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复习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四年级上册期末课文阅读训练

(1) 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听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两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册的反光镜也碎了。这两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1、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赶快——( ) 故障——( ) 发现——( ) 2、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 )——( ) ( )——( ) 3、照样子写出象声词。 例:“咔嚓”——两车反光镜相撞的破碎声。 —— —— 4、“责任应该在我”,“责任”在文中指 “责任应该在我”的原因是: 5、列词句中,哪一个可用来做文章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① 深夜 ②一件难忘的事 ③小红车 ④比金钱更重要 ⑤他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⑥这笔费用应该由我来付 (2)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填空。 (1)“镀”还可以换作 ,你认为 更好,因为 (2)文中的“白银”“银条”“银线”是指 这是一种 方法。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1.)渐渐地....

,灯光、树影模糊了。 (2)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3、语段中主要写 其中有许多表现事物变化过程的词语

、 、 、 。

(3)

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来说,“绿柳”对“红桃”,“舒

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细心 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如果下工夫背诵一批名联,就能帮助我们感

受到其中的 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1、解释词语。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 2、课文介绍了哪些春联的特点?

3、为什么作者说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4、对对子。 开花对( ) 春风对( ) 白银对( ) 珍禽对( ) 雄伟对( ) 高山对( ) 黎明对( ) 明月对( ) 细雨对( ) 5、请写出平时积累的春联两副。

(4) 庞宪从行囊(nang lang)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

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 署)消热。” “胭脂(zhi zhi)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

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 祥)了一阵,

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

生嚼无涎„„”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1、以“万”字开头的成语除了”万水千山“,还有 、 2、笔莫砚台和 被称为“文房四宝”。 2、文中把“国际互联网“比作 。把 、 3、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用? 和 看作是 3、能体现“飞速”这一特点的句子有 4、“团团包住”“无数”这几个词说明 。 4、你还知道哪些中药的药用? 5、这段文字中有些词语加上了引号表示 。 (5)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里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雾凇形成的原因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雾凇形成的时间是在 。 2、这段文字描写雾凇奇观时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雾凇比作 、和 。 3、文中能体现“过于饱和”的词语有 、 、 4、这段话主要是写雾凇形成的 (1)原因 (2)过程 (3)景象 5、最后一句话体现了雾凇形成时 (1)由远而近 (2)有少到多 (3)由冷到热 6、仿照最后一句,用上“最初”“逐渐”“最后”这三个词写上一句话。 (6) 其实这种“网”不是一般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一)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梁红着脸儿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光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文中所缺的句子补上。6分 2、从第一段话中,我们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用___________的方法,把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在写秋风与秋光的时候,又把秋风比作________,把秋光比作________。10分

4、请仿照文中句子的写法,填空:6分

(1)桂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秋风来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 。其中“发”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 3、想像一下第一句诗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写下来。(3分) 4、古诗中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请你写一句这样的诗句。(2分) , 。 (三)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半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 )。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

1 ( ),纵情歌唱。鲜花与彩灯辉映,( ),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1、填写文所缺的词。10分

2、这一自然段两共写了层意思,请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出文中的打比方的句子。2分

4、课文中使用了对偶的句子,你还知道的对偶的句子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描写色彩的词摘抄在下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沸腾”有两个意思:A、在液体内部及表面都发生汽化的现象;B、比喻情绪高涨或喇叭。短文中的“沸腾”的意思是( )。请用“沸腾”的两个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2+6=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 怒)力。他像一匹(pī pǐ)不知pí juàn( )的(俊 骏)马,日夜bēn chí( ),yǒng wǎng zhíqián( )。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阵 陈)列着许多欧(洲 州)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qi‚n qiƒn)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1、读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4分 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6分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2分

(1)清:A 寂静 ;B 清楚 ;C 一点不留 ; D 清贫

清苦( ) 清静( ) 说不清( ) (2)临:A 对着 ; B 来到 ; C 照着字画摹仿; D 将要 临摹( ) 临街( ) 光临( ) 4、用“———”分别画出概括第二、三自然段意思的语句。6分 5、填空。10分

________,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________________一画就 ________________。所填词表现了徐悲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五)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⒈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销烟的过程。(2分) 撒盐巴→( )→( )

2、写出表示这一壮举深得民心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6分

(1)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写词:9分 咕嘟咕嘟:(AB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假如你此刻就在林则徐的面前,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六)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tì)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xiāo)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聚――( ) 断――( ) 急――( )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好像银花盛开”和“好像明珠散落”两个比喻来写泉水的 ;用“如虎啸狮吼”与“秋雨潇潇”两个比喻来写泉水的 ;用了4个“有的”来说明 。(3分) 3、第二自然段,作者具体介绍了 。先介绍泉的 ,再介绍泉的 ,接着具体描写泉水的 。(4分)

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2分)

(七)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 宵),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 ),湖底的石块(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郎 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 印)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价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 )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贱溅),蔚为壮观。 1、划去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字。5分 2、把词语写在括号里。6分

3、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4、用“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是用_________来比喻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5、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瀑布是怎样形成的?用“ _______”划出文中有关的语句。2分

(八)

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⒈ 本段选自课文《 》,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如诗如画的风光。 ⒉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极目远眺: 绿意盎然:

⒊ 文中的比喻句贴切生动,其中把“牛犊”比作__________,把“老牛”比作_______。

⒋ 请你仿照课文的例句,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变成了____________的雷霆,左眼变成了____________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____________,隆起的肌肉变成了____________,流淌的血液变成了____________的江河,筋脉变成了____________的大道,皮肤变成了____________,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____________的雨露甘霖。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把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12分

2、选段第一部分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盘古伟大的现身精神。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6分 3、选段第二部分在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4、用“成了”造一个比喻句:3分

„„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