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 主备人 授课教师 《走绛州》 主 备 人所 在李爱兰 单位 郑琳 授课教师所 在单位 课型 北大街小学 石河小学 学唱歌曲 复备时间 课题 课时分配 项目 3 课时 第 1 课时 内容 修改栏 知识 能学会演唱 《走绛州》 ,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体 会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教 学 目 标 能力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吹奏 《走绛州》 进一步巩固连音和吐音的吹 奏方法,体会乐曲的吹奏技巧对于乐曲表现的作用。 在演唱和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体会演唱演 奏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感受民族传统音乐的 魅力。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培养歌唱和演奏器乐的能力。 感受民歌的魅力,弘扬民族音乐。 钢琴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 预设学生活动 1、学生在阿宝的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的歌声中走进教室。 评论或修改 2、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叫什 么?提醒学生换肩 及换肩的动作 生:⋯ 那么山西民歌有什么特点呢?今天 我们就学 环 和扁担滑溜时 来学唱一首地道的山西民歌 《走绛 州》。 学生说出自己听到 的要向上提的的 节 情绪和速度。 动作。 二、新歌教学 教 你知道是谁演唱的吗?你能唱上几 句吗? 3、学学挑担子走路 1
1、听听《走绛州》
播放《走绛州》并出示问题:你从歌 曲 中听到了什么 ?你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和 速度 是怎样的?
2、说说“走绛州”。
《走绛州》又叫《一根扁担》。 师:这首民歌塑造了一个肩挑扁 担到绛州的农民迈这轻快的步伐,同 学们注意歌词,你觉得哪个词最具动 感、形象。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手巾, 我们一起来模仿山西的商人们单上扁担 到 绛州。
4、随乐律动 5、学唱曲谱 a、出示歌谱
b 说一说:你觉得什么地方比较容易,什 么
地方有困难?
c、哪些小节最能表现挑担子的感觉? 教 6、学唱歌词
学 7、扮扮挑夫的模样,情感处理
环 器乐演奏
节 1、过渡语:刚才我们演唱了《走绛
州》 ,现在我们试着用竖笛来吹奏 《走绛 州》。
3、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连音和吐
音的吹奏方法 。那么在《走绛州》这首
曲子中,你觉得那些地方适合运用连音奏 法,哪些地方适合用吐音奏法?为什么?
2 学生交流总结:(请
l —2 名学生学学挑
担子的模样。尽量模 仿各种不同的姿势。 (生拿出自已带的长手 巾模仿。)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 次熟悉音乐。 学生随琴轻唱曲谱。 生:⋯
找出解决重点、难点:
学生感受扁担一颤 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a 、随琴唱词。
学生分析并体验。
8、挑担子边走边演
2 、学生试奏
引导学生想像 切分节奏所表 现
的音乐形象, 并
唱出它的重
要唱得轻快、活 泼、幽默。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练习
4、通过交流比较确定:
第一乐段用连音奏法,第二乐段 前教师和学生经过讨 两句用吐音奏法 ,后一句用连音 奏法。 5、练习
教师先示范吹奏。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换气,在吹奏竖 笛时,也需要换气。 你们觉得, 我们在什 么地方需要加上换气记号。 四、拓展延伸
2、教师总结 : 山西的民歌,曲调优 美,
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 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 色。
板 书 走绛州》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3
论交流后标注好换气记 号。
6、学生齐奏,选择合适
的打击乐器伴奏。
1、学生交流表演
播放管弦乐《走绛
州》, 学生出教室 .
《走绛州》又名《一根扁担》,山西民歌,歌中反映的是再过去的中国许多 山区交通不便, 人们都是通过双肩运送货物的情景。 塑造了一个肩挑扁担到绛州 的农民一路欢歌的乐观形象。
在教唱歌曲时,我根据音乐形象和旋律特点向学生提问,一连串的 51 51 51 51 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快根据学生亲身体验的挑扁担的动作的感受, 有 说像脚步声的,有说像扁担上下晃动的,有说像快乐的歌声的,我认为非常好! 都很贴近歌曲的音乐形象。 在今后的音乐课中, 教师要适当的进行学生的亲身感 受,和音乐实践。然后我就从此处进行突破,和孩子们开始了快乐的学唱。在学 会这首快乐的歌曲后,马上进行了另一个版本的听赏——鲍元恺改编的管弦乐 《走绛州》,在同学们非常熟悉歌曲的前提下,很难安静的聆听,接着进行了歌 曲的拓展,学生很进行的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演唱,并且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部的风土人情及灿烂文化, 感受、体验西部 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特点、 韵味及其内涵的情感和精神, 使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 国主义情操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活动中得到升华, 从而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 念,成为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种自觉动力,让孩子热爱民族民间音乐。
4
五)年级(上)册 (音乐)学科集体备课表
主备人 所在李爱兰 单位 冀宇芹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型 备课时间 复备时间 课题 课时分配 10.20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拥军秧歌》 北大街小学 大远小学 综合表演课 修改栏 10.20 3 课时 项目 知识 教 学 目 标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能力 过程 第 2 课时 内容 学生能自信的、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陕北民歌《拥 军秧歌》。 通过歌曲感受陕北民歌独特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的特点,并学一学,跳一 跳。 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地情绪演唱《拥军秧歌》 歌曲中的切分用 “十字步 ”或自己创编的舞步大胆参 与表演、附点节奏 钢琴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评论或修改 一、歌舞引入: 教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跟我一起走 进音乐师随《拥军秧歌》音 乐扭一段秧歌舞。 听歌《拥军秧歌》 提醒学生用欢 学 环 课堂, 初次见面, 老师带给大家一 段表演,快、豪迈的情绪 请同学们给我打节奏好不好 ?掌 声在哪里? 学生整体感知;指名 唱歌 节 回答。 5
二、新授 同学们请带着豪迈、欢 快的情绪再听一次。 1 、整体感知。 (1 )揭示课题:《拥军秧歌》 (2 )出示歌谱。 师:同学们,竖起小耳朵,静静地 欣赏这首歌, 听完后告诉老师, 我们要带 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 要仔细地听 哦! (3 )放歌曲: 我们要带着欢快、豪迈的情绪来演 唱这首歌。 生跟老师一起按节奏 来读一读歌词。 2 、学唱新歌。 (1 )自由朗读歌词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歌词。 (2 )师打拍子带读歌词 读完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 意境 (3 )学生试唱 在老师教之前,有人能否先试着唱 一唱旋律,还有没有同学试着唱一唱这首 歌? (学生试唱旋律) ①唱准音( 5 降 7 ) ②节奏 (X ﹒ X X X X ) ( 5 )教歌词 (6)齐唱 学生跟着伴奏齐唱。 (生回答) 教 (4 )带唱旋律 学 环 节 (7 )师生接唱,男女接唱(注意纠错) 接下来, 老师跟你们进行接唱比赛, 看谁唱的声音又洪亮、又有气势。 声音要有弹性。 3 、歌曲处理:这是首陕北民歌,在 6
唱的时候注意声音要有弹性, 不要大声的 喊唱。 生:想 ( 3 )学生跟学(先慢后 4 、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知道老 师刚快,数节拍) 才跳的是什么舞? ( 4 )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一起看屏幕(放 PPT ) ( 5 )伴旋律试跳(学生 看,叔叔阿姨们跳得多起劲,多欢 快啊!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跳) 想不想学? 三、教舞步: ( 6 )部分学生带道具表 演,其余学生伴唱 1、热身动作。 (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跟我做: 师:扭秧歌的基本舞步是踩 “十字步 ” (1 )师示范十字步 (2 )略讲要领 (7 )师生一同表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张老师感 到特别的开心, 让我们一起向领导老师说 一声再见吧!同学们再见! 板 书 设 计 《拥军秧歌》 扭秧歌的基本舞步是踩 “十字步 ” 教 在《拥军秧歌》这一课堂教学中,通过欣赏阿宝的《山丹丹开花 红艳艳》,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艺术特点、风格特征,情感的 学 表达,激发学生对陕北民歌的热爱。 通过学唱《拥军秧歌》,让学生认识民歌中的歌舞曲,运用简单 反 的舞蹈秧歌步对对学生渗透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切身体验歌舞的表现形式。 思 1.通过聆听、演唱以及舞蹈,感受音乐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引导 7
学生能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来演唱此首歌曲。 2.能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表演。 3.能体验并能唱出陕北民歌的特点。 (五)年级(上)册 (音乐)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复备时间 课题 课时分配 项目 主备人 李爱兰 冀宇芹 主备人 所在单位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型 北大街小学 大远小学 听赏 修改栏 10.20 10.20 授课教师 《花儿与少年》 3 课时 第 3 课时 内容 识能力知 过程 大致了解了解青海省;初步了解“花儿”; 教 标 学 目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在聆听、试唱、交流与互动中体验青海民歌民 乐合奏版本《花儿与少年》的韵味; 认识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钢琴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 教 1.我所了解的青海 学 环 预设学生活动 评论或修改 请学生展示收集 的资料并交流! 生:⋯ 播放《花儿与少年》。音乐停,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老师课件里 的生:说出自己对青海 节 歌曲的名字吗? 的一些了解。 这是一首青海省的民歌,同学 3.听一听“花儿”片 8
们,你去过青海吗?你了解青海 吗? 断(阿宝版本《花儿
与少年》片断)
2.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
(歌舞、器乐,刚刚
一是因为歌词、歌名中有大量 的欣赏青海风光图片的 花名,二是各族老百姓对它的喜 爱,时候) 所以叫“花儿”。
生自由回答
4.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
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 用手,行吗?(听赏) 什么形式来表现?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 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二.感悟
1.初听乐曲
(1)同学们,你想用哪些乐器来表 现这首乐曲呢?
(2)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
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这首乐
曲是什么样的情绪?
听到了特别带劲儿 的地方随着音乐拍
(3)你觉得这首乐曲由几部分组成?
(好,老师弹奏其中
节拍变换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的主题旋律,同学们
再拍拍手试试看!)
教
节拍变换了,什么也变了呢?
咱们随老师的琴
学 2.探索 声再一起试着用 “LA”注意乐曲的情唱唱主旋律! 绪变化
环 第一段的主旋律我们唱的速度 和乐曲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我们唱得慢,乐曲快) 节
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原来速度变化了,情 绪也跟着 ~~)
咱们再唱一遍快的体验一下! 生:我们也仿佛看到 看来,一首乐曲的速度产生变 了美丽的青海湖风
9
化,情绪也产生了变化;节拍产生 了变化,乐曲的情绪也跟着变化。
光,看到了美丽的可 可西里,看到了“花 儿会”上热闹的场面! 随着音乐拍拍 手,用点响指,左右 摆动;也可以适当模 仿一些你听到的乐器 的演奏姿势!
3.复听音乐,简单表现
请你说说你的感受,和我们大 家一起分享一下!
用我们的身体语言一起来随着 音乐适当的表现一下。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花儿与少年》 视频;师与学生动) 三、结语
《花儿与少年》是一首经典乐 曲,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支美丽的花 朵。很有幸能与同学们一起来感悟 音乐,感受经典。
同学们,感谢大家与我共同度 过的这段美好时光!谢谢大家,下 课!
《花儿与少年》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节拍变化 情绪变化
《花儿与少年》是一首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因为时代的不同, 学生们可能不太认识王洛宾老先生 , 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 : 首先 我让学生们一起欣赏了王洛宾老先生的官方网站,让他们对王洛
教 学
宾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把学生带入到了这样的氛围。通过这样 导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且热情高涨,我抓住有利 时机进一步展开教学。 其次,我采用不同的欣赏方式:初听、复 听,通过演唱主旋律, 使学生真正体会, 理解, 表现音乐。 再次, 在课上,我积极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表现进行评价 , 通过自评, 他评,互评,师评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
反 乐潜 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有利于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对
学生取得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注重非
思
10
正式的评价,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及时地了解了 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状况。 整堂课, 我合理地运用了愉快教学 法。将这节课的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主体化的身势律动,使学生 在积极的兴趣中愉快地学习。同时将歌曲的能力、情感、目标, 融入丰富的联想、创新活动中,使整节课气氛活跃、轻松。让每 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展现出一种愉快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理解”贯穿在 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降低学生 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这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 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表现音乐。 以下时自己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1 、觉得整堂课中提问的面还 不够宽,应该尽量地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让他们每 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中, 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2 、由于整堂课的时间还没完全把握好,所以最后青海的拓展没 有展示出来,是种遗憾,希望自己下次能够多多提高。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