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学生观看视频、熟练掌握解剖以“花豆”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并观察种子的结构。 2.学生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根据观察归纳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3.学生通过合作,乐于探究生命世界的规律,做到尊重生命、爱护大自然。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对植物也很感兴趣。平常看到土地里已经萌发出的幼苗,就会提出很多关于植物的问题,但是他们不太清楚种子结构是什么样的,对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缺乏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教学重点】
学生观看视频、熟练掌握解剖以“花豆”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并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学生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根据观察归纳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学生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PPT放映图片,提问这些农作物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 学生观看图片,推测农作物是由种子发育来的。师板书:种子
2.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为什么它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萌发。师板书:种子的萌发 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一)交流原因
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进行总结,归纳为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和种子自身这两部分原因。 师:本课主要探究学习种子自身这个原因。 (二)观察种子外部结构
2.接下来我们来观察种子吧!请学生分组观察这三种种子外部有什么相同之处? 3.归纳小结种子外部:种皮、种脐(正板书)
4.你们想不想知道种子的内部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观察吧!你们想怎样观察种子内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
呢?
(三)探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观察种子的内部、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的注意事项; 学生观看解剖种子的视频,归纳解剖的步骤。
老师分发提前浸泡好的种子和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解剖,并及时做好记录。
6.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黑板张贴“种子”画,标注种子的内部结构:胚根、胚芽、子叶 小结:胚是有生命的,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7.那这些结构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将充当什么角色呢?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8.教师出示自制教具(塑料水培器材),引导学生课后制作水培器材,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 三、小结
课后孩子们还可以继续观察种子的萌发和变化,并将萌发后的幼苗种植到我校的农场土地中去,继续观察它的生长和变化,归纳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板书设计】
5.种子的萌发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