;

③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

④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心脉,拘急而痛。积劳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行涩滞,而发胸痹;

⑤年迈体虚,脏气渐亏,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发为胸痹;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及肾水,又可进一步耗伤肾阴;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

七、头痛的病因病机

头痛的发生,一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主要因为外感风、寒、湿等邪气,内伤则之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内生痰湿,瘀血阻络等。

基本病机主要为脑络气血不通或脑窍失养:“头为诸阳之会”,又为“清阳之府”,故凡六淫之邪外袭,上犯颠顶,阻遏清阳,或内伤诸疾,致气血失养,瘀阻脑络者,临证均可引发头痛。感受风、寒、湿、热等六淫之邪,上犯颠顶,阻遏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痰瘀阻窍,导致经气不通,不通则痛;或外伤久病,导致气血亏虚,脑脉失养,不荣则痛。

八、呕吐的病因病机

胃居中焦,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下行,以和降为顺。呕吐的病因主要包括: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导致胃虚失和,气逆于上则出现呕吐。

呕吐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主要包括: ①外邪侵犯胃腑,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而发生呕吐;

②饱餐过量,暴饮暴食,或进食馊腐不洁,或误食异物、毒物,偏嗜酒辣,过食生冷油腻,致脾胃受伤,食滞不化,变生痰饮,停积胃中,胃失通降,胃气上逆;

③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或气郁化火,气机上逆;

④先天禀赋薄弱,脾胃素虚,或病后损伤脾胃,中阳不振,纳运失常,胃气不降;或胃阴不足,胃失润降,不能承受水谷,亦可发生呕吐。

九、黄疸的病因病机

黄疸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病后有关,内外病因又互有关联。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病机关键是湿。

其基本病机为: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主要包括:

①感受外邪,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泛滥肌肤;

②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而发;

③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劳倦太过,或病后脾阳受损,都可导致脾虚寒湿内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致使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

④病后续发:胁痛、癥积或其他疾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残留,日久损肝伤脾,湿遏瘀阻,胆汁泛溢肌肤;

⑤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而导致胆汁外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