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ficationsofCompetenceEvaluationforProfessionalEngineersWorkingin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Sectors
(征求意见稿)T/CICxxx-2020信息通信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获授权学会开展信息通信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所涉及的专业
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程序、核准与注册、持续职业发展、证书管理、自律与监管等相关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S326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
T/CAS32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分类方式
4.1目的及原则
为了评价申请人是否满足工程会员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本文件对工程会员所从事的具体专业和工作环节进行分类。4.2专业划分
工程会员所从事的专业可分为信息通信管线专业、信息通信网络专业及信息通信局站配套专业,各专业包含的分支专业如下:a)信息通信管线专业
1T/CICxxx-2020通信管道、综合管廊、通道工程及其分支专业;架空、直埋、管道、海缆等光(电)缆线路工程及其分支专业。b)信息通信网络专业
信息通信设备、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及其分支专业。c)信息通信局站配套专业
局站机电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电源、暖通、空调、防雷接地、塔桅等工程及其分支专业。4.3工作环节
工程会员所从事的工作可分为技术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运行。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a)技术研究
信息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实验或试验、技术开发与推广、咨询及其技术管理等技术工作。b)规划设计
信息通信工程的网络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咨询及其技术管理等技术工作。c)施工建设
信息通信工程的建筑、安装、测试、施工机械和设备材料的采购及运输存储、设备制造及研发、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质量监督、试运行、咨询及其技术管理等技术工作。d)生产运行
信息通信系统运行、检修、实验、技术改造、修造、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与可靠性、安全与技术监督、劳动保护、维护、客户服务、后评估、咨询及其技术管理等技术工作。
2T/CICxxx-20205评价指标
工程会员分为初级工程会员、中级工程会员和高级工程会员。评价指标包括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素质能力要求、职业道德要求。5.1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5.1.1初级会员
申请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中职及以上学历;
b)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院校的在读学生。5.1.2中级会员
申请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且具有至少5年(含)的专业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包含2年重要工程工作经历;
b)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且具有至少3年(含)的专业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包含2年重要工程工作经历;
c)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且具有至少2年(含)的专业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包含2年重要工程工作经历。5.1.3高级会员
申请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且具有至少10年(含)的专业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包含4年重要工程工作经历;
b)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且具有至少7年(含)的专业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包含4年重要工程工作经历;
c)具有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且具有至少4年(含)的专业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包含4年重要工程工作经历。
申请人的专业工作经历应在取得相应学位后,参加专业工作之日起计算。重
3T/CICxxx-2020要工程工作经历是指以主要负责人身份完成至少2项(含)信息通信类工程技术领域的项目。5.2素质能力要求
申请人应满足信息通信工程领域的素质能力要求(见附录A)。5.3职业道德要求
申请人的职业道德应满足职业行为准则的要求(见附录B)。6
评价程序
6.1申请受理
6.1.1申请人按照要求,向获授权学会提交工程能力评价所需要的申请信息和资料。
6.1.2获授权学会对申请信息和资料进行初审,确认教育经历和专业工作经历等是否符合本文件规定的要求,明确考核评价方式。6.2考核评价
6.2.1获授权学会组织开展信息通信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工作,考核评价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考核内容为信息通信工程知识和基本工程要求(含职业道德及相关知识)等,获授权学会组织编制相关题库、试卷和标准答案。面试主要考核申请人的工程实践经历、工程技术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等相关能力。6.2.2获授权学会根据要求筛选、推荐考官,组建考核组。6.2.3考核组对申请人工程能力是否合格给出评价意见。6.3审议
获授权学会根据申请人的相关情况和考核组的评价建议进行综合审议,确定是否予以注册。
4T/CICxxx-20207核准与注册
7.1获授权学会根据考核审议结果,将拟注册的申请人信息报送中国科协。中国科协核准后,给予统一的工程会员注册编号。
7.2获授权学会负责人为经中国科协核准的申请人签发工程会员证书,证书有效期5年。
7.3工程会员证书至少应包含下列信息:
——持证人姓名和身份识别信息;——注册工程技术领域;——注册编号;——持证人照片;
——获授权学会的名称、标识;——批准日期和有效期。
7.4对于未获批准的申请人,获授权学会应将评价意见及结论通知其本人。7.5获授权学会应及时公告工程会员注册情况,公告至少应包含下列信息:
——人员姓名;——注册工程技术领域;——注册编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
7.6工程会员应在证书有效期到期前3个月内,向获授权学会提出再注册申请。7.7定期向社会集中公告工程会员注册/再注册情况。8
持续职业发展
8.1一般要求
工程会员应参加持续职业发展活动。持续职业发展活动的形式和学分规定应符合要求(见附录C)。
8.2持续职业发展活动相关豁免的规定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获授权学会提出书面减免申请:a)生育;
5T/CICxxx-2020b)因疾病半年以上无法正常工作;c)获授权学会认可的其他情形。
经批准后可减免相应年度的持续职业发展活动,但不得影响下一年度持续职业发展活动学分的完成。9
证书管理
9.1获授权学会应明确工程会员证书管理的要求,确定一般/严重不符合情形及相应的处置细则。
9.2注册有效期内的工程会员,应按照获授权学会的具体要求进行年度考核确认。对于确认合格的工程会员资格继续保持,对于存在问题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9.3工程会员出现一般不符合情形,获授权学会应暂停其证书使用,暂停期不超过6个月;暂停证书原因消除后,应办理恢复证书使用手续。
9.4工程会员出现严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情况或暂停证书到期未办理恢复使用手续的,获授权学会应办理撤销证书手续。
9.5在证书有效期截止日前,工程会员没有提出再注册申请,证书到期后自动失效。
9.6工程会员使用注册证书,应遵守获授权学会相关要求。工程会员资格被暂停期间、注销、撤销和失效后,不得使用相应证书。
9.7获授权学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工程会员证书的暂停、恢复、注销、撤销、失效等信息,并将变动按规定进行通报。10
自律与监管
10.1自律和公正性
10.1.1获授权学会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按照诚信、自律、公正的原则,开展工程能力评价相关工作。
10.1.2为确保申请受理、考核评价、审议等全过程的公正性,获授权学会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10.1.3工程会员应遵守本文件规定的职业行为准则。
6T/CICxxx-202010.2监管
获授权学会开展的工程能力评价相关工作接受有关机构监督和处理。10.3保密制度
获授权学会及相关工作人员对申请人和工程会员提交的个人相关信息负有保密义务,非工作目的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法律有要求时除外)。10.4申诉和投诉10.4.110.4.210.4.310.4.4
获授权学会应建立申诉与投诉的渠道。
申请人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获授权学会提出申诉。
申请人对获授权学会申诉处理决定不接受的,可向有关机构提出申诉。申请人对获授权学会在工程能力评价工作中违反程序和规则的,可向获
授权学会或有关机构提出投诉。10.4.5
工程会员对获授权学会的管理不当行为,可向获授权学会或有关机构提
出投诉。10.4.6
获授权学会应及时受理并妥善处理相关申诉和投诉,并保留相关处理手
续和证据。10.5反馈机制10.5.110.5.2
获授权学会应及时向申(投)诉人反馈处理结果。
其他单位或个人对相关工程能力评价工作存在意见或建议的,可直接向
有关机构反映。
7T/CICxxx-20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程会员素质能力要求
表A.1信息通信工程类初级工程会员素质能力要求工程知识与专业能力具有本专业基本工程教育背景,具备基本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基本技能。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解决简单问题。AA1A2BB1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专业知识保证工程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正确运用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知识。具有本专业职业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维护以上要素。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能准确清晰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与同行进行专业交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接受并履行自己在团队中的职责。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能使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业内学术活动。有意识跟踪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能力具备成本意识;协助进行市场调研。对项目要素有初步认知;协助对项目进行监控和过程管理。具备风险和安全意识,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定。B2B3CC1C2C3C4DD1D2EE1E2E38T/CICxxx-2020AA1表A.2信息通信工程类中级工程会员素质能力要求工程知识与专业能力具有本专业良好工程教育背景,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技能训练。能熟练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解决复杂问题;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A2BB1B2B3CC1C2C3C4DD1D2EE1E2E3E4E5E6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专业知识保证工程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正确运用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知识。具有本专业职业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维护以上要素。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能制定工程文件,并与同行深入交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控制自我并理解他人意愿。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发挥自身能力。能使用一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能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业内学术活动。主动跟踪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应用于工作中。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能力能进行市场调研、需求预测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中型工程项目的效果和影响。能进行团队组建和管理;对中型工程项目进行监控和过程管理,能组织实施中型工程项目。能对项目风险进行预判并提出风险应对预案;管理和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能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在中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展现很强的判断力。能提出决策意见,并对所做出的决定负责任。主动培养初级工程会员。注:本标准中涉及的中型项目是指地(市)级政府部门立项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和不需政府立项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工程项目。9T/CICxxx-2020AA1表A.3信息通信工程类高级工程会员素质能力要求工程知识与专业能力具有本专业良好工程教育背景,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技能训练;在某一技术方向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能熟练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解决复杂问题;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能进行复杂问题的研究、提出开发方向和思路,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具备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A2A3BB1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专业知识保证工程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正确运用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知识。具有本专业职业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维护以上要素。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能熟练制定工程文件,并在跨区域、跨专业环境下进行交流。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控制自我并理解他人意愿,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能够使用一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能够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或组织业内学术活动。积极跟踪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本专业技术发展方向,将新知识、新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于工作中。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能力组织领导市场调研、需求预测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大型工程项目的效果和影响。能进行团队组建和管理;对大型项目进行监控和过程管理,能组织实施大型工程项目。能对大型项目进行预判并提出风险应对预案;管理和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B2B3CC1C2C3C4DD1D2EE1E2E310T/CICxxx-2020E4E5E6能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在大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展现很强的判断力。能够正确判断,果断决策,并对所做出的决定负责任。积极培养后备力量。注:本标准中涉及的大型项目是指省及以上政府部门立项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和不需政府立项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工程项目。11T/CICxxx-2020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行为准则
中国科协结合工程特点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职业行为准则,工程会员在工程实践中应始终自觉遵守。具体准则如下:
——以公众的安全、健康和幸福为基本准则;
——对于自己熟知技术领域内有争议的公共事件,有义务从专业的角度向公众解释;
——遵守法律法规及工程规章制度要求,维护国家、联盟、工程相关方、获授权学会和个人的声誉;
——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不承担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专业工作;——不得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迷惑或欺诈行为;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职业健康安全、节能、环保意识贯穿于工程实践中,预防或减少对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不断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的同时,鼓励和帮助他人提高工程能力;——尊重和公平对待他人,针对影响他人的危险、风险、玩忽职守或不当行为应予以制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避免不必要的利益冲突,维护工程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履行必要的保密责任,不参与不公平竞争,拒绝贿赂和一切形式的腐败行为。
12T/CICxxx-2020附录C(规范性附录)
工程会员持续职业发展要求
C.1C.1.1
持续职业发展活动的形式概述
持续职业发展活动的形式包含结构化活动和非结构化活动两种类型。其中结构化活动指获授权学会认可的课程、会议或特定的科研活动,非结构化活动指由工程会员自发进行的学习、阅读、讨论、入会及实践等非结构性的活动。C.1.2
结构化活动
包括:
a)获授权学会规定的信息通信工程会员进修课程;
b)列入信息通信工程会员持续职业发展计划的各种短期培训;c)信息通信工程会员就职企业开展的与其从业领域相关的培训;d)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职业业务学习;
e)担当信息通信工程会员持续职业发展课程的授课人、研讨会的主持人或演讲人;
f)参加学会或其他学术或行业组织举办的境内外各种专业性研讨会、学术会议、论坛和交流会等学术活动;
g)正式出版专业论文与论著。承担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委托的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i)获授权学会认可的其他方式。C.1.3
非结构化活动
包括:
a)从事与信息通信工程有关的实践活动;b)有证明的自学;
c)参加被学会认可的专业理事会、委员会和学会;d)获授权学会认可的其他形式。
13T/CICxxx-2020C.2C.2.1
学分规定学分要求
持续职业发展的评估采用专业教育学分制。工程会员每年参加持续职业
C.2.1.1
发展所得专业教育学分累计不得少于40个,其中结构化活动学分不得少于15个。C.2.1.2
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典礼、运动、宴会及非正式集会等与持续职业发展
培训有关但并不构成专业教育学习内容的活动不被认定为专业教育学分。C.2.1.3
如果工程会员在一个考核年度内的学分超过了年度要求,则可从结构化
活动中获得的超出专业教育学分的最多20个专业教育学分结转到下一个考核年度。C.2.2
学分折算
C.2.2.1结构化活动学分折算
结构化活动学分折算如下:
a)结构化活动的学习和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其学分按照实际参加的学时等量折算,即1学分=1学时(每学时原则上为45min);确认时须提供学习、培训证书等证明材料。
b)担当持续职业发展培训的授课人或学会组织的专业性研讨班的主讲人可按实际授课学时的1:4进行确认折算结构化活动的学分,确认时须提供聘请单位证明和讲稿等材料。
c)发表的专业论文和专业课题的研究报告每千字可折算为1个结构化活动学分,并且单篇折算学分最高不超过5个,确认时须提供论文、研究报告等材料。
d)出版专业著作或获得专利,每项可获得12个结构化活动学分,确认时应提供出版证明、专利证书等材料。
e)承担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学分折算规则见表C.1,确认时须提供获奖证书或其他可证明其真实性的材料。
奖项一等奖及以上
二等奖三等奖
14表C.1研究成果学分折算规则
省部级奖项
1086
国家级奖项
2016-
T/CICxxx-2020f)参加论坛、学术会议、咨询活动和技术交流等活动,每日可折算为4个结构化活动学分,确认时须提供参加上述活动的证明。C.2.2.2非结构化活动学分折算
非结构化活动学分折算如下:
a)有证明的自学可自行申报,每2h的自学可获得1个非结构化活动学分,申报时须提供一定水平的自学笔记、读书报告等材料,经审查合格后予以确认,且一年中该类非结构化活动的学分最多不应超过10个。
b)从事与信息通信工程有关的实践,每星期折算为8个非结构化活动的专业教育学分,且一年中该类非结构化活动学分最多不应超过12个。
c)每参加一个专业理事会可获得8个非结构化活动学分,每参加一个学会或委员会可获得4个非结构化活动学分,且一年中该类非结构化活动的学分最多不应超过16个。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