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2019年漳州地区牲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与分析

2017-2019年漳州地区牲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与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20第1期养猪SWINEPRODUCTION

1052017—2019年漳州地区牲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与分析

王艺娟

(福建省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漳州363000)中图分类号:S858.2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0)01-0105-02

摘要为掌握漳州地区牲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查找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2017—2019年连续3年对漳州市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猪、牛、羊进行问卷调查并抽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总样本15151份,平均阳性率为0.16%,2017—2019年阳性率从0.30%下降至0.08%。各种类牲畜阳性率也各不同,其中猪阳性数14份,阳性率为0.50%;羊阳性数10份,阳性率0.14%;牛阳性数为0份,阳性率0。猪、羊散养户的阳性率均比规模场高。该调查为漳州地区下阶段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及净化提供数据参考。关键词牲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血清检测;分析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变态性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动物生殖系统,临床特征为母畜胎膜发炎,孕后期流产,公畜不育、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该病的传染源是发病和带菌的动物,感染型为羊型最多,猪型次之,牛型最少[1]。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人感染布鲁氏菌病[2],由于不断有人、畜感染布病病例的报道,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畜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和结合省、市布病基线调查方案,从2017—2019年连续3年利用流行病学等方法开展布病基线调查,为动物布病净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也为漳州市布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漳州市辖区内牲畜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1.2问卷调查每年每县发放问卷100份,随机抽取规模场和散养户,每年调查的养殖户不重复,从养殖情况、免疫情况、生产情况、有无流产等疫病发生情况和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1.3抽样方法结合全市问卷调查情况,根据省流行病学抽样指导方案,采用95%置信水平分阶段进行采样。1.4血清样品猪样品2774份,牛样品5159份,羊7218份。收稿日期:2019-12-16基金项目:漳州市自然基金项目(ZZ2014J04)作者简介:王艺娟(1982-),女,福建漳州人,兽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与实验室检测工作.E-mail:aixuewang@163.com

1.5检测方法和试剂按照动物布病诊断技术(GB/T186—2002)的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对初筛阳性的血清样品通过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核。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试剂购自青岛立见诊断技术发展中心,试管凝集试剂购自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2检测结果2.1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3000份,统计3年调查表发现,全市规模养殖场对布病的认识情况、防患意识和生物安全措施比散养户好,福建是布病非免疫区,全市规模场和散养户都没有打布病疫苗,对外地引种和配种的动物很少进行跟踪监测。2.2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复核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从2017—2019年全市共抽检15151份样品,平均阳性率为0.16%。2017年检测6312份,阳性率0.30%;2018年检测4872份,阳性率0.04%;阳性率0.08%。2019年检测3967份,(表1)。2017—2019年阳性率从0.30%下降至0.08%表12017—2019年布病检测情况

阳性数/份

1923年份201720182019检测数/份631248723967阳性率/%0.300.040.08猪检测2774份,阳性率为0.504%;羊检测阳性率0.139%;牛检测5159份,阳性数7218份,为0份,阳性率0(表2);其中猪、羊散养户的阳性率均比规模场高(表3)。106养猪SWINEPRODUCTION(1)

表2

2017—2019年不同家畜布病检测情况

阳性率/%00.97检测数/份218820801

阳性数/份

00阳性率/%

000

检测数/份31792988羊阳性数/份

802

2020

年份2017猪

检测数/份1136836802

阳性数/份

1130

阳性率/%0.060.27合计

2019

2018

2774140.50

0.36

51590

0

07218

1051

10

0

0.14

表3

项目规模场散养户合计

检测数/份22165582774

阳性数/份

11314

阳性率/%0.042.330.50

规模场和散养户不同家畜布病检测情况

检测数/份353916205159

阳性数/份

000

阳性率/%

000

检测数/份416530537218

羊阳性数/份

5510

阳性率/%0.120.160.14

3分析与讨论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全市大多数养殖者对布病了解不足,防控意识薄弱,规模养殖场对布病的认识情况、防患意识和生物安全措施较散养户好,这可能是规模场阳性检出率小于散养户的主要因素。福建省是布病非免疫区,全市规模场和散养户均没有打布病疫苗,对外地引种和配种的精液没有及时进行跟踪监测,这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3]。调查发现,血清学检测阳性对应的养殖场中均出现过患畜流产、死胎等症状,有5户散养户的养殖者是布病感染者,养殖者接生牲畜或者处理流产物和病死胎时均无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这是人感染布病的主要原因。结合本次基线调查和市疫控中心通报发现,感染布病的人群都有直接接触动物,有屠宰者、饲养者、从事畜牧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因此应继续加强布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者等从业高风险人群的防患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布病的感染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阳性2017—2019年布病平均阳性率为0.16%,率从0.30%下降至0.08%,且主要以点状、分散形式发生,说明漳州市近年来采取的布病防控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规模场阳性检出率小于散养户,这与张加勇等[4]、陈彪等[5]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牲畜平均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是猪0.50%、羊0.14%、牛0。牛没有发现布病阳性,牛场主要养殖本地品种,较少引入外地品种,这为布病净化提供有利条件。猪阳性率较高,主要集中在250头以下散养户,且2017年阳性率较高,主要原因是2017年本地猪存栏较多,散养户对疫病认识不足,猪场养殖条件较差,引入种猪和配种精液没有经过检测;2018—散养猪场全部关闭,规模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场生物安全也大幅提升,规模场没有从外地引入种猪和小猪,配种的精液也经过严格的检测,这是布病阳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羊散养户布病阳性检出率也较高,存栏主要在50头以下的自繁自养场,规模场检出阳性集中在存栏200头以下的小规模场,且羊都是从外地购入,没有经过检测和隔离观察就混群饲养,这是羊布病传入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检疫制度,执行“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原则方针,实施动物疫病监测,及时淘汰阳性牲畜,这是控制布病流行的根本措施[6]。对于自繁自养的养殖场或新引进的种畜,配种前要先进行血清学检测是否有感染布鲁氏菌,一旦发现,坚决淘汰,无害化处理;公畜在配种之前,必须[7]进行检测,方可进行配种。通过此次布病的基线调查,掌握漳州地区的流行趋势,在全市全面实施“宣、免、检、杀、消、管”的综合防控,逐步实现布病净化。参考文献张华杰,尹斐斐,等.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牛羊布鲁氏[1]徐栋,

菌病基线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10):2017,343-5.

卢士英,周玉,等.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预防进展[J].[2]任洪林,

中国畜牧兽医,(9):2009,36139-143.

曾中华.福建漳州市畜间布鲁氏杆菌血清阳性与人[3]陈祝茗,

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关系[J].养殖与饲料,(1):201812-13.

徐佳,房莉莉,等.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流行情[4]张加勇,

况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5):2016104-106.

王涛,李爱巧,等.乌鲁木齐市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5]陈彪,

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3):2013,3028-30.

廖飞,杨先富,等.2015—2017年黔东南州动物布鲁[6]包涛涛,

氏菌病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贵州畜牧兽医,(6):2018,42-55.

杨莉.猪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报告[J].上海畜牧兽医通[7]蔡一鸣,

讯,(5):200342-43.

(编辑:柳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