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板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教案

模板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规则——别人的东西不能拿1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活动目标】

1、我能了解拿别人东西是一种不讲诚信的行为,是一种道德亏欠行为。 2、我能分清借与拿,做到自己的物品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弟子规》导入

课件出示《弟子规》: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身有伤,宜亲忧;德有伤,宜亲羞;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 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讲故事一

有一天,妈妈在辅导小丽写作业时发现,小丽的文具盒中多了一支漂亮的中性笔。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这支笔是小丽在教室里捡到的,问了周围的同学都说不是他们丢的,小丽又特别喜欢,于是她就留下自己用了。 小组讨论:

1、这支笔是小丽的吗?她应该留下用吗?为什么? 2、怎样分清借与拿? 三、故事二

《范仲淹“封金不纳” 》

范仲淹历来以清正廉洁著称于世。他有一个好友临终时托咐给他一个用火漆封了口、并加盖了印章的口袋,对他说:“我一生的积蓄都在这里面了,现在,我把它与年幼的儿子一并交付给您了,由您处置一切吧!”好友去世后,范仲淹一面精心养育朋友的儿子,一面珍藏着这个口袋。

曾经有一段时间,范仲淹家里穷得只能靠喝粥度日。有个巨富听说他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口袋,想出巨资买下,范仲淹一口回绝了,说:“这是朋友的钱,我怎能私自动用?”后来,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李太监也想要把这口袋“借去看看”,并以、厚利加以诱使,范仲淹依然坚决地说:“不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就不能昧心私用,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我做人的信条。”

过了十多年,朋友的儿子己经长大成人,能够自立了。这时,范仲淹就把那宝袋郑重其事地还给了朋友的儿子。 小组讨论完成:

范仲淹的处境 面对的诱惑 穷的只能喝粥 巨富出巨资买口袋 如何做的 一口回绝,继续忍饥挨饿。 被贬、落魄时 、厚利“借”口袋 坚决的说:“不能昧心私用。” 我的感想: 三、视频观看

1、拾金不昧的父子捡到皮包主动地去寻找失主,对于失主的物质答谢,他们婉言谢绝,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不令我们敬佩吗? 2、盐城市环卫女工韦青、陈红在登瀛桥清扫积雪时,捡到一只黄色的环保袋。市局吴中良介绍说:“打开以后发现是钱,数量还蛮大的蛮多的,然后她就和同事一起在那边等,等了两三个小时,没有失主过来认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报了警。”

环卫女工韦青说:“我觉得失主很着急,即使外面的天气再寒冷,我们也要等到失主来。”

3、6月7日下午3时,永康古丽镇乘客郑苏绸女士把一面“高尚品德、拾金不昧”的锦旗送到武义金星汽车出租车有限公司,对该公司浙GFH出租车司机陈阿东师傅拾金不昧第一时间送回救命钱的精神,一再表示感谢和赞扬。司机陈阿东在一旁表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事情今后还会做下去。 四、老师总结

友谊、信任、尊重、健康、诚信、尊严、人格… …都比金钱财物更重要。让我们牢记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西工区实验小学 许宜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