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11-19T09:12:39.948Z 来源:《教育学》2020年11月总第231期 作者: 肖俊成[导读]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仅仅围绕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和前进方向设置评价标准。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成师附小白鹭溪分校 610011
摘 要:新时代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具有诸多局限性,影响德育实效的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手段。建立“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评价主体的动态周期性评价反馈,激励和引导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关键词:少先队奖章 德育评价 评价体系 立德树人 一、“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1)要与国家教育的培养方向相一致。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完善“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体系。一切德育评价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立德”。因此,“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中,“德”为最重要的考评项目。
(2)要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少先队工作属于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德育要想取得切实的育人效果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必然要与学校办学理念和总体规划相适应,将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保持德育评价的生成性和连贯性,体现德育评价的真正效能。
(3)要与学生的德育前进目标相吻合。由于所处地域、社会形态、学生来源、家庭情况、学校规划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每个学校着力解决和培养的德育内容各不相同,在建立评价机制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仅仅围绕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和前进方向设置评价标准。 2.构建“红领巾奖章”评价奖励体系。
(1)确立红领巾奖章的评价内容。依据“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以“星级奖励”的方式确立评价的具体项目。少先队大队部通过对以上要素的实践分析和整合,立足于德育评价的七个方面,确立了“文明之星”、“劳动之星”、“自律之星”、“健康之星”、“乐学之星”、“责任之星”以及“美德之星”,并以代表学校形象的“白鹭”将七个星级奖励统一授名为“白鹭之星”。
(2)确定红领巾奖章的评价标准。严谨的评价标准和规范的评价流程是红领巾奖章得以发挥实效的有力保障。学校大队部经过严密的思考和归纳,为七个白鹭之星统一了规范的标准。
(3)确定红领巾奖章的评价主体。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形式、涉及人员均不同,需要设定不同的评价主体才能体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全面性。同时,由于评价主体的观察角度、侧重点不一样,不同的评价主体正好实现评价互补。 3.推进“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机制。
(1)定时定标发放奖章,体现评价激励的动态性和客观性。依据评选标准表彰优秀,“红领巾奖章”不再只是某部分优秀学生独享的荣誉,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一样可以得到奖章鼓励。评价观念的转变,保障了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动态的评价。
(2)以虚拟货币为手段,提升评价机制的可行性和效能度。德育行为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德育评价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之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过:“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的行为表现,自然情感贮存越充实,情绪就越高涨,行为也就越好。”
(3)量性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提升评价机制的激励性和引领性。对于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可以进行量化评价,但对于学生内在思想情感的变化却只能依靠质性评价。因此,在学生成长手册中,中队辅导员采用“量性评价/奖章统计+事实+质性评价/教师评语”的综合评价方式。 二、“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实践中的收获与反思
“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经过了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就学校而言,整个校园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整体呈现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文明修养都有所提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家长的支持力度不够。每月一次的反馈表上家长或敷衍或拖延,致使评价主体的功能实施不到位,评价反馈滞后。二是,教师的经验储备和应变能力不够。针对学生出现的复杂问题及状况,无法准确、客观、全面的进行综合性评价和概括。三是,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是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缺乏相对应的评价考核项目。四是,学生的参与度和重视度出现衰减。新体系实践后期,学生的新鲜劲已过,对奖章奖品都表现出了看轻看淡的态度。
针对这四个问题,学校大队部协同各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引导、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帮扶、完善评价机制和评价项目、提高奖章获取标准、提升奖章荣誉地位、添置更有吸引力的奖品等方式,让“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继续发挥功效。 参考文献
[1]陈利斌 小班化背景下德育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2]孙孟超 何华 敬高 浅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培养的运用策略[J].小学课堂内外月刊,2016,(10):8-9。 [3]宋雅南 少先队员组织荣誉感培养的实践探索,少年儿童研究,2019年,第12期。 [4]彭素娥 巧用激励性评价——促学生健康成长.德育,2019年,12期,第7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