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选择合适的词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纵 蹿 歪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在老虎的心里,“漏”像________;在贼的心里,“漏”像________。 ②老虎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贼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 (3)你觉得文段的哪个地方有意思?为什么?

(4)看到老虎和贼狼狈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答案】 (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

(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 (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点评】(1)要正确使用动词,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

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 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 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不________(适应 适宜) (适应 适宜)________了

(2)文段中划线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请你选一选。(填序号)“它”指________,“它们”指________。

A.昙花 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3)文中画“ ”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 A. 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

C.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问不同?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E. 昆虫的活动时间

(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答案】 (1)适宜;适应 (2)A;B (3)C (4)D

(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适应:动词 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的第二句话。

故答案为:(1)适宜、适应 (2)A B(3)C(4)D(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档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困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文中说明赵州桥是最先使用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_______。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4.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小题。

《荷花》片段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副 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果然 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漂 款)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一大(副 幅)________活的画 (果然 忽然)________觉得 随风________(漂 款)动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副 幅)活的画”呢?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翩翩起舞:________。

(4)为什么“我”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

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②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画线句①自问自答,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_(反问句 设问句)。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

(2)用昙花举例的作用是( )

A. 说明昙花的奇特 B. 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的确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3)读画线句②,想想哪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吻合,查找资料,举两个例子。

(4)读了选段,你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吗?

6.【答案】 (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

7.【答案】 (1)tù;wù;mán;sì;céng;zhòng (2)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

(3)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日渐消瘦。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去捡。

(4)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

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故答案为:(1)tù、wù、mán、sì、céng、zhòng (2)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3)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日渐消瘦。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去捡。(4)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_____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_____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_____中年时代打麻将_____家产都败光啦_____如今我一无所有_____我真后(悔 诲)呀_____流浪汉说_____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式 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衰 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恼 脑)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

后________(悔 诲) (式 试)________探 (衰 哀)________求 懊________(恼 脑)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________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________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________中年时代打麻将________家产都败光啦________如今我一无所有________我真后(悔 诲)呀________流浪汉说________

(3)流浪汉的家产都败光了,是因为他少年时代________,青年时代________,中年时代________。

(4)联系上文,说说文章最后时光老人说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事。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流浪汉说点什么? 【答案】 (1)悔 ;试

;哀 ;恼

(2)“;,;,;,;!;,;!”;。 (3)玩玻璃球;玩电子游戏;打麻将

(4)时光老人重新给了不懂得珍惜生命的流浪汉一个青春,而流浪汉依旧浪费掉了。

(5)醒醒吧,好好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悔;试;哀;恼(2)“,,,!,!”。(3)玩玻璃球、玩电子游戏、打麻将 (4)时光老人重新给了不懂得珍惜生命的流浪汉一个青春,而流浪汉依旧浪费掉了。(5)醒醒吧,好好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

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_ 警惕——________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请你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章鱼脾气暴躁 B.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章鱼擒获猎物 D. 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答案】 (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5)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2)、(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5)B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0.类文阅读。

花 的 授 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自动落粉 B. 靠外界的力量传粉 C. 请昆虫传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去掉,显得啰唆

B. 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 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答案】 (1)B

(2)风;水;昆虫;昆虫 (3)C

(4)媒人;这样写让昆虫的作用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让语言生动有趣。 (5)长出艳丽的花冠、散发香气、准备花蜜。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B;(2)风;水;昆虫;昆虫;(3)C;(4)媒人;这样写让昆虫的作用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让语言生动有趣。(5)长出艳丽的花冠、散发香气、准备花蜜。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