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是“孩子不懂爱”,还是“父母皆祸害”?

是“孩子不懂爱”,还是“父母皆祸害”?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是“孩子不懂爱" 鎏‘ 母皆祸害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陈家文 震惊!一个拥有289l0名成员的网络小组竟然以“父母 皆祸害 命名.群体性地将父母形容为“祸害”.并在网络上声 讨父母们的种种 罪责”--… 诧异!这个网络小组的成员大都生于1 984年之后.父母 多为小学教师并极不擅长使用网络…… 追问!一方面是认为把一切都献给了孩子的父母。~方 面是对父母的爱“深恶痛绝 的儿女.这场 战争 到底是谁的 错(7到底为的是什么9 事件追踪:父母成1『“祸害" 2008年1月.一名甄瓣网友邀张坤加入其新成立的名为“父母皆祸害”的网络 小组,并希望她能够担任这个小组的管理员。作为资深豆友,张坤并没觉得这个小 组离经叛道,欣然接受了任命。 追踪二 回眸“父母皆祸害”的走红 在“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中.成员们自羽为“小白菜” 对于这些自认受“悲惨” 经历影响至今的“小白菜”们而言,父母就是“祸害”.而家更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 地方”…… 别看“小自菜”们的1:3号偏激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其核心却还是“代沟”的老话 题。在这个越来越强调话语权的年代.“80后”们不再忌惮来自父母的呵斥.他们已 经找到了一个可以充分表达内心世界的乐土——网络.这里是父辈们并不擅长闯 入的世界,有与自已经历颇为相似的同类。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受伤的“小白菜们” 就在虚拟的自由中牵手.拥抱.相互取暖并感受群体给予自己的力量…… 开始有记者关注这个“离经叛道”的群体.“父母皆祸害”也因为媒体的广泛报道 而成为网络流行语。随着《父母皆祸害》一书的 版,豆瓣网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更 是被推向了风【j浪尖.一场关于子女教育问题的激烈争论随即展开…… 高中生之友2o11.4. ̄ 叼 的人.不是任父母们随意强加个人意志 的傀儡。我真的感觉父母们对教育方面 的知识太缺乏,甚至到了无知的地步。 媒体调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 罪状1:直接肉体伤害——体罚严重程度从皮开肉绽到 送进医院.这是中国家长对孩子最普遍的伤害形式 罪状2:问接人格伤害——以辱骂孩子、侵犯孩子隐私权 对以“70后”“80后”为主的3120人进 行调查.结果显示.69.6%的人坦言与父 母有矛盾 回应三:父母孩子都很难 为主。这种对人格的伤害远比对肉体的伤害要影响深远,虽 然肉体伤害往往也伴随着人格伤害,但故意的人格侮辱、刺 探隐私,会更集中地对孩子尚不牢固的自我认知、世界观产 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罪状3: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父母间的矛盾、争 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造成的伤害。 罪状4: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这一类型的伤害大多 “50后”网友发言:“为了孩子我们 孟母三迁.哪怕每天我自己的交通时间 增加了一倍”:“为了孩子,我们几乎失 去了交际”;“为了孩子,我放弃事业,甘 心成为单位里的边缘人……”“孩子小 时候,为他的健康操心:上学了。为他的 学业操心:工作了,为他的生活操心;结 婚了.在我们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又要替 出现在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小白菜”身上 对尚在就学阶段的 孩子来说.一般表现为粗暴干涉就学选择:对进入工作或社 会生活阶段的“小白菜”来说.表现为逼婚.强制划定其工作 他们分担带孩子的责任.我们的一生都 给了他们……” “80后”网友发言:“父母们总说爱 我们.但是他们却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 地点、类型.甚至试图控制其经济。后者与一般“家庭纠纷”的 显著不同.他们利用子女的“孝心”与同情心,单方面满足自 己的经济、情感需要。在小组的案例中,最严重的甚至已上升 到谋夺子女财产的地步 罪状5:其他——猥亵子女、性别歧视及其他精神伤害。 我们身上.而不管这种强加给我们造成 多么大的痛苦!”“请好好想想,如果在 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最亲近的人从来没 有表扬过你一句.而只会指责你这个, 指责你那个.把他们的很多不如意都归 结到你身上.这样的日子是人过的吗?” 回应一.那些孩子太无德 “我们不是不知道该孝顺父母.但是在 父母们心目中如果孝顺他们就必须按 网友发言:当我们的父母听到这样恶毒的言论时,怎能 接受得了?这不等于拿把刀直插父母的心脏吗!这不得不让 人想起《农夫与蛇》的故事! 媒体调查:被调查者40%是“80后”。结果表明,51%的被 调查者认为.该小组的做法不可取,实属“不孝”;42%的被调查 者表示可以理解.但认为他们的做法太偏激;还有7%的人认 为他们这么做肯定有理由,毕竟有那么多人加入了他们的讨 论。 回应二:那些父母太无知 照他们设计的路走.那我们还有什么存 在的价值呢?” ●50后与80后.这两代人分别出 生、成长、思想定型于中国社会的前后 两个完全断裂的30年。裂缝之间,激荡 着左与右的博弈、退与进的拉锯、集体 与个人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经 济基础与上层社会的位移……他们成 网友发言:不是我们不懂得孝顺,是我们的父母简直无 法让人忍受.他们觉得生养了我们,就有权利对我们的一切 指手画脚。全然不顾及我们的感受。我们是人,是有思想 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既亲近又最疏 远的父与子、母与女。 一 生之友2011.4.下半删 数据汇总:父l母l真1的I足l‘‘祸害”1吗? t・父母是祸害t’JJ、组成员的父母多数是50年代出生的人,因为,Oi史及现实的多种原因决定了这批 父母极其不擅长网络操作 ,正因为此,发生在豆瓣网上的这次关于“父母皆祸害”所引发的争论,实际上 成为了一场没有家长们参与的、没有对手的“战争”。孩子们用“父母皆祸害”这样一个极端的 1、组名字, 向我们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父母真的是祸害吗?” “80后与5O后真的无法容忍吗?” ・。孩子们到底是否愿意与父母们融洽相处?”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走进“红网”的调查 1.你与父母相处如何(共424票) 关系融洽.其乐融融:81票;19 1O%。 7.你是否同意・‘父母皆祸害”的观 点?(共422票) 同意:16票;3 79% 偶尔争吵.关系一般:200票;47.17%。 交流不畅.常发生冲突:125票;29.48%。 部分同意:lO3票;24 41%。 反对:153票;36.26%。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39票;9 24%。 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几乎不能对话,父母就是“祸害”:18票;4.25%、 2.最易发生争吵事情大调查(多选)(共619票) 偷看隐私:59票:9.53%。 反对早恋:33票:5.33%。 沉迷游戏:46票:7.43%。 父母说教:219票;35.38%。 子女怎么可以这样说父母呢:105票; 24.88%。 我是酱油党:6票;1.42%。 8.在你心目中。理想的父母该是什么 衣着打扮:31票:5.01%。 学习成绩:101票;16.32%。 样子的?(多选)(共1241票) 能|心平气和与子女沟通:264票;21.27%。 说不清:i3O票:21.00% 和子女的关系类似朋友:204票;16.44%。 3.和父母争吵之后你会怎么办?(共419票) 认识自己错误.并向父母道歉:35票;8.35%。 找父母沟通到和好:94票:22.43% 、 离家出走:11票:2.63%。 心里充满怨恨.冷战:112票;26.73%。 理解、包容、爱:267票;21.51%。 思想要与时俱进:132票:lO.64%。 不要在小事情上纠结:161票:12.97%。 子女遇到困惑时要给予指点:213票; 16.92%。 坚持到父母知道错误:54票;12.89%。 其他:113票:26.97%。 9.假如有一天你做了父母.你能达到 4.争吵之后。父母会怎么办?(共4"14票) 认识错误向我道歉:13票:3.14%。 找我沟通直至和好:117票;28.26%。 将我暴打一顿:16票;3.86%。 边教训边哭:42票;1o.14%。 冷战:42票:1o.14%。 一上述要求吗?(共421票) 当然能。必须的:114票;27.08%。 说不准。尽力而为吧:266票;63.18%。 呃.这个……:21票;4.99%。 到时候再说:20票;4.75%。 10.你认为造成父母与你分歧的真正 直坚持到我承认错误:143票:34 54%。 原因是?(多选)(共775票) 经济压力大.父母苦于改变不了现状:】17 票:15.f0%。 虽然知道是自己错了,但是拒不认错:41票;9.90%。 5.如果能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恢复融洽的关系。你会感 到高兴吗?(共417票) 很高兴,终于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了:259票;62.11% 教育原因,父母缺乏教育知识:185票; 23 87%。 还行。不争吵就好:121票;29.02%。 和他们无法进行沟通:37票;8.87%。 性格原因,他们太暴躁:127票:16.39%。 生理原因,他们更年期:37票;4.77%。 社会原因,工作压力大,无处发泄:93票; 12.00%。 6.静下心来想想。你能理解父母的苦衷吗?(共418票) 完全能理解:182票43.54%。 能理解一部分.但我渴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26粟54.07%。 完全不可理喻:1O票;2.39%。 家庭原因.从前父母接受的就是如此的教 育:109票;14 06%。 其他:107票:13.81%。 [高中生之友2Ol1.4.-F ̄,EI刊】 观点碰掩:孩子不懂爱Vs父母皆祸害 正方:万晓阳(媒体人,时评作者) 反方:网 友“馨”(豆瓣网豆友,“父母皆祸害”救助志愿者) 方式:新浪博客vs豆瓣网帖子 . 他尚不具备这些能力.这是谁的 一:“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责任呢 万晓阳:应该说 这一群年轻人把社会的价值观扭曲了 对此 社 会价值取向的引导者难逃其责 三 鱼墓 堡堡 堡鹭 “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出现.是一种处于叛逆期或者不成熟期的年 壹’ 煎基 壹丕 轻人内心对于自由的渴望和父母的管束之问形成了矛盾后的表现.渴 万晓阳:由于西方文化在国 望极致的无拘无束的自由。但是。对任何『{由的崇尚.都需要有一个根 内的迅速传播.很多人开始向往 基。正如老子所言.万物皆有规律。任何游戏都有它的规则 “枝叶不 耶种所谓的无拘无束的自由.但 修.难成大材 ”没有了约束力.也就容易失去方向,那种随心所欲的自 他们只看到了一方面 西方年轻 由.极容易让他们走上极端的道路 人18岁以后开始生活.摆脱 网友“馨”:说“小白菜”们“渴望无拘无束的 由”是大大的冤枉。 r与家庭的经济链条.自己养活 我们在救助“小白菜”们时发现,他们中的很多孩子,能够找到一 自已 而这些所谓“父母皆祸害” 个可靠的人来倾听他们内心的痛苦.就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们有的只 小组的成员们.则手里拿着父母 是求爸爸妈妈能够不翻看他们的日记.别不打 呼就烧掉他们的私人 的钱.嘴哩却在父母管束得稍微 物品.能够让他们看一本课外捂而已 我看到的小组里的孩子 父母们 不如意的时候.大言不惭地埋怨 给他们的空间极其有限.是完全控制和令人搴息的,我真为孩子感到 着“父母皆祸害” 心疼.为做父母的感到难过 , 网友“馨”:在小组里我们看 三:二二=仝=堕王堂童 里星 害.I,查身萱星最大的错误』 到.孩子们是在父母的手中控制 着、摆弄着慢慢长大的,他们确 万晓阳: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爱与责任,我们不能就凭父母说了 实应该明白很多道理.可是父母 一句让我们不中听的话或者做了一件让我们不中意的事,就断言“父 们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于是, 母皆祸害” 且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父母如此评价,就足以证 他们便被培养成我们不愿意看到 明我们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完全的看清自己父母的心,还没有分清是 的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厌恶的“废物 非。 或败类”.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可悲 网友“馨”:当你走近这些几乎被毁灭的孩子们的时候,你就不再 的是.我们的社会就像一家生产这 会怨恨他们了 这些孩子们的反应,是发自本能的,是任何人受到这种 类“产品”的工厂.我们的家庭很可 对待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都是合理的..我们关键要看孩子的这种 能就是生产这类“产品”的一个车 情绪反应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产生的。 间 我们生产了这些“产品”,却又讨 当一个孩子被父母的“爱”折磨得不想活了的时候,你还会期望孩 厌这些“产品”.这就是当下的现状。 子原谅父母吗7你还会责怪孩子心智不成熟吗?你还会要求他能分清 请问,产品有问题.我们能怪“产 是非吗?他是应该原谅父母,是应该心智成熟,也应该分清是非,可是, 品”吗7 I高中生之友2011.4.下半 专家指导:孩子要和父母一起成长 指导意见一:孩子们要学会反思,不要 走火入魔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少年儿 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首先.我非常理解“小h菜”们,我觉 得他们捉 这样的fnJ题,其本身是很有 价值的 但是我希望他们能够注意,学会 反思.不要走火人魔。走火入麾只会伤了 自己.也伤了别人 “小向菜”们对教育提 了一个尖锐 的问题.它的价值就在于“错误的家庭教 育会伤害下一代” 但是.如果最后得 的结论足“父母都是祸害孩子的”.这就 走向谬论了 所谓“一代更比一代强”.就 是孩子要超越父母.而不是把父母贬得 一无是处,孩子们一定要学会反思.然后 超越父母 干丌父母一起成长,这才是最关键的! ±量昱妻毋三 煎们摹 亘 f『]仕 卢 勤f知心姐姐.中国少年儿童新闻 出版总社副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 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会委员) 父母到底要教育子女一些仆么・我 个人认为不需要很多.但是一定要让孩子 仃】记得住、忘不了、用得上,所以我创造了 决乐人生 句话”和“幸福人牛几个字” 句i舌中第 一一句是:“太好丁!”给孩 子留下金山银山不如留一个好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看到什么都能说太好了.这个 人就永远有快乐 所以好心态首先从父 母开始.而父母们的快乐会感染孩子.使 孩子自信快乐! i句话巾第二,nj是:“我能行!”人要 想成功首先要相信“我能行”才会真的行. “我能行”是谁培养的?家长培养的 家长 老说孩子不行.孩子笨.到后来孩子真就 不行 反之.家长说这个地方孩子“行”.慢 慢地孩子真的就可以“行”..优秀的孩子都 是爸爸妈妈鼓励m来的. .j句话巾第 句是:“我帮你!”改变 情感就改变了生活,你要 孩子一生幸福快乐,一定要 :他 学会关爱别人.孩子们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体现r自己 的价值.感觉自己有J}j,就会很兴奋,随之责任感、责任心就 都培养【};来了 幸福人生九 宁是“你真棒…‘我要学”“我思号”:教给 孩子“你真棒”.是让孩子在为人处世上懂得多看);IJ人的优 点.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我要学”是将以往的“家长 要孩子们学”.改成“孩子自己主动想学”,如果存主观l 发 生了改变.效果肯定是完全不一样:“我思考”是要我们这些 做父母的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孩子.i上孩子通过思考后得川{ 答案 一个人面临择友、择校、择业、择偶郜需要选择 这是 一种能力 如果我们老替孩子选择.孩子就没有选择的能 力.就会一辈子会依赖你 指导童 三:要l‘圭敬” 蔓‘‘耋顺” 徐景安(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 主任、 我认为.应该将“孝顺”父母改为“孝敬”父母..让孩子一 切服从父母、顺从父母.是难以接受的 但要小要孝敬父母 呢7我认为这是做人起石I5的准则 、人应该讲权利.也要讲责 任 在权利上.人与人是平等的:而责任足不讲平等的、坐公 交车.我们都有坐的平等权利,但是有老人、小孩、孕妇时就 要让座.这就是责任一 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1、『 一切.从这个意义讲.父母就不是普通的朋友.朋友没有义 务与责任为你付出 那么.孩子就有孝敬父母的责任.孝敬 来自感恩、知恩、记恩,父母给了你生命.并把你养大成人. 这是天底下最大的恩 连生育的恩都要找理南消解.那世界 上还有什么恩・ 编 后 语j:“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成员只是非主流的 极少数.但刺眼刺心的字眼.却反映出了两代人之间因沟通 不畅、尊重不足所造成的伤痛 当我们撇开偏激的言语.为 人父母者应该有所省思:“我们给予子女的到底是什么7”而 心存怨恨的子女,在“控诉”之余.也该努力反思自我:“难道 我们真的就没有错吗9”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犯下错误.而是缺乏面对 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智慧不是自己永远做正确的 事情.而是能够包容别人的错误 父母与孩子,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搀扶着一 起成长.亲情才能够更加灿烂.更加美丽…… 高中生之友2011 4下半月刊]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