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监督管理是否有效,不仅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标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应该有健全的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避免因此而引发更多的失误。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可以确保一个项目的顺利高效完成,达到预期的目标。工程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
一、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又要兼顾工程施工的进度,很多施工单位由于过于重视施工的进度,忽视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导致施工质量产品大打折扣,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致命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施工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的人员伤亡;“桥梁倒塌”、“楼歪歪”、“楼倒倒”等网络词汇的出现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中国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问题。
1.企业主体意识差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存在。一是轻管理投入。很多施工单位因为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自身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不足,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不顾工程质量好坏,盲目的赶工程进度;二是轻管理培训。目前很多一线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很多施工单位在上岗前缺乏有效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自我保护,不按照安全生产的程序进行操作,安全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尤其是对于一些建筑市场上新出现的材料和技术缺乏必要了解,为很多安全质量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二轻整改落实。对检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落实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敷衍了事,高高举起,低低落下,导致该返工未能返工,该整改未能整改。
2.监理单位力度不到位。
自1998年实施工程监理制度以来,对进一步提高工程投资效益、质量安全有了显著作用,目前工程质量监理已是工程建设一项必不可少重要法律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目前总体上监理市场需求远远满足不了施工市场需要,监理市场行为总体较不规范,监理机构良莠不齐,大牌子,小队伍普通存在;监理人员从事监理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积极性不强,监理手段简单落后,难以有效对质量安全进行控制管理,质量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消除。
3.监管力度不到位
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们国家和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不少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但是一些部门和企业依然漠视这些法律条款,我行我素,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熟视无睹。虽
有很多层、形式实施监督,但是很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仅仅是到工地走走形式,摆摆架子,走过场,流于等式,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专业安全条款去检查施工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另外,个别监管人员质量安全的专业知识不强,对新技术新经验掌握不熟,未能及时更新新知识,缺乏管理能力,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未能督促其及时整改;其次,个别跨地区的施工企业,钻法律空子,打游击战,施工企业中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形同虚设,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导致了很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质量安全问题。
二、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要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就应该从,企业,从业人员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相关的监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增强监督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考核,真正可以有效的监督施工单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伴随各种有力监督,加强施工企业的自我约束,建立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
1.监督部门
1.1提升监管人员专业素养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考核,确保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可以及时的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处理。在聘用相关的监管人员时要加强专业知识的考核,特别是针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具体细节方面的知识。
1.2严格执法,有效监督
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要进行依法执政,依据法律自身的强制性,严格执法,对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违规企业进行严惩,充分发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加强道德宣传,通过各类鲜活的质量安全事故给各个施工企业敲响警钟,呼吁他们自觉加强安全生产,保护人员安全,保证施工建筑质量。
对于一些重大施工项目要加强社会公示,引导公众对其进行监督,一方面可以发扬民主,一方面可以使公众增强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人公意识。社会监督也会在无形中增加对企业的压力,自觉增加对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
2.监理单位
要严格履行并建立健全“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监理资质、人员选择上应该确保监理人员素质、专业知道能胜任工作要求,做到了项目的全过程监理, 无论是在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在交工阶段都要全过程监理,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处理好业主、监理、设计、承包商四个方面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能和工作权限, 规范运作行为, 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提高投资效益。
3.业主单位
3.1要强化前期质量。确保前期工作质量,对施工阶段质量安全管理具有先导作用,在勘察设计阶段应认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论证,严格设计周期和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确保提交设计文件质量;在监理、施工招标阶段应综合考察,争取选择具有较好资质等级、经验、信誉等监理及施工单位。3.2要强化现场监管。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业主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要以质量安全控制为纽带,协调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三者关系,强化设计、监理、施工对把好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二是根据监督
机构、监理单位、社会媒体等质量安全信息反馈,及时研判质量安全隐患,跟踪督促做好整改,决不留隐患。
4.施工企业单位
施工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质量生产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把质量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点项目来抓,提高质量安全责任心,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4.1增强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企业应该认识到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发展生产,提高施工质量,创造企业利益的关键因素。增加质量安全意识既包括要加强施工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同时要兼顾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企业自觉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以及质量安全问题的学习,通过各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安全质量问题,牢固树立企业施工的质量安全生产意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以及之后用户的人身安全,质量问题不仅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且也会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损失。质量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2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
施工者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质量安全系数的高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企业应该注意对施工者进行相关的质量安全重要性教育,强化整个团队的质量安全意识,使质量安全的成为施工者心中的一个信念,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对于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而不是视而不见。
当今中国,民工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劳动力主体,没有经过任何的安全教育和上岗培训,对施工的危险性认识不够,而且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企业应该对其员工分类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培训。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提供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面具、防护眼镜等等。对于新引进的材料和技术,应该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指导其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4.3构建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往往与施工人员的粗心有关,为消除各种隐患,企业可以建立自身的监督系统,保障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从材料的配置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监督,责任规范到每一个人,确保各个岗位的监督人员,认真检查,严格把关,对于异常的现象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监督系统内部的每个职员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态度,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严格督查,做到不留隐患,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
4.4建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施工企业要拥有自己的质量安全救援制度,并确保这种救援制度的有效实施,在意外安全事故发生时,可以尽快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不断细化,出现问题依据责任进行追究,严格依据程序办事。
结语: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国家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相关人员应该把质量安全问题视为整个施工工程的生命,做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保证质量,安全生产,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俊.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者,2010(12) .
[2]陈土锡.如何规范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3]石新梅.浅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03).
[4]师艳红,刘肖飞.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