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国主题教室与课程模式

美国主题教室与课程模式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美国主题教室与课程模式

关键词:主题教室 课程模式 教学理念 一.教学主题教室和课程组织。

美国高中就像一个“课程超市”。在这个大“商场”中,教室像一个个“柜台”。老师就像柜台里的“售货员”,他们在某学期的每天的同一时间段,面对同一拔“顾客”。这就是美国高中课程组织的通常模式。

美国高中的教室,我们可以分为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语言类、数学、历史等课程多使用普通教师,科学、艺术等多数是专用教室。一个教师一个学期固定使用一间教室,一般就不再有教师办公室了,如果教室偏紧张,二个教师共用一间教室的也有,这样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教师办公室。

主题教室的布置突出了所学课程的特色。如科学类教室里四周有一圈靠墙的桌子和较大的科学实验设施,吊柜设计满足常用仪器的放置,桌子与吊柜之间的空隙是学生作品和演示教具和实验器材(大多是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中间的桌子的设计具有多样性,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科的特点。而在其他教室,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装饰”,挂着学生或教师制作的各种作品、研究专题和最新发现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教室的后期“装饰”是由教师来设计布置的,所以除课程特色外也具有鲜明的教师个性特色,特别是“教师角落”的布置。教室里桌椅的位置和朝向也无定规,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喜好,以自己走到教室的哪一个角落学生都能看见为原则来设计。例如,有的把桌椅摆成朝一圈,有的是相对而坐,有的分成相对而坐的几个小组。

学生课程选择根据所在州的课程要求、学生的生涯规划、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爱好及需要在高中获得的不同的证书(与大学申请有关系)等方面,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美国高中的必修课程与我国的必修课程有一定的区别,美国的必修可以分为必修学习领域和必修课程。每一个州都规定了一个学生在高中四年中在一个领域修习获得的最低学分,同时在每一个学习领域规定了必修的课程。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份本学年开设的课程目录包括课程内容简介及开课教师介绍等,同时发给每一位学生一张课程选择表,有一些必修课程是不用选择,高中学校的辅导教师对他们高中就学的学习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和课程选修指导,有一些学校还和学生家长进行指导。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

美国高中的课堂教学总体印象,一是课堂气氛比较宽松,学生的坐姿也是比较随意的。二是课堂教学容量一般很小。三是多数课程的难度与我们同年级比较有差距,但也有些科目的内容和难度比国内大。四是美国高中的课堂比较民主,思想活跃,学生在征得教师同意后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部分学生选修的课程难度较大及大部分同学选修了至少一门的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还有美国高中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多媒体和实验手段经常运用。艺术课程教学比较重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比较认真,这与国内对艺术课程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对美国高中课堂教学观察,我们发现,美国公立高中的课堂教学十分注意基础,开始重视考试成绩,现在州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重视,一些课程实行州统考,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这点与我们国内的做法有点类似。我们感觉中美基础教育有一种互相学习的态势,如应该教育或者说知识教育,我们做得过头的,反而是美国没有做好的,需要向我们学习的,而美国做得很好的,却却是我们做得很不够的,现在正需要我们学习的。

美国的高中特别是一些学术高中非常注重项目学习、任务学习,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来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等,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术态度、学术方法的培养。

我们在美国考察时特别有感触的不仅仅是美国高中的办学条件非常优越,更是他们构建了适应学生基础、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学生共同基础方面或许美国的学生还不够扎实,但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在不断的改进和加强,在个性发展方面,有这样的办学条件和课程体系支撑,至少在近期内,美国的高中教育仍然保持优势。

三.美国高中“教学模式”对35中高中部办学的借鉴。

美国高中分为公立与私立高中。两类高中都特别重视基础教学,公立高中重视考试成绩,一些课程实行州统考,教师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学生层次有差距,教师课程和课堂设计上更重视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参与学习和基础知识的落实。私立高中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很鲜明。参观的三所私立高中一所有着鲜明的升学导向,培养专业发展的尖端人才,除基础课程外,设计了很多为升学服务和专业化的较高端的课程;一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个性化课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一所是教会学校,有着特色的教会课程。

35中高中部迁入高中部后将实施“学部制”,将为有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设计相关的课程;而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和部分课程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实施“走班制”。理念上我们的教育一点不比落后,我们可以从美国高中的教学模式

上借鉴。

四.几个另人反思的例子:

 教师的教学目标: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研究学生间的差异,创新者,他研

究美国最好的学校,参观他们的化学课程,在教室里看到学生在做实验,很多组的学生是用一个杯子做实验,有一组的学生发现杯子里的液体冒烟并有气泡,别的组没有,他问学生,你们组和别的组不一样吗?学生回答,是。教授问:你们要怎么做呢?学生回答:等待老师来解决,这个现象警示我们,我们的学生一直在等着老师给做决定,但我们希望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

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纽约,有很多地铁,有一天,在地铁站,有一个人拉

小提琴,音乐非常美。因为大家急着上班,没时间听音乐,有两个小男孩和母亲停下脚步,要听音乐,妈妈说要上班,有两个生意人经过,给了两块钱,这个人用心弹琴,却没有人能够有时间听音乐。头天晚上,这个人曾在卡内基大厅演奏,他是最有名的小提琴手,听他的演奏要一千美金,很多人去听他的演奏,如果我们不能花时间听我们学生的心声,就如我们匆匆忽视音乐家。我们的学生有足够的智慧,老师要发现并挖掘这种智慧。

 对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多巴胺”的学习。在教学中的五种策略,“多巴

胺”的教学,用四到五种策略,一是搜索自学(IPAD),二是交流自学成果(数字现场直播),三是用身体动作来描述概念,四是用比喻的方式,五是学生要参与进来的方式(学生之间互相的教)。

 课堂教学的设计:“一个主题”、学生设计“一个情境”、课堂上的“一次交

流展示”。

 教师的作用——是课程研究者和教学设计者:在一个地铁楼梯的一个实验,

对于上楼在步行梯和电梯,大多数人都选择电梯,但在步行梯上铺上钢琴键做成音乐台阶,好奇心和趣味性让更多的人选择步行梯。所以好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主动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