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墙的有效创设
作者:陈蓉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10期
重庆市石柱县示范幼儿园 陈 蓉
【摘 要】 幼儿园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主题墙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应当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体现出幼儿的主动性、互动性、家长参与性,克服创设中存在的弊端,使其能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墙;有效;创设
主题墙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该如何创设和利用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是探讨的重点。主题墙创设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幼儿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主动参与,共同制作,积极探索,发挥想象的良好空间;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性,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体现“墙壁会说话”的隐形的教育价值,真正实现主题墙与幼儿良好的互动,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幼儿园主题墙的意义
主题墙的创设不但美化了幼儿园,而且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主题墙激发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提升的有效手段之一,主题墙的创设对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能激
励幼儿教师对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所以主题墙的创设已成为幼儿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中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五彩斑斓,方法万千、形式万种。新学期、节假日、家长会、园内大小活动、重要会议、上级检查、领导视查等都是主题墙诞生的良机。然而一些幼儿园在创设主题墙时流于形式,应付迎合领导、家长口味,忽略了主题墙的本质作用。存在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审美,轻教育。一些老师在创设主题墙时,只考虑到画面的美观,他们通过精美的图片、丰富的色彩、工整漂亮的文字来表现主题墙的精美,而在内容的组织上就敷衍了事,甚至与主题毫不相干的内容也往上面凑,丢失了主题墙的本质,起不到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这样的主题墙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重教师,轻幼儿。不少主题墙所反应的内容是都教师的信息,某某老师获得什么奖励、参加什么活动等,很少有反应幼儿信息的。而且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都是教师主导,很少有幼儿参与。
三、有效创设幼儿园主题墙的措施
创设幼儿园主题墙,怎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教育功能?怎样才能符合幼儿的特点、适合幼儿的需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怎样才能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就主题墙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创设主题墙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主题墙的教育功能
主题墙创设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当前正进行的教学活动主题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注重幼儿年龄差异,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主题墙创设活动不仅能推动主题课程的生成、开展,能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记录板,老师和幼儿能一起将活动内容、探究结果等以照片、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幼儿梳理、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能充分发挥主题墙的教育功能,体现“墙壁会说话”隐形教育价值;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2.注意主题墙的参与功能
首先要充分体现幼儿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人,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每一位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主题墙创设的机会。老师不能将幼儿能力的强弱、作品的好坏,作为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条件;其次家园互动也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主题墙创设上,老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老师要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好家长认识到主题墙创设的内容与意义,然后做到能请家长帮助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与图片,主题活动结束后,能再次请家长一起参与主题墙创设评价。整个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家长自始至终都是支持者、响应者、参与者。
3.注意主题墙的互动功能
主题墙创设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割裂与教育课程的关系,它应源自于课程、展示于课程、同步于课程,同时又能反过来影响课程的推进、实施、丰富并生成新的课程
内容;老师要做到创设与课程内容、课程进度相符的主题墙,巩固课程内容的实施与发展,更好地发挥互动功能;能不断增加创设主题墙的灵动性,根据幼儿不断变化的兴趣和关注点以及课程内容的进度,不断让主题墙和课程进行互动;充分尊重幼儿在主题墙创设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做到充分利用班级主题墙创设之际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 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主题墙为幼儿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为家园共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4.注意主题墙的变化功能
主题墙的创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经过主题产生、主题发展、主题完善的过程;它应记录着幼儿活动和经验的建构过程,所以在师生共同创设主题墙的时候,要善于留有空白,以便适应幼儿兴趣需要而发生变化,以便适应主题的丰富和新主题的派生,进一步引导主题活动不断深入;教师不要强制地限制主题墙的改变,要尽量让幼儿去协商;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主题墙应一步一步的反映教学内容,幼儿能在动态中展示学习轨迹。
5.注意主题墙的审美功能
布置合理;色彩协调;构图精巧;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墙饰是静态的,墙饰对幼儿的教育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教育天地。所以主题墙面的环境要及时更换,不要一成不变,一劳永逸。“三八”妇女节时可以《画妈妈》为主题,让幼儿通过画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六一”儿童节时可以《快乐的六一》为主题。进行秋季特征教育时,墙饰主题可为《美丽的秋天》,可画些蔬菜、水果、花卉等。十月一日国庆节时可创设以《庆祝国庆》为主题的墙面环境,可画些国旗告诉幼儿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也可在墙面上贴些字符,如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随之附些图画,从而有利于幼儿的学习。“非典”时期,在班内可设防“非典”“讲卫生”等墙饰。
可通过改编《小弟和小猫》、《小狗变干净了》等情节故事,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这样既让幼儿学会看图讲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可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爱洗澡、洗手,吃不干净的东西是不卫生的,我们应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及时更换主题既可让幼儿的步伐紧跟教育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又能让幼儿在生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总之,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目标和内容,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与主题墙积极互动。相信只有切实掌握创设主题墙的有效方法,就一定能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芝,张卫.《主题墙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
[2]杜平,阎凯.《幼儿园墙饰设计大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