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前期复习备考介绍
1、贯彻常规,有效教学。按照“掌握学情、精心准备,明确目标、转变方式,倡导探究、注重感受”的要求,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考试、讲评、反馈等常规教学环节,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考试训练的针对性、质量分析的深刻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教学效益,以学定教,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使学生爱学乐学,发展思维品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总体要求在“精”字上做文章。①精选,教师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复习资料不要照搬照抄,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用;②精讲,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详讲,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启迪思维,开发智能,增大课堂有效容量;③精练,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之处多练,根据高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力争做到“双基训练,当堂落实”;④精评,试卷讲评切忌盲无目的,一讲到底。对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节时增效。讲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在考试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考试技巧的训练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2、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吃透《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有计划的逐项
训练到位,认真细致的研究近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用心领悟高考试题精神,构建学科能力结构,要努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爱学、乐学。
二、后期的措施及做法
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基本要求的落实,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对高三学生在时间运筹、计划制定、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作业完成、考试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应采取将各科知识内容以提纲、问题编排等形式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思维,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应力求展现思维过程,落实解题策略,一课一收获、一考一提高,切合实际、注重实效。针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注重抓好以下几点
1.狠抓基础知识和抓主干知识,精讲多练,注重审题、作图能力的培养。 2.多让学生上黑板自己作图、列式计算,暴露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师生共同评议,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能力。
3.注重实验,在第一轮复习中特别重视课本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4.抓好落实,在隔日练、小考练、纠错本上抓住学生,落实好检查。
三、复习备考计划
周次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知识单元 运动学 7~13 14~20 静力学 21~27 28~10.4 动力学 5~11 12~18 19~25 26~11.1 2~8 9~15 16~22 23~29 30~12.6 7~13 14~20 21~27 28~元.3 磁 场 4~10 11~17 电磁感应 18~24 25~31 自感、涡流、电磁感应综合应用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变压器 远距输电 远距离输电、电磁振荡和波、传感器 近代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核、光电效应 沈先武 李保 雒莹 车、郑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电磁感应、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雒莹 车崇礼 电 场 功 能 牛顿定律的综合应用 ④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功和功率、功能关系 车崇礼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沈先武 ⑤探究动能定理 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电场线 李保 电场能的性质、电势差、电势、电势能 雒莹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基础知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门电路 刘自强 恒定电流 ⑦测金属的ρ⑧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沈先武 ⑨测电源的E、r ⑩练习使用多用表 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郑俊 沈先武 郑俊 雒莹 静力学平衡 ②探究F=kx ③验证力的 定则 牛顿第一、二定律、动力学两类问题 雒莹 刘自强 运动的图像、追及问题 ①研究匀变速运动 牛顿第三定律、三种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沈先武 李保 复习备考内容 运动学初步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考命题人 车崇礼 8.31~9.6 2.1~7 8~14
2014年9月1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