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
2.湘潭盘龙大观园是周末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在大观园所见的下列现象用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未进门就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杜鹃花、月季花的香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鼻子能闻到花香却看不到物质进入鼻腔——分子很小 D.冬天花香不如夏天浓郁——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
B.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高分子会变大
C.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则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1个铅(Pb)原子质量是34.419×A.68.6
B.207.2
C.413.0
D.823.2
5.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投下了2000kg重磅钻地炸弹,炸弹中装填的铀-238原料,将给海湾地区造成放射
性污染。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 )
A.238 B.54 C.92 D.146 6.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B.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mL酒精溶液 C.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
9.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升高木柴的温度 D.方便添加木柴
10.酸雨是空气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之一,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CO2和CO B.SO2和CO C.SO2和NO2 D.CO和NO2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物质 CO和CO2 MnO2和KCl 目的 区分 分离 主要实验操作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C D A.A
Ag粉(Cu粉) CO(O2) B.B
除杂 除杂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将混合气体通入CuO粉末,加热 C.C
D.D
1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乱丢垃圾
B.双面打印
C.随手关灯
D.公交出行
13.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 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4.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 B.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C.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D.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5.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 B.观察气体颜色
C.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D.用燃着的小木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模拟实验是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原理可用下图表示:
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
(1)试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_____,A处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与足量的_____充分反应,观察到固体减少并有气泡冒出,说明黑色固体物质含有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和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
18.(8分)反应前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通过数据判断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的位置_____(“偏左”、“不变”或“偏右”)。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一:模拟工业炼铁的生产过程
(1)按照装置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①通入二氧化碳:②C处酒精喷灯:④熄灭A、C处酒精喷灯。停止通入二氧化碳:③点燃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上述过程中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炼铁还原剂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4)现称取l0g赤铁矿粉于上述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内,向A中通入CO2.当赤铁矿中的Fe2O3全部还原为Fe时,剩余固体在CO的保护下冷却、称量,质量为7.9g (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均不与CO反应),该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采集了用某种热分析仪记录的CO与Fe2O3进行反应时的有关数据,并得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资料] CO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可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铁。 ① 根据图象分析,写出P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 固体质量由48.0g变为46.4g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 设计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中是否有铁,写出简单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A
【详解】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PbCrO4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4=0,解得x=+6。故选A。 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得出:(+2)+x+(-2)×2、D
【详解】A、未进门就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A正确。 B、杜鹃花、月季花的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分子性质不同,B正确。 C、鼻子能闻到花香却看不到物质进入鼻腔,是因为分子很小,C正确。 D、冬天花香不如夏天浓郁,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变慢,D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说法错误;
B、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所以水沸腾时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大,故说法错误; C、水的蒸发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即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B
【详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4.419×10-26Kg/(1.993×10-26Kg×1/12)≈207.2。故选B。 5、D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故它是质子数为92,中子数=238-92=146 。故选D。 点睛: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6、A
【解析】A.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错误; 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其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高,钢的含碳量低,正确;C. 与纯金属比,合金的硬度通常较大,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正确; D. 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的低,焊锡是锡的合金,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正确。故选A。 7、B
【详解】A、因为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选择和量筒容量接近的量筒,故可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所以说法正确;
B、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用5mL水和5mL纯酒精混合配制成酒精溶液小于10mL,所以说法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要纯净,所以说法正确;
D、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克,所以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所以说法正确; 故选B。 8、B
FeCuSO4=FeSO4Cu【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
5664反应后从溶液中析出的铜的质量大于反应溶解的铁的
质量,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加,固体的质量会不断增加,至反应完全后,不再变化,图象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该图象能正确的反映该特点,图像正确;故符合题意;
C、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向一定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增加不断减少,但不会减少至0,因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图象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会迅速放出氢气,因为稀盐酸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放出的氢气也是一定的,图象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结合反应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9、A
【解析】试题分析: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 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 10、C
【详解】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是SO2,造成硝酸型酸雨的气体是NO2。 故选C。 11、D
【详解】A、要区分CO和CO2,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无明显现象,能区分CO和CO2,故选项A正确;
B、要分离MnO2和KCl ,加入水溶解,然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得到MnO2;蒸发滤液得到KCl ,故选项B正确;
C、要除去Ag粉中混有的Cu粉,可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过滤,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得到铜,故选项C正确;
D、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O2,如果将混合气体通入CuO粉末,加热,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乱丢垃圾,污染环境,增加处理环境问题的能耗,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B、双面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节约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C、随手关灯,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D、乘坐公交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A。 【点睛】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3、B
【解析】试题分析: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正确,B、石墨片与C60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错误,C、单质碳具有还原性,故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正确,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正确,故选B
考点:碳的几种单质及性质 14、C
【详解】A、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而微粒本身的大小没有改变,不正确; B、汞原子的数目不变,不正确; C、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D、微粒都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汞原子也是不断的运动,不正确; 故选C。 15、B
【详解】A、 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选项正确;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不能用观察气体颜色鉴别,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氧气不能,选项正确;
D、能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能使木炭燃烧更剧烈,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选项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在装置末端增加点燃的酒精灯或气球灯尾气处理装置 Fe2O3+3CO稀硫酸
【详解】一氧化碳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在空气点燃能生成二氧化碳。该装置的设计明显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案是在装置末端增加点燃的酒精灯或气球灯尾气处理装置;
(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变浑浊 稀盐酸或
高温2Fe+3CO2;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处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充分反应,观察到固体减少并有气泡冒出,说明黑色固体物质含有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1)8.8(2)80%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60g-176.2g=8.8g; (2)设: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 25gx10025gx = x=80%。 448.8g8.8g答:(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18、偏右
【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盐酸和碳酸钙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设托盘天平的左边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6815.3gMnO22H2O+O232 x6832= 15.3gxx=7.2g
设托盘天平的右边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 10g10044= 10gyyy=4.4g
左边生成的氧气质量为7.2g>右边生成的氧气的质量4.4g,故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点睛】
天平读数是右边的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等于左盘的质量。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①③④② 吸收二氧化碳 C+CO2高温2CO Ca(OH)2CO2CaCO3H2O 70% Fe
CO3Fe2O3高温2Fe3O4CO2 取黑色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若有气泡产生则黑
色固体中含有铁;若无气泡产生则黑色固体中不含铁。
【详解】(1)主要实验顺序是:①通入二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③点燃A、C处酒精喷灯→④熄灭A、C处酒
精喷灯→②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先熄灭酒精喷灯,等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二氧化碳,以防止生成铁在温度较高时被氧化)。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3)①炼铁还原剂是一氧化碳,生成炼铁还原剂的反应是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②D中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设:赤铁矿中杂质的质量为x。
3CO+Fe2O3高温2Fe+3CO2160112
10g-x7.9g-x16010g-x= x=3g; 1127.9g-x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
10g-3g100%70%; 10g(5)①根据图像曲线可知,加热到800℃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铁的氧化物已完全反应,此时固体为Fe; ②固体质量由48.0g变为46.4g时,对应温度为400-500℃,铁的氧化物与CO发生反应时。失去氧48g-46.4g=1.6g,氧化铁中氧元素为48g×
562×100%=14.4g,铁元素质量=48g-14.4g=33.6g,残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14.4g-1.6g=12.8g。160铁、氧原子个数比=
33.6g12.8g:3:4,所以此时还原产物为Fe3O4,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616gCO3Fe2O3高温2Fe3O4CO2;
③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中是否有铁的方法是:取黑色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黑色固体中含有铁;若无气泡产生则黑色固体中不含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