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特点:
一、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类:倒叙、插叙、补叙、先叙后议、夹叙夹议
描写类:写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说明类: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
论证类: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1
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论证结构:总分、层层递进、并列
抒情类: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融情入景、寓情于理、缘事抒情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
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二、表现手法:悬念,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铺垫、正侧面结合、象征、借古讽今、渲染、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2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1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三、结构特点:照应、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层层深入
四、语言特点: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富有哲理、饱含深情、幽默、诙谐
4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淡: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绚丽: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语言形式
整句: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
5
整句的特点: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散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
散句的特点: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
整散结合:灵活多变、错落有致的美。
短句:简洁、明快、干净、有力
长句:可以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
叠词:增加音乐美、节奏感
成语:言简意赅、富有文学性
谚语、俗语、歇后语: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质朴
五、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6
拟人: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对比:准确表达并强化情感内容,突出双方特点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设问: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对偶: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反复:突出强调,增强感情表达,增强节奏感。
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一定差异。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