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INAT10NS 考试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肖 芳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学*-7音乐这fl艺术课程,来丰富人们的思想、情感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爱好,让学生具有比较分析、鉴别判断的能力,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1--01 1高中音乐课程的实践背景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 年来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尚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 的问题,导致高中音乐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的 事实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 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 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完善从九 年义务教育直到高中的音乐课程的结构体系,如何使高中音 乐课程成为推进美育、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音乐教 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时代性课题。 2 影响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成因分析 2.1学生方面的原因分析 2.1.1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大多数学生只注重音乐的娱乐功能,以放松精神,消遣 娱乐为主,所以在选择音乐听赏上只对合乎自己口味的音乐 表现出兴趣,这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喜欢歌词直白,通俗易 懂的流行歌曲,追求感官刺激的流行音乐,而对古朴含蓄,有 深刻内涵的音乐表现出抵触情绪,他们会选择在课堂上”看 书””睡觉”进行消极对抗。 2.1.2被动学习音乐的态度 由于音乐课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学生没有顾忌。大多数 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素养不高,他们连最普通的音乐常 识都不知道,有些人音乐家和歌手竟然都分不清,他们感到 教材内容陈旧,不时尚,与现实生活有距离,再加上平时接触 少,所以很多学生对古典、民族音乐的学习都处于被动状态。 再加上社会流行音乐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少部分 学生对学校的音乐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2.2 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反思 目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作者简介,作品创 作背景介绍,作品分析,详细讲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内容,然 后完整欣赏,复听。这样的讲课方法,味同嚼蜡,使很多原本 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致。音乐知识是有 必要掌握一些的,以便于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但是教学方 法的选择同样很重要,音乐学科有它的特殊性,离开了对音 乐的感悟和体验,便谈不上对音乐的欣赏。音乐的教学方法 不必拘泥于形式,同样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来教,效果会大 不一样。因此,正确给音乐和其他学科进行定位,寻找正确 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是当务之急。 3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 3.1 融入全新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新的音乐课程目标强调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 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 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而这就意味着音乐课堂要摒弃传统 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将 过去重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的音乐 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 能力的”人本主义”教育方式。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音乐 这门艺术课程,来丰富人们的思想、情感及社会生活,使学生 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具有比较分析、鉴别判 断的能力,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2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心弦的艺术形式。 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情感是最丰富、最内在、最复杂的抽象 物。很多人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准确地说,音乐最 善于表达情感。因此,通过音乐体验情感,是涉世不深的高 中生了解人生、透视生活、剖析世界的重要窗口,使他们具有 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对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情感考验。在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当牢 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 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 感,陶冶情操。 3.3音乐鉴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坚持”以音乐为本” 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讲到应当提倡学科综 合,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相学习领域 的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的进行 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 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但是,一些音乐鉴赏课的综合学习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社会调 查、查阅资料、讲述历史、文学语言、戏剧表演等非音乐的活 动,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离题的拓展。在音乐鉴赏教 学的综合中,必须坚持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必须以音乐为载 体,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绚丽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为学 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音乐课一定要突出音 乐学科的特点。 3.3.2课堂活动恰当有效 新课程的实施给音乐鉴赏课带来了很大变化,曾经是” 规矩、呆板、拘束”的课堂渐渐离我们远去,各具特色的教学 课例层出不穷,令人回味,新课改精神已逐渐深入人心。随 着“热闹”的音乐鉴赏课越来越多地涌现,不少一线教师逐渐 走入了一个误区:不”热闹”的音乐可就不是好课,不”热闹” 的音乐课就体现不出课改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扬 弃的过程,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只抓住了音乐课的外 壳,失去了音乐的本性,迷失了方向,远离了新课程。因此, 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牢牢把握新课程实质,是 音乐课堂既有活泼新颖的形式,又有深刻厚实的内涵;既有 热闹活跃的气氛,又有凝神思索、静思默想的时刻,让浓浓的 音乐流淌在学生心间。 4结束语 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学 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面合作及坚持不懈的共同 努力,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高雅音乐,获得良好的音乐鉴 赏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合格的人才。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