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解 车 间 母 线 制 作 安 装 技 术 规 程
工程编号: 审核: 校对: 设计: 新疆其亚铝电有限公司 二 O 一 二 年 十一 月
目录
1
一、 前言…………………………………………………… 1
二、 材料…………………………………………………….1
三、 焊接前的准备………………………………………….4
四、 焊接………………………………………………………4
五、 质量要求和检查…………………………………………4
六、 铸造铝母线机械加工…………………………………..5
七、 安装………………………………………………………5
八、 安装质量和检查…………………………………………6
一. 前言
1
铝母线装置是铝电解车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铝母线不仅用量大,而 且其制作和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电解铝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由于规格不等、接点多样,其维修也受到诸多方面因素限制,因此,保证铝母线装置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本安装技术规程未规定内容按铝母线焊接施工及验收规程(YS 5417-95)执行。
二. 材料
2.1 铸造铝母线化学成分中铝含量不小于 99.60% ,即相当于 GB/T1196-2008,A199.60 标准,电阻率在未退火状态下,20℃时,小于0.0290Ω.mm²/m。抗拉强度在未退火状态下,不小于 68.6N/mm²。铝板材质应符合GB/T3880.1-2006 标准中1060以上成分,铝板尺寸应符合 3880.3-2006 普通级标准。
2.2 使用熔丝或焊条的材质不低于母体的材质纯度。焊条经抛光 及除油污处理,表面光滑无气泡、裂纹、腐蚀斑点及弯折等。
2.3 铸造铝母线表面应平整,无夹渣、气孔、粗大铸瘤等缺陷。 其允许存在的局部缺陷,应符合系列规定:
(a):垂直于铝母线输送电流方向铸造冷隔深度应小于1.5mm,其长度应小于300mm。棱角部位的冷隔允许修整,修痕深度应小于 2mm。
(b):平行于铝母线输送电流方向的裂纹: 1)裂纹深度应小于 3mm; 2)裂纹宽度应小于 1mm;
3)裂纹长度,当铝母线长度小于或等于 5000mm 时,应小于300mm;当铝母线长度大于 5000mm 时,应小于该铝母线长度的 10%,且不大于 1200mm;
1
4) 每根铝母线料的裂纹不应多于 1 处。
2.4 铸造铝母线的内部组织应致密、均匀,无裂纹、气孔、夹渣 等缺陷。晶粒度应符合中国现行标准《铝线锭》(GB 1197)中 1—4 级的规定。
2.5 铸造铝母线尺寸公差如下:
规格(宽度×厚度) (mm×mm) 180×380 210×210 80×210 80×180 33×460 50×460 60×460 90×460 110×460 130×460 190×520 180×520 150×480 160×520 160×170 200×650 180×650 厚 (mm) +2 0 +2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2 0 +2 0 +2 0 +3 0 +2 0 +2 0 +2 0 +2 0 +2 0 宽 (mm) ±3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2 ±3 ±3 平面 弯曲 (mm)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垂直度 (mm)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直线度 (mm)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长度 (mm)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铸造圆角 (mm) R15 R15 R15 R15 R10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220×650 190×390 320×650 200×550 320×650 190×520 220×650 130×210 123×410 180×500 210×500 210×38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3 ±3 ±3 ±3 ±3 ±3 ±3 ±2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注:1)铝母线不应有扭曲,其平面度允许偏差,当料长小于或等于5000mm时,每米偏差为±2mm,全长偏差为±10mm;当料长大于5000mm时,每米偏差为±3mm,全长偏差为±20mm;
2) 铝母线料应平直,不得有急剧折弯;直线度允许偏差,每米为±3mm,全长为±15mm;
3) 铸造铝母线端头应采用机械锯切,其切面应垂直于铝母线纵轴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见上表;
4) 阳极母线采用 180mm×500mm 规格母线,其铸造母线为 200mm ×500mm,按施工图要求加工制作;
5) 阳极炭块铝导杆采用 160mm×160mm 规格母线,其铸造母线为 160mm×170mm,按施工图要求加工制作,材质中加入 0.5% 的 Mg;
6) 括号中尺寸为铸铝母线尺寸;
7)铸铝母线出厂时,每根母线的小面端头至少 50mm处应有厂标,名义长度、代号、出厂检验钢印和质量证明文件等。
2.6 铝和异金属的连接,铝—钢接头采用爆炸接过渡板,即爆炸焊块。
1
三. 焊接前的准备
3.1 对焊接件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查。 3.2 校正平整母线,平整时不得用锤击。
3.3 焊接处必须进行清洗,清洗可用化学或机械方法进行。 3.4 焊接应采用胎具进行,以保证成品的尺寸准确。
3.5 软铝片束焊接前必须进行退火处理,上胎具弯制成所需弧 度及尺寸,再做氩弧焊固定。 3.6 铸造铝母线切割用圆锯床,铝片与软母线切割用剪切机。 3.7 检查电源、冷却水的进出管、氩气输送管、焊枪等的安全完善。 3.8 熟悉图纸,了解要求,制定必要的接点焊接顺序和焊接工艺规程。
四. 焊接
3.9 对工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工件的焊接。
4.1 先进行组装点焊,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需 不断检查焊接质量,调整焊接条件。 4.2 4.3
焊接尽量一次完成,过长的焊缝可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为 分层焊时每层焊完后再焊上一层,最后再焊两端封头。
200~250 mm。
4.4 焊接线路接成《反接极》(即工件为负极)或《正接极》(工件 为正极),视采用的方法而定。 4.5
焊缝长度≤50mm 时,应做引弧板。
4.6 铝母线焊接,推荐采用氩弧焊。氩气的纯度不小于 99.99%, N <100PPM,O <10PPM,H <5PPM,CO <5PPM,CmHm<5PPM,H O<20 mg/m3。
五. 焊接质量要求和检查
5.1 焊缝必须焊透,熔合。 5.2 焊缝表面必须饱满,均匀。
5.3 焊缝不允许有裂纹、夹渣、气泡、咬边等缺陷。
1
5.4 焊缝咬边深度≯0.5 mm,长度不应超过总长的 10%。 5.5 检查一般为人工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抽查:钻孔或超声波 无损探视,也可进行中间检查(多层焊接或堆积焊接进行时),进行焊接件抽查,数量为 2%-3%。
5.6 爆炸焊块每批均须有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证,并抽样检验成 品 2%~3%,爆炸焊块熔接面不小于 98%,接触面抗拉强度不小于 100 MPa, 接触面抗剪强度不小于60MPa,耐热不小于400℃。在常温下通 3000A 电流,电压降不得高于2mV。爆炸焊块要外观规整,焊缝不得有开裂,爆炸焊块厚度公差应在 52±1mm,其中铝板12±1mm。其材质铝为 A199.6;钢为 Q235。
5.7 焊缝导电检查可用直流电焊机,通1000A 电流,测距250 mm, 母线本体也同为250mm。焊缝的电阻应不超过同等截面母线母材的5%-6%。
5.8 立柱母线压接面电压降小于5mV,短路口压接处电压降小于 15mV。
六. 铸造铝母线机械加工
6.1 铸造铝母线零件,组焊铣平面,应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工, 铣平 面粗糙度应达到 标准。压接面粗糙度应达到 标准。压接面接触率>80%。
6.2 铸造铝母线零件、组焊件钻孔时钻孔中心线应垂直,中心线 的倾斜度不得大于 0.5mm,孔中心距的误差不大于 0.5mm。
6.3 经加工的零件和组焊件应分类存放,注意保管,防止变形和 保护好机械加工面。加工面应用塑料布覆盖或包裹。
七. 安装
7.1 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组焊件不得投入使用。 7.2 安装之前检查母线支墩位置和水平标高。
7.3 厂房进出端母线、过道母线和槽端侧母线(含补偿母线)均在
1
电解槽槽壳吊装之前将其安装焊接就位,排列应规整。
7.4 在槽壳支架和母线支架安装后,进行槽两侧(纵向侧)母线的 安装。
7.5 按照电解槽《安装验收规程》顺序进行安装焊接阳极母线。 7.6 待电解槽阳极母线安装完毕再进行斜立柱母线的安装。安装 时采用必要的胎具固定。阳极母线与斜立柱间连接软带在专用胎具上使之成型,点焊成束,再一束一束焊接。对第一台电解槽的阳极母线与斜立柱间连接软带焊接完成后,手动升降阳极,在阳极母线能在行程内自由移动后再大规模的对其它槽进行焊接。
7.7 安装时,应注意母线各接触部位的电气绝缘。 7.8 待母线定位后再进行大母线连接点的氩弧焊接。
八. 安装质量检查
8.1 焊缝质量同第五点。 8.2 外观排列规整。
8.3 槽周围母线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垂直度不得大于 0.5%。 8.4 槽纵侧母线安装长度 L±6 mm。 8.5 槽端侧母线安装长度 L±10 mm。 8.6 斜立柱母线安装长度 L±10 mm。 8.7 小片连接母线间隙,不大于 0.5mm。
8.9 未注明尺寸公差按 GB/T1804-1992,C 级执行。
8.10 阴极母线对安装允许偏差:母线中心线对电解槽纵、横中心线方移 2mm ;母线标高允许偏差±3mm;母线沿电流方向水平度
0.3‰;母线横向水平度 1%;并列母线间距差±3mm;同组并列母线高度差±5mm;同组母线端头错位 ±3mm;
1
8.11 阳极母线允许偏差:同槽两阳极母线截面尺寸偏差不大于 2mm; 同槽两阳极母线长度偏差不大于 2mm;两阳极母线安装中心线与槽体轴线偏差不大于 5mm;两阳极母线立面(加工面)的铅垂度不大于 0.5mm;同槽两阳极母线平行误差不大于 2mm。
8.12 中间过道母线组对安装允许偏差:母线中心线偏移 2mm;母线标高±5mm;母线纵向水平度 0.5‰;母线横向水平度1%; 并列同段母线中心线间距差±3mm;5mm;并列同段母线的高度差5mm。
1
并列同段母线端头错位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