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钢制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守则 1.总则
1.1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和要求。(文章来源:河南太康一诺医药化工容器有限公司 http://www.ynrq.cc转载请注明!)
1.2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需作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反应釜、零部件和产品焊接试板。
1.3本守则是反应釜、压力容器制造指导性通用工艺文件,须与产品工艺文件配合使用,以产品工艺为准。 2.引用标准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3.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3.1不锈钢反应釜钢材厚度δs符合以下条件者:
a)碳素钢、07MnCrMoVR厚度大于32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厚度大于38 mm); b) 16MnR及16Mn厚度大于30 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厚度大于34 mm); c) 15MnVR及15MnV厚度大于28 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厚度大于32 mm);
d)任意厚度的15MnVNR、18MnMoNbR、13MnNiMoNbR、15CrMoR、14Cr1MoR、12Cr2Mo1R、20MnMo、20MnMoNb、15CrMo、12Cr1MoV、12Cr2Mo1和1Cr5Mo钢;
e)对于反应釜钢材厚度δs不同的反应釜钢材焊接接头,上述厚度按薄者考虑;对于反应釜异种钢材相焊的焊接接头,按热处理严者确定。
3.2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器,如盛装液化石油气、液氨等的容器。 3.3图样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3.4除图样另有规定,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可不进行热处理。
3.5冷成形或中温成形的受压元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于成形后进行热处理。 3.5.1圆筒钢材厚度δs符合以下条件者:
3.5.1.1碳素钢、(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16MnR的厚度不小于圆筒内径Di的3%。 3.5.1.2其它低合金钢的厚度不小于圆筒内径Di的2.5%。
3.5.2冷成形封头应进行热处理。当制造单位确保冷成形后的材料性能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时,不受此限。除图样另有规定,冷成形的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可不进行热处理。
3.6需要焊后消氢处理的容器,如焊后随即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则可免做消氢处理。
3.7改善反应釜钢材材料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应根据图样要求所制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母材的热处理试板与容器(或受压元件)同炉热处理。当材料供货与使用的热处理状态一致时,则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不得破坏供货时的热处(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理状态。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3.8管箱、浮头盖的热处理
3.8.1碳钢、低合金钢制的焊有分程隔板的管箱和浮头盖以及管箱的侧向开孔超过1/3圆筒内径的管箱,在施焊后作消除应力的热处理,设备法兰密封面应在热处理后加工;
3.8.2除图样另有规定,奥氏体不锈钢制管箱、浮头盖可不进行热处理。
3.9反应釜、压力容器热处理后因质量未达到要求,必须重新做热处理时,应有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制定热处理返工措施,重新
进行热处理。
4.反应釜钢材热处理程序
4.1 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人员编制,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核。
4.2 热处理操作(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人员应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完成热处理操作的全过程,并认真作好产品热处理施工记录。
4.3焊后热处理的要求
4.3.1 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检验合格后,于压力试验前进行。热处理后,不允许在设备及部件本体上再次施焊(在预焊专用垫板上施焊除外)。
4.3.2焊后热处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炉内整体热处理。
4.3.3大型反应釜压力容器,可采用分段热处理,其重叠热处理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1500mm,炉外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4.3.4 热处理后确需返修的,修补后的环向焊接接头,接管与筒体或封头(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连接的焊接接头,可采用局部热处理。局部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要包括整条焊缝。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母材厚度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小于两者厚度(取较大值)的6倍。靠近加热部位的壳体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 4.3.5 热处理装置应配有自动记录曲线的测温仪表,并保证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大于65℃。
4.3.6 焊后热处(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理温度以在焊件上直接测量为准,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应当连续记录。 4.3.7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相焊时,应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规范。
4.3.8 不同钢号相焊时,焊后热处理规范应按焊后热处理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执行。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中任一钢号的下临界点Ac1。
4.3.9 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产品焊接试板应随容器一起进行热处理。
4.4 反应釜、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焊(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后热处理厚度δ按如下规定选取。
4.4.1 等厚度全焊透对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厚度δ为其焊缝厚度,也即容器或其受压元件钢材厚度δs。焊缝厚度是指焊缝横截面中,从焊缝正面到焊缝背面的距离(余高不计)。组合焊缝的焊后热处理厚度δ为对接焊缝厚度与角焊缝厚度中的较大者。 4.4.2不等厚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厚度δ: 4.4.2.1对接接头取其较薄一侧母材厚度。
4.4.2.2在壳体上焊接管板、平封头、盖板、凸缘或法兰时,取壳体厚度。
4.4.2.3接管、人孔与壳体组焊时,在接管颈部厚度、壳体厚度、封头厚度、补强板厚度和连接角焊缝厚度中取其较大者。 4.4.2.4接管与高颈(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法兰相焊时取管颈厚度。 4.4.2.5管子与管板相焊时取其焊缝厚度。
4.4.2.6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相焊时取焊接处的焊缝厚度。 4.4.2.7焊接返修时,取其所填充的焊缝金属厚度。 4.5 常用钢号的焊后热处理规范见下表:
当碳素钢、低合金钢焊后热处理温度低于表 1规定温度的下限值时,最短保温时间如表1 表2 焊后热处理温度低于规定值的保温时间。
比规定温度范围下限值降低温度数值°C 25 55 80 110 降低温度后最短保温时间1) h 2 4 10 2) 20 2) 1)最短保温时间适用于焊后热处理厚度δPWHT不大于25mm焊件,当焊后热处理厚度 δPWHT大于25mm时,厚度每增加25mm,最短保温时间则应增加15 min。 2) 仅适用于碳素钢和16MnR钢。 注:其它热处理规范见JB4709一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5.不锈钢反应釜焊后热处理工艺
5.1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
5.2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从加热开始到400℃时,自然升温;
5.3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PWHT℃/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 5.4焊件在350℃后(河南一诺容器www.ynrq.cc)升温期间,加热区内任意长度为 5000mm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5.5焊件保温期间,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差不宜大于65℃。 5.6升温和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5.7焊件温度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PWHT℃/h,且不得超过 260℃/h。最小可为50℃/h。
5.8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 6.热处理过程的其他要求
6.1公司应保存所有热处理时间与温度关系曲线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7年。 6.2班组在做热处理准备时,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6.3焊接检查员对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和试板的热处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7.不锈钢反应釜技术资料
7.1 热处理技术资料由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负责汇总。 7.2 热处理技术资料包括: 7.2.1热处理工艺卡; 7.2.2产品热处理施工记录;
7.2.3热处理时间与温度关系曲线图; 7.2.4热处理报告。
7.3 热处理完成后,由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签发报告,连同上述资料一并交质管部归档。
(文章来源:河南太康一诺医药化工容器有限公司http://www.ynrq.cc转载请注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