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它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引导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最佳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对学习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状态。在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给学生以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让学生想象几亿年以前,地球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加入适当的导语:人类不断破坏环境,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物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接着提问:人类的母亲对我们如此慷慨,但总有一天资源会匮乏,请你想象一下,人类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这样指导学生去想象,让学生进入角色,他们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深地体会到如果不保护地球,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人类的末日就要来临,这样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是促进自主学习的有力保证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人格上的平等和教师平易近人,态度温和。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才能促进他们自主地学习,获取知识。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这时学生都在积极思考,主动地争着发言,从而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突破难点,顺利地获取新知识。
三、鼓励动脑,质疑问难是调动自主学习的有力措施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起点,是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问会问。首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只要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一点价值,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一些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引疑和释疑,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民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学。其次,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方法,学会多角度地提出问题,从课题上质疑,从字词上质疑,从句段中质疑,从情节发展中质疑,从开头结尾中质疑等等。教师可以示范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然后回答问题。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知识不如教给方法更重要。我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方法是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让学生讨论交流,互动学习,动脑动手实践等,体现自主原则。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已的方法进行学习。如:教学《新型玻璃》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通过思考,有的一句一句地读,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有的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是什么;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让五位同学做推销员,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尊重学生选择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我还经常以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真棒、老师为你骄傲这些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总之,《新课标》要求学习以学生自主为主,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要始终贯彻穿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中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