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8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月20日 V01-35 No.8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ug.2O 201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5.08.092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 吴美华 (武夷山市第一中学,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具有积极影响。调研高中的 对照班和实验班,发现实验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喜爱程度、平均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等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班 学生。由此提出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充 分激发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 术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5)08—0194.02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深入人 能力和认知能力,灵活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将小组 们生活,对社会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的生 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 存理念逐渐渗透到各个企业,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 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 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成为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的重点。随着时代进步,传统教学方式逐渐显露 在两个班级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 缺点,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一定阻碍。在这 活动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喜 一时代特点下,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信息技术掌 爱程度的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72份,回收72份, 握能力和性格特点,将素质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观 回收率为100%。 念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在不断提升高中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喜爱程度的调查 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 学生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养和信息技术思维能力,真正展现信息技术教学的 对照班 36 11 20 5 价值和意义。 实验班 36 28 8 O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为更好地研究和分析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信息 如表1所示,实验班学生中,喜欢当前高中信息 技术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选 技术课程的学生为28名,对当前课程喜爱程度表示 一取本校高中一年级三班和四班各36名学生作为实验 般的学生为8名,表示不喜欢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 研究对象。将72名学生平均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程的学生为0名。对照班学生中,喜欢当前高中信息 在相同课程、相同教师和相同授课时数的前提下,对 技术课程的学生为1 1名,对当前课程喜爱程度表 两个班学生进行不同教学方式下的学习质量分析。 示一般的学生为20名,表示不喜欢当前高中信息 实验班的36名学生中,男生2O名,女生l6名,平均 技术课程的学生为5名。实践研究表明,两个班级 年龄为(16.2±0.4)岁;对照班中,男生21名,女生 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5名,平均年龄为(16.1±0.6)岁。两个班级的学生 (P<0.05)。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 在年龄、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掌握水平等方面没 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很有必要。 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对比 对照班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高中信息 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技术的教学指导,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信 实验班 36 92.1±1.7 83-33% 1O0% 息技术技能的示范及信息技术技巧的自由练习等方 对照班 36 82.3±2.9 33_33% 76.19% 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然而,指导实验班学生进 如表2所示,在实验组班级中,高中学生信息 行学习活动时,可结合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 技术水平的平均分(92.1±1.7)分,成绩优秀的学 收稿日期:2015—08—01 ● 作者简介:吴美华(1978一),女,福建武夷山人,武夷山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194・ 生为30名,另外6名学生的成绩合格,优秀率为 知识掌握能力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 83.33%,及格率为100%。对照班学生中,平均成绩 得更多情感体验,感受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和价 为(82-3±2.9)分,优秀学生12名,及格学生20名, 不及格学生4名。对照班学生的优秀率为33.33%, 及格率为88.88%。实验组班级在学生的信息实践 水平检测中,平均分数、优秀率和及格率等多方面均 优于对照班学生,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具有显著差 异(P<0.05)。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值。教师可借助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 方式,在充分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热情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真正展 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J。 例如,指导学生《图文混排》内容的学习时,教师 可首先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让学生观看一些 明星海报、校园海报等,在学生感叹时,提问学生“同 学们,你们想不想制作属于你们自己的海报呢?” 等问题,调动课堂教学氛围。随后,教师可通过“教 大家几个小技术,使你们也能够自己制作出好看的明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生个 体差异和性格特点,通过开展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开 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 息技术课堂实效,真正展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 星海报”等话语,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信息 和作用。 技术知识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究欲望。教学指导完成 (一)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合作教学 后,教师可布置“制作属于你自己的海报”等任务,促 由于个人学习能力、基础掌握水平及性格特点等 使学生结合所学信息技术技巧,灵活进行信息技术实 不同,每个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会参 践,如制作星座海报、明星海报、家庭海报等,展现学 差不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 生的信息技术技巧学习能力和灵活掌握能力。同时, 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合作教学,将学生的信息 这种方式也能彰显学生个性,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 技术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改善传统单一、枯 生信息素养和综合技能,对提升高中学生技术水平具 燥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不会因为学习 有积极影响。 不到新知识而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不让学习 四、结语 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跟不上课程教学内容而出现更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性, 多“学困生”l2 J。 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影响。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高中生在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生个体差异 堂教学中的表现及简单的测试,将高中学生分为A、 和性格特点,通过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实 B、C三个层次。A层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日常 践教学活动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真正使高中学 实践能力较强,成绩较为优异。B层为学习能力一般 生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 的学生,日常实践能力一般,成绩一般的学生。c层 效果,真正展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就是班级中的“学困生”。 参考文献 教师可将A、B和C层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1:2:1的 [1]王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乌海十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 比例进行科学分配,保证分层小组合作学习的公平性 师范大学,2013. 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指导学生对《编 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高中信息技术 辑工作表》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2]吴宗宝.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 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在共同研究和共同合作中,快 学,2012. 速提升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 (二)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 [3]郭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 活动 究——以华师一附中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 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使 [4]赵丹丹.知识分类理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 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中信 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丰富 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0. (责任编辑:陆水东)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