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市河滨公园改造整治分析
作者:周燕耕
来源:《科学家》2015年第11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摘要 阿尔山市河滨公园景观设计其实多为现状改造,改造内容主要为阿尔善河两侧景观、河内岛景观、河水整治、护坡护岸改造、水坝改造以及桥体改造。我们需要从现状出发结合地理、生态、环境等众多因素对阿尔山市河滨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本设计通过认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查阅文献,分析规划地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河滨公园改造整治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阿尔山市;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图分类号 S60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5)11-0112-02
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它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性,并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感知意义重大。河滨公园,是滨水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它是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憩的公共区域的结合体。同时具有改善生态环境、防火、避难等作用。而现代的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河滨公园的设计一般分为前期分析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分项目设计阶段。前期分析阶段主要是了解河滨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设计规划目标等等。总体设计阶段着重于从总体上进行空间体系和形式的规划,主要进行主题构思、内容及表现形式设定、功能区划分和空间布局、园林景观、绿化体系设置等。分项目设计阶段着重于实施设计。本论文研究的就是通过对阿尔山市河滨公园改造整治分析这个项目的研究探讨如何对一个河滨公园进行设计。 1 项目背景
本次规划的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市区西部,地处于阿尔山市行政中心区域,该地段东侧与新城区相邻,西侧现状以老城区的平房为主,河道周边用地开发性质以商业、居住、文体休闲为主。河滨公园现状河道景观欠佳,缺乏亲和力。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导致水量变化较大。河道景观缺乏变化,没有韵律感,需重建与整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美观度的要求日益提升,在此基础上也要注重生态保护。
本次规划用地占地面积约18.56h㎡,其中河道规划水面面积约为6.65h㎡。约占总用地面积的35.83%。该用地呈南北向带状狭长形,南北端分别达到阿尔山桥和建成区的棚户区,南北长约2200m,东西宽约40m,规划范围内有三座桥,两条水坝。 2 设计分析
滨河公园是一条伸展城市肌理、延续城市文化、鲜明城市特色的市级滨河带状公园。造就城市中心核心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游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及交流的场所。在规划中注重生态从而应使工程与植物相结合,周边主体建筑与环境相结合,边坡防护与景观建设协调融合等众多因素协调统一。此次规划将“水”文化注入到园中,将河滨公园氛围营造为“水”文化特色鲜明,展内容丰富,风情突出的高水准体验基地。公园在满足市民的日常游憩休闲的基础上更要保护原有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怡人的活动空间,维护人文与自然景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布局分析
根据规划要求和立地条件,将此规划区域在功能分析上分为:一轴:为本次规划主要改造的阿尔善河水体区域,贯穿全园,为公园南北贯穿的主要景观轴线。两带:为沿河东西两岸的景观绿带,是游人主要接触与通行的生态廊道,贯穿全园,与周边用地紧密联系。五段落:沿河横跨两岸有四座车行景观大桥,长度从27m到59m不等,通过四座桥梁将规划的全河段划分为“起、承、转、接、收”五个功能段落。游人沿河游览时会随着前进的区域景观特色发生变化,使全河段的景观形成一段具有优美韵律的乐章(如图2)。 4 景观整体布局
通过滨河景观道路、休闲广场节点、绿化空间展示、文化雕塑小品体会等多种手法的运用,把公园划分为十个园区,连续起来形成滨河景观交响乐。其中,心诚园与心怡园属于公园全段的起始区域,属于乐章的”起”阶段;北漂园与南留园属于乐章的”承”阶段;丰通园属于乐章的“转”阶段;和畅园、和序园与新星园属于乐章的“接”阶段;百汇园、千叶园与续园属于乐章的“收”阶段。河滨公园的总体平面图如图3所示。 5 种植设计
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规划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形成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在景观上,植物配置是以“四季皆有景”为目标,是整个公园特色。在整个公园布局上营造出一个季节以一个季相色为主,形成一年四季四种颜色鲜明变化。春季:丁香、榆叶梅、山杏、兴安杜鹃。夏季:杨树、旱柳、银中杨。秋季:白桦、山丁子、稠李。冬季:樟子松、云杉、红瑞木。在数量上采用疏密有致。形成一个一个特色空间。有的采用数量众多形成气势宏大之势。在植物配置方面不仅考虑到季相色,同时考虑到整体空间上的处理有门柱绿化、垂直绿化、平面绿化。同时落叶和常绿搭配合理。树种的选择多数采用乡土树种。利用其生长优势以最好效果创造出最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6 结论
当今是一个快节奏的现代化的社会,工作效率要快、生活节奏随之加快,所有的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忘记了适当的休息,仅有在长期休假的时候才时间放松,而长时间及旅游观光又形成了假日疲劳症,似乎无处不在的疲劳让人们窒息,然而居住环境的旅游性解决了外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放松的疲劳。让你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旅游区,让人们彻底的从紧张的情绪中释放出来,打造城市田园观光城!
川上田园运用现代元素打造城市生态城,打造城市郊野,为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吹来清爽的一缕春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