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音乐活动快乐颂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快乐颂教案反思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班音乐活动快乐颂教案反思

特色活动:欢乐颂〔音乐观赏〕 活动目的

1.观赏摇滚歌曲《欢乐颂》,了解摇滚乐的基本特点〔歌词简洁、重复,曲调强烈、奔放〕

2.通过仿照摇滚乐手的演唱,动作及歌手的呼应,表达对唱曲的感受。

3.能主动参加活动,大胆表现。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预备

1.话筒架,话筒各一只,观看有关摇滚乐的图片或者录相 2.录音机,有关音乐 教学流程

1.播放摇滚乐,幼儿自由表现后师问:你们欢乐吗? 2.观赏歌曲录音。

〔1〕观赏歌曲,老师提问:他们在欢乐的时候说了些什么?〔他们数数,从1数到8;他们相互问,回答:你欢乐吗?我很欢乐〕 〔2〕重复观赏歌曲,熟识歌词主要内容,并知道歌词反复消失的特点。\"他样总是唱;只要大家一起唱,就很欢乐;欢乐没什么道理,欢乐就是这么简单。'

〔3〕再次观赏音乐,在问答处,跟着歌曲一起大声回答。

第 1 页

3.观赏有关录相,并仿照摇滚手的动作

〔1〕观赏音乐录相,问:摇滚乐乐队除了唱以外,是怎么表达他们的欢乐的?〔有的弹吉他,有的打鼓,有的弹电子琴〕 〔2〕请幼儿仿照自己宠爱的摇滚乐手的动作并与同伴沟通 〔3〕跟着音乐和电视画面自由仿照摇滚手的动作。

〔4〕面对\"观众',跟着音乐大胆地表演,将自己的欢乐表现出来。 4.老师扮演摇滚乐手,进行现场表演,幼儿扮演观众,与歌手进行呼应,〔幼儿与老师交换角色〕

5.小结:今日观赏了摇滚乐,这是一种欢乐,强烈的音乐。 活动反思:

整堂课有两个学问目标,但时间安排的还不够合理。其中在学问目标〔1〕体会歌曲情感,正确演绎歌曲中。整堂课的音乐消失的频率还是少了点,时间还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译方面,情感处理的还不够具体。假如能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调动同学的心情,感受内心的情感,让同学多去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让同学的情感随音乐进入公平、互爱的境界。这样可能同学在最终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二是在讲旋律的进行方式乐理学问时,老师讲的略微多了点,其实这里可以让同学之间以多参加商量、以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去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同学自己的动手力量,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讲音阶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种例子,如我们可以把音阶中的每个音看成是一级一级的楼梯,形象地向同学介绍音符之间的关系,这样同学能够更简单地把握和理

第 2 页

解。三在歌曲的强弱处理方面,老师也不需要讲得太多,重要的是让同学多听音乐,老师可以吹奏笛子,让同学区分强弱的地方,这样同学演绎起来更简单点。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同学有没有学到东西。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