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监护·
PDCA循环在降低门诊输液滴速不规范率中的应用
刘吉琴,罗颖蓥△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200)
摘要:目的 对应用PDCA循环降低门诊输液滴速不规范率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门诊输液中心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改进,对比两组输液滴速正确执行率。结果 应用PDCA循环组输液滴速不规范率11.11%,明显低于改进前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组输液滴速正确执行率显著提高,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规避输液滴速过快过慢带来
的护理风险,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PDCA;降低;输液滴速;不规范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01.213
本文引用格式:刘吉琴,罗颖蓥.PDCA循环在降低门诊输液滴速不规范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252.
0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输液滴速不规范,轻则会引发不良反应,延误治疗,重则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输液滴速的规范控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输液安全[1]。
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改善前68.88%改善前后数据对比下降率达57.%改善前改善后11.11%1 P(Plan)计划
从输液患者中做实地调查,统计输液滴速现状执行情况。鉴于输液滴速过快过慢造成的危害影响,将调查对象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共180例,收集资料共3次做对比。改善前输液滴速不符率为68.89%,改善后输液滴速不符率为11.11%。详见表1。
表1 降低门诊静脉输液滴速不规范率查检汇总表(改善前)(n, %)
原因合计发生率
医嘱无滴速护士安全患者及家属输液器患者体位宣教液体
意识差,自行调节自行调节材改变不到位渗漏
4032.26
3729.84
1915.32
1612.90
97.26
32.42
改善后图1 改善前后数据对比
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输液速度准确率的重要性,告
知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调节,加快或减慢输液速度,取得理解及配合;(5)加强护士巡视病人的频次,动态了解输液滴速,特别是年老体弱及婴幼儿输注特殊药物时严密观察,及时纠正不良现象[2]。
4 A(Action)处理
4.1 进一步完善制度
(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三查七对制度。(2)输液等候区有醒目的《病人输液须知》。(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严格遵医嘱调节滴速。为避免输液速度过快引起不良反应、输液速度过慢影响药物疗效,详细告知患者不得随意调节输液滴速,以保证输液安全。(4)护士在患者输液的不同时段做好安全宣教工作,杜绝不良事件发生。(5)对换组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的护士做好“警示标示”。(6)严格按照《安全给药管理制度》中“输液巡视制度”进行,随时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生药物反应及时报告首诊医生,积极
[3]
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抢救准备。(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特殊患者、特殊药物进行详细交班,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注:(1)相符56例,占31.11%;(2)不相符124例,占68.89%。
2 D(Do)实施
(1)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2)与门诊医生沟通,
完善医嘱单漏填输液滴速现象。(3)制定完善输液须知,张贴在醒目地方,重新学习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人人佩带统一挂表,穿刺成功后调节医嘱滴速。(4)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做好健康宣教,强调输液过快过慢造成的危害。(5)加强监督,制定奖惩条例。
通过一个月以来实施对策,在日常工作落实情况,通过查检表收集患者一个月的输液滴速执行情况,进行汇总(2016年8月10日至2016年9月10日共180例),详见表2。
表2 降低门诊静脉输液滴速不规范率查检汇总表(改善后)(n, %)
原因合计发生率
医嘱无滴速护士安全患者及家属输液器患者体位宣教不液体
意识差,自行调节自行调节材改变到位渗漏
210
840
420
315
210
15
4.2 无形成果
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了与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
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工作积极性。
5 结论
输液滴速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否相符关系到患者输液安全,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进,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与流程,保证了输液滴速相符,提高病人满意度,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合理使用PDCA管理工具是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良好促进,使护士管理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参考文献
[1] 吴宗敏,饶敏.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
刊,2013,23(3):792-793.[2] 文新妹.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的管理[J].健康之路,2014,13(13):393-394.[3] 凌云,陈朔晖,诸纪华.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华
护理杂志,2007,42(4):329-330.
注:(1)相符160例,占88.89%;(2)不相符20例,占11.11%。
3 C(Check)检查
3.1 有形成果
我们改善后不规范率下降到11.11%,改善后滴速规范率提高了57%。见图1。
3.2 规范标准化
通过近3个月各项实施对策落实情况,将规范标准化:(1)完善输液操作流程及制度;(2)制定输液告知,提醒患者遵循;(3)相同时间段上班的护士相互提醒监督遵守;(4)为患者穿刺成功后,遵守医嘱调节相应的滴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