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我救赎与背弃——解读《2046》中的“树洞”意象

自我救赎与背弃——解读《2046》中的“树洞”意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作者: 杨玉霞;姚汝勇

作者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聊城大学文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山东 聊城 252059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页码: 48-49页

主题词: “树洞”意象;主题表征;自我救赎;自我背弃

摘要: 影片《花样年华》结尾出现的'树洞',成为《2046》中无处不在的主题意象——其中出现了一系列既具有相同的意义质地,又表征着'树洞'意象不同层面的子意象:如那列叫做2046的列车;女服务员弯起的手指,那栋旅馆的'2046'号房间……这一主题意象一方面表征着个体对于自我精神救赎的积极努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个体对于自我灵魂的背弃。正是通过这一主题意象,王家卫摄下了我们东张西望、前瞻后顾的那些瞬间,而这也是《2046》让我们魅惑与感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