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284~364年)是中国道教史上少有的“仙二代”,他的叔祖父葛玄(164年-244年)是《西游记》里的四大天师之一(张道陵、许旌阳、葛玄、萨守坚),人称“葛仙翁”。而葛洪人称“小仙翁”,祖孙俩堪称道教里的二代神仙。
葛玄是丹阳郡句容县人(今江苏句容市),道教宗师之一,在江西阁皂山创立了道教灵宝派,影响很大,后人把灵宝派也称为“葛家道”,把阁皂山称为“葛岭”。
不过后来以葛洪命名的山更多,杭州葛岭,福建葛洪山,广东罗浮山更是因葛洪在此隐修而名声大振。
葛玄的师父是三国里的神仙人物左慈,曾多次戏弄曹操。葛玄的弟子是郑隐,道号“火龙真人”。葛玄的兄弟,也就是葛洪的祖父并未学道,而是入朝为官,葛洪的父亲也入仕途,但在葛洪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葛洪随郑隐学道,得其真传。通过一个外人,葛氏道的衣钵还是回到了葛家人的手里。
葛洪的老婆鲍姑也从葛洪学道习医,后来也得道,获“鲍仙姑”之称,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女神医、女神仙一类的人物,《太平广记》和《墉城集仙录》里都把鲍姑当作女仙来描写。
葛洪有个朋友叫干宝,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神话故事集《搜神记》。葛洪受其影响,也作了一部类似的著作,叫《神仙传》,和《搜神记》堪称神话姊妹篇。这两部神话著作作为始作俑者的经典,开启了神话志怪小说体的先河,成为后代各种模仿的榜样。
虽说葛洪是个高道,但葛洪的儒学也是一流的,熟读《论语》、《易》等儒家经典,诗文水准颇高,著有《碑颂诗赋》,曾得到东晋大丞相王导(王羲之的叔父)的赏识,并征召为官,最终受封关内侯,食二百邑。
葛洪还有个特别的才能是军事才能,这点和明朝的王阳明颇为类似,都是以文官、思想家的身份兼具军事家的才能。曾参与平定农民起义,因军功获封“伏波将军”。更为佐证的是他还著有《军事檄移
单表笺记》、《兵事方伎短杂奇要》等军事著作。
葛洪被奉为“小仙翁”,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道医成就。
中国自古道医不分,很多道士都懂中医,而像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名医的另一个身份都是道士。有仙翁之称的高道葛洪的另一个身份则是神医。
他的几个医学成就堪称人类历史第一,如最早认识传染病肺结核、天花,发现“沙虱毒”,医治狂犬病等等。他为此写了几部医术著作,后觉太冗长,进一步加以提炼,形成了著名的《肘后备急方》,相当于医学急救手册。在这部著作里,有用青蒿汁治疟疾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汁……”。当代药学家屠呦呦在此方的启发下,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葛洪的另外一个荣誉称号是“炼丹家”或者“化学家”,其实是一回事,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道士的看家本领——炼丹。炼丹是道士追求长生的一种手段,事实证明这是个误会,但却无心插柳地带来了一些化学成果,如火药、防腐药、消毒药、治疗皮肤病等特效药。
金丹对人体是有害的,但炼丹家葛洪却是个长寿者,在人世间活了八十岁。这个矛盾问题的合理解释是:葛洪因为本身是医生,对外服的金属物本能有一种抵制的心里,即使服用,也不会多。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主要原因,那就是葛洪深谙道家养生方法。葛洪在其名著《抱朴子》里这样阐述他的养生思想,归纳为现代白话文就是:淡泊名利,远离声色;少思愁,少喜怒;无久坐、行、视、听;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常运动,不过劳;等等。
葛洪是个儒道兼修的大家,著作丰厚,成就最高的当属《抱朴子》。《抱朴子》显然受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影响,更受庄子的养生思想的影响。
葛洪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笃信神仙存在,而且神仙可学可成,至于他到底有没有成仙,我等凡夫无法得知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