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2022学年-有答案-浙江省台州市某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浙江省台州市某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某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以下不属于地图最基本“语言”的是( ) A.方向

2. 社区不具备的功能是( ) A.军事功能

3. 根据省组部、省教育厅的安排,台州市63名教师将赴新疆支教。从区域交流角度看,选派教师到新疆支教属于( ) A.技术交流

4.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A.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 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

5. 从台州自驾游(驾车)到杭州,有多条高速公路可供选择。有助于人们选择合适的高速公路出行的地图是( ) A.台州市旅游图

6. 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B.杭州市地形图

C.浙江省交通图

D.浙江省政区图

B.信息交流

C.经济交流

D.人才交流

B.文化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B.经纬网

C.比例尺

D.图例和注记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试卷第1页,总17页

7. 读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

(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①

8. 下列四幅图哪幅正确说明了海陆比例( )

B.②

C.③

D.④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A. B.

C.

D.

9. 2018年韩国平昌冬季奥运会暨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9日至2月25日在韩国平昌市举行。平昌位于下列哪一个地理分区( ) A.北亚

10. 以下大洲和地形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北美﹣﹣亚马孙平原 C.亚洲﹣西西伯利亚平原

B.非洲﹣﹣刚果盆地 D.南美﹣﹣巴西高原

B.东亚

C.东南亚

D.南亚

试卷第2页,总17页

11. 如图是南半球A地的气温、降水图,关于该地的气候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B.夏季低温多雨,冬季炎热少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12.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13.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与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汉语 英语 B.英语 汉语

C.英语 西班牙语

D.汉语 俄语

14. 如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4)题。

(1)

丁地的经度是( ) A.l00°E B.100°W

C.40°S

D.40°N

试卷第3页,总17页

(2)

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温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4)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试卷第4页,总17页

15. 图为北极圈俯视图及某小岛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如图中小岛位于( )

①北半球、东半球②北半球、西半球 ③中纬度、亚热带④低纬度、热带 A.①②

16. 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作支撑,悬空架设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平原 C.东欧平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成的曲线。下图是某地一张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图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B.西西伯利亚平原 D.湄公河平原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此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A、B点之间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图中①、⑤两个山峰比较,海拔更高的是___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是: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⑥________

(3)测得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李庄与周庄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试卷第5页,总17页

(4)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主要风向是___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定向法来确定方向的。

(5)小河有数条支流,其中________(甲、乙、丙)的标注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放眼世界】读图,回答问题。

(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和他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________。(填名称)

(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介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________和________。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3)赤道自西向东横穿了哪几个大洲________(填字母)。

(4)图中大洲 B和大洲C的分界线是________。

(5)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________(填字母)。

试卷第6页,总17页

读“非洲地形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大陆地跨南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以________(纬线)为中心,呈________分布。

(2)B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的流向是________(方向),注入地中海。

(3)图中C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山下炎热,但山顶终年积雪,被誉为“赤道雪峰”,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读图中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写出①③地形区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②所在地形区素有________之美称。该地区独特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根据上图概述亚洲大陆沿30°N附近的地势特征及对河流产生的影响________。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出境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入海。

试卷第7页,总17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________(地形区),B处的海域是________

(2)胡志明市为湄公河流域典型城市,请根胡志明市年平均气温降水图描述湄公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情况为________。湄公河五国居民多信奉________(宗教)。

(3)湄公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________。请根据亚洲部分区域图和胡志明市年平均气温降水图,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优越的自然条件?________。

试卷第8页,总1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某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答案】 B

【考点】 地图三要素 【解析】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解答】

地图最基本“语言”的是地图三要素。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2. 【答案】 A 【考点】 地理常识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理常识。地理常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面广泛而多种多样,都是基础知识。如:认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国家的地理分布特征,学会使用地图等等。 【解答】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目前应当重点培育和完善的社区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管理功能等等,但社区不具备“军事功能”。 3. 【答案】 D 【考点】 地理常识 【解析】

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解答】

近年来,衢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派了多名优秀教师到新疆支教,这属于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交流。 4. 【答案】 D

试卷第9页,总17页

【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解析】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解答】

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A正确;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B正确;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C正确;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等,D错误。 5. 【答案】 C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有助于人们选择合适的高速公路出行的地图是浙江省交通图。 6. 【答案】 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解答】

读图可知,①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选项A错误。①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②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②图的比例尺比①图的比例尺大,故选项B错误。①图的比例尺小,②图的比例尺大,甲、乙的实际距离大于丙、丁的实际距离;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7. 【答案】 B

试卷第10页,总17页

A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解答】

读图可知,李村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①,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坡度大;②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③处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为山顶,④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8. 【答案】 B

【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解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解答】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读图可知,B图符合。 9. 【答案】 B

【考点】

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解析】

亚洲的分区包括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和中亚。东亚主要的国家和首都:中国,首都北京。日本,首都东京。韩国,首都首尔。朝鲜,首都平壤。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解答】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个国家。 故选B。 10. 【答案】

试卷第11页,总17页

A

【考点】

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解析】

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刚果盆地位于非洲,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解答】

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刚果盆地位于非洲,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11. 【答案】 C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降水的变化 【解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从气候资料上来看,该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位于南半球。 12. 【答案】 C

【考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解析】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解答】

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 故选C。 13. 【答案】 A

【考点】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解析】

世界上的使用比较多的6大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汉语主要为我国的汉族使用,同时也为国内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所用。

试卷第12页,总17页

英语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美国、澳大利亚都把英语作为母语,菲律宾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法语主要流行于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限于西班牙人使用,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除巴西和一些岛国外(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

俄语是俄罗斯人使用的语言,在东欧各国具有广泛影响。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解答】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其是汉族的主要语言,使用汉语的总人数超过12亿;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和其早期拓展的殖民地统治有关,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 14. 【答案】 A C D C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丁地的经度是100°E。 读图可得,丙点位于南极,其纬度是90°S,纬度最高,乙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20°W,40°S;乙点的经纬度是80°E,0°;丙点位于南极点,纬度为90°S;丁点的经纬度是100°E,40°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

试卷第13页,总17页

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温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丁地。依据题意。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15. 【答案】 C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图中小岛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小岛位于160°W附近,属于西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小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低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小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 16. 【答案】 D

【考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者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解答】

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作支撑,悬空架设的居民建筑是高脚屋,该建筑通风防潮,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地区,如湄公河平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答案】 100,400,⑤ 山脊,鞍部,陡崖 2.1

东南风,指向标

丙,因为这里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会形成河流(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山谷,才会有积水,形成河流)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试卷第14页,总17页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此图的等高距是100米;读图可知,A地的海拔是200米,B地的海拔是600米,A、B点之间相对高度是600﹣200=400米;①山峰海拔高度在700米以上800米以下,⑤山峰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900米以下,图中①、⑤两个山峰比较,海拔更高的是⑤。

图中数字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是: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⑥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0.6千米,测得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李庄与周庄的实际距离是3.5×0.6=2.1千米。 根据指向标定向法来确定方向,李庄位于周庄的西北方向,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主要风向是东南风。

小河有数条支流,其中丙的标注是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这里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会形成河流(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山谷,才会有积水,形成河流)。 【答案】 亚洲,欧洲

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DBEF 白令海峡 G

【考点】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亚洲和欧洲的主体都位于亚欧大陆上。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介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大西洋,其中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赤道自西向东横穿了D非洲、B亚洲、E大洋洲、F南美洲。

B亚洲与B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 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答案】 赤道,南北对称 自南向北 地形因素

试卷第15页,总17页

热带草原,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考点】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解答】

非洲大陆地跨南北半球,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即尼罗河,该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图中C是乞力马扎罗山,被誉为“赤道雪峰”,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据图中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得,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非洲是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 【答案】

印度河平原,四川盆地 世界屋脊,高原山地气候

中间高、两侧低,导致河流从中间向两侧流 【考点】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解答】

依据位置,①是印度河平原,③是四川盆地。

依据位置,②所在地形区是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美称,该地区独特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在该纬度的地势变化特点是中间高、两侧低,导致河流从中间向两侧流。 【答案】 青藏高原,南海

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小(或5﹣10月水量大,11月﹣次年4月水量小),佛教 水稻,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地区平原多,土壤肥沃;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考点】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解答】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B处的海域是南海

试卷第16页,总17页

根胡志明市年平均气温降水图分析可知,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湄公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情况为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小(或5﹣10月水量大,11月﹣次年4月水量小)。湄公河五国居民多信奉佛教。

湄公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地区平原多,土壤肥沃;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试卷第17页,总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