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护理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瑾,潘一楠,亢黎莉,周丹丽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现阶段在护理学实验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评价方法陈旧,与培养目标不符合;评价标准单一,限制对学生创 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考核评价成绩不单列,学生重视度不够;实验教学考核内容和项目相对固定,缺乏创新;局限于常规操 作,与临床有一定差距等。对策:以培养目标为宗旨,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全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优化实验考核;理论 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丰富实验考核内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考核,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 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关键词:护理学;实验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0)08-0058—03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医学生的 作,其结果势必误导学生在操作练习中过度关注每一步骤,生 实践能力、创撕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理论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 硬模仿教师和教学光盘中教授的每一个动作,却忽视病人的主 不可替代的作用脚,而如何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 观感受,最终背离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且目前各实验 型人才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对深化实 教学的评价体系各自为政,评价内容脱离“以人为中心”的医学 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护理模式,过分注重操作的步骤,过分强调操作程序的精确性、 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脚。护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应用 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而不强调培养学生临床实际决策和解决问 型学科,如何改革现行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以提高护理人才 题的能力[61,更无法做到创新。因此,实验课的考核评价不能局 培养的质量,是每名护理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课题。 限于对学生单一操作方法步骤的考核,而应注重对其综合能力 1现阶段护理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的考查 。 1.1评价方珐陈旧。与培养目标不符合 1.3实验考棱评价成绩不单列,学生重视度不够 考核制度是与一定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制度,是教学的 长期以来,实验课的成绩依附于理论课,有的仅占该课程 “指挥棒”,同时也是影响创新教育的关键因素。考试方法恰当, 总成绩的10%一30%,有的实验课程甚至不考核,因而课程考 能对学生的努力学习起到鼓励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勇于克 核成绩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实践能力,势必造成学生轻实 服困难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 践、重理论圈。 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恰当的考核则相反,会造成学生只是机械 1.4实验教学考械内容和项目相对固定。缺乏创新 记忆一些知识,做成绩的“奴隶”,还会使学生产生压抑、焦虑等 在实验教学考核项目、内容上缺乏整体构思和设计,缺少 不良心理,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护理学课程中传统的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核内容,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地做一样 教学考核是对重点操作采用人人过关的考核形式,成绩是由教 的实验操作。学校在考核评价时也很少指定病例,让学生根据 师根据每一项操作考核标准来确定,其占课程总成绩的10%~ 病例进行相应的操作考核和护理,缺乏对学生整体性、系统性 20%。这种考核形式导致学生的实验成绩难以反映学生分析问 及人文关怀、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如操作前的评估),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取向覆盖面窄,不能很好地全面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目,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能使学生对护理环节在整 1.5局限于常规操作。与临床有一定差距 个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全面、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这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有很多的护理新技术、新设 考试使学生只机械地完成操作流程,缺乏主动性,只动手不动 备、新用品,如静脉留置针技术、真空采血器等目前已经广泛开 脑,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较为薄弱,不能完全达到利用这些操 展,但护理学实验教学由于受教学学时、大纲、教材、教学设备 作技术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网。 更新速度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护理实践课中学生只能护理 1.2评价标准单一,限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模拟病人,或学生互为护患练习传统的实验项目,因此在实验 在护理学实验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待“示教病人”如真病 教材和实验教学中很少涉及这些先进的技术,与临床实际脱节 人一样,但其毕竟不是真正的病人,这往往影响了学生工作责 严重。 任心、使命感的建立州。而实践技能的考核基本上是以实施标准 1.6被评价主体多处于被动地位,仍过于关注结果 一 的基本操作技术作为关键性、评判性指标陶,过于强调按流程操 被评价学生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 一58一 诸如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学生个体对实 验教学考核的需求,往往采用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的办法对学 生进行实验考核,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仍过于关注考核结 果,学生往往处于被考的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较少,忽 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 合在实验操作考核中。实验操作考核:由教师按细化的考核要 点和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单独考核,考核项目根据教学大纲并 结合临床实际需求确定,对需掌握的项目实行人人过关。 2.3理论考掇与操作考柱相结合丰富实验考檄内容 实验考核内容应由单一的操作步骤、方法考核为主转化为 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不利 于对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既考核操作步骤,又注意评判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人文关怀、 沟通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 2改革护理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积极开展实 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开展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改革的同时,对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也应进行探索和实 践。 2.1以培养目标为宗旨,改革考掇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护理学基础教学目的及 教学改革目标为指导,考核目标为:应用综合性实验考查学生综 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人文关怀、人际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以促进教学 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一是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 平;二是考核学生的沟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验教学成绩的评 定强调全面性与全程性,通过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操作考核3 个方面评价学生成绩。(1)平时成绩占10%。根据学生平时在每 次实验课中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情况等加以评定。(2)实验报 告占10%。根据实验方法、步骤、实验报告质量逐项加以评分。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创新意识,对那些有创 新性的设计酌.情加分。(3)操作考核占80%。对实践性强的课 程,如护理学基础,应增大实验课考试的比例,使之占总成绩的 40%~60%;或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建立适应学科特点,以能力 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整合实验 教学内容,将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 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健康评估、中医护理学等课 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将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 并制订相应的考核体系,使各项护理实践技术形成有机联系, 成为一个整体。着重检查学生运用知识及观察、分析与判断问 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对实验课加以重视,激发学生 学习护理技术的热情,提高其实践能力。 2.2全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优化实验考掇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按考核评价体 系的要求进行全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体如下:实验过程评 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实验项目学习情况 的评价,包括对相关理论、操作技术的掌握以及学习效果等;实 验态度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实验课纪律、同学问的协作精神 以及实验后的卫生清洁工作等;实验报告评价内容主要是实验 报告格式的规范性、记录的客观性、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等,其中 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应加大评价的权重,重 点是评价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案、综合应用 实验操作技术并应用理论科学分析结果的能力等;实验理论考 核内容主要是将实验项目中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要点的掌握 和应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并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融 中操作考核可与实验室开放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相结合,考核 前实验室实行阶段性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技能的掌握情 况。选择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2.4结合杜床病例连行考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实验课试题库,阶段和总考核都实行教考分离,从试 题库抽题出卷,学生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选择考试内容。考核 时每项操作都以病例形式出现,考核内容包括操作前准备、护 士素质要求、评估、操作过程操作熟练程度、沟通交流能力和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病人安置和物品处理等操作全过 程。考核过程限定时间,超时扣分,犯原则性错误者一律不及格, 考后进行集中辅导。加大实验课成绩所占比例并加快对测评内 容、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以利于其综合能力的 培养 2.5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统评价主体的多 元化 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实验考核形式,将考核 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他评与教师评价相结 合。制订操作练习评价手册,操作练习评价手册由评分标准及 评价记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实验报告三大部分组成,其中 评价记录包括自身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同学评价中, 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可以提高其对操作要点的掌握程度和对 内涵的理解深度,还可培养其评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教 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查阅学生的自评情况,对自评中存在的问 题及时进行纠正,使其逐渐规范。学生自评系统的建立对单一 的教师评价体系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强化了学生在实验教 学中的主体意识。 2.6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从过分关 注学生的实验成绩逐步转向对其综合素质的考查,重视知识以 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 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在关注学生实验成绩的 同时,关注其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 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l】刘永琦,苏韫,颜春鲁,等.中医院校西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册.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98—100. 【2】钟有添,马廉差,曹镐禄,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实践叨.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14—1017. 【3】梁芳,崔蓉,郝萍.综合型实验考核在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中的应用们.中外医疗,2008,23:104. 一59— [41李静,孙洪玉,郑修霞.实习护生专业态度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35—536. (1):106—107. [8]-Bd,琴,沈勤.高等护理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田.护理研 【5】史瑞芬,曾爱芳,吴俊.改进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考核标准的探讨 究,2007,21(7):1771 1772. 们.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3. [9】郭文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 【6]赵萍.澳洲护理教育及临床管理 护理研究,2005,19(9):1782. 2006。25(12):1019.A 【7】王艳华,陆萍静.高等护理教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14 “皿"字床头在分娩机转教学中的妙用 任晓蒙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关键词:分娩机转;胎儿;出口;“皿”字床头 为了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令“胎儿”下巴贴近胸壁——演示胎 中图分类号:CA20 文献标识码:A 头俯屈;令“胎儿”继续前移(下降),当胎头触及盆底肛提肌时, 文章编号:1671—1246(2010)08—0o60—01 肛提肌就会发生收缩,将胎头推动旋转,令“胎儿”头枕部向中 轴线旋转45度,旋转到正枕前位,此时,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出 在妇产科教学中,正常分娩历来都是重点,而分娩机转又 口前后径方向一致——演示内旋转;在内旋转动作完成后,宫 是其中的难点。在当代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中,助娩新生儿又是 121已经开全,即第一产程结束,进入第二产程。需要强调的是, 许多医院的必考内容之一。在过去,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学懂 由于骨盆窄小,胎肩无法旋转,胎头与胎肩呈一扭曲的姿势。当 这一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利用实验室中的“皿”字床 胎头继续下降时,其双顶径达骨盆“出口”。在双顶径越过“出 头,配合骨盆、分娩模型,将“皿”字床头上的一个长方纵格作为 口”横径(即长方纵格的宽)时,令“胎儿”尽量俯屈头部,枕骨以 骨盆出121,让学生自己充当胎儿,以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从床 耻骨弓下缘(“出口”上缘)为支点,让头部缓慢穿过“出口”—— 头外按分娩机转的程序钻过“出口”到达床面,模拟胎儿的娩 演示胎头娩出,再令“胎儿”缓慢上仰头部呈“乌龟抬头状”—— 出,之后,再利用分娩模型模拟助娩新生儿。这样,将难懂抽象 演示胎头仰伸。由于头部与肩部扭曲而极不舒适,胎头要自动 的分娩过程简单化、动态化、连续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 恢复与胎肩一致的协调姿势。此时胎头自行左旋45度——演 习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全部学生都能够学懂分娩机 示胎头复位,胎头胎身随即恢复成枕左前的胎位。可是“胎儿” 转这一知识点。这一方法值得推广。 的双肩仍斜卡在“出口”处无法娩出。为适应“出口”前后径大于 教学形式:实验课。 横径的特点,此时协助“胎儿”右肩(即前肩)向中线转动45 课时:2学时。 度——演示外旋转,使其双肩径与骨盆出口前后径方向一致。 学生安排:20-25人一组,共2组。1组1个学时。第一组学 协助“胎儿”挤出前肩(右肩),再令其挤出后肩(左肩),紧接着 生实验结束时可到隔壁操作间练习。第二组学生先上自习,预 全身娩出——演示胎肩及胎身娩出。 习实验内容。 让几位学生先后演示枕左前位的分娩过程,笔者不断指导 教具准备:骨盆1个、足月胎儿模型1个、分娩模型1个、 矫正。之后,笔者再一次示范枕右前位的分娩过程,再让学生亲 带“皿”字床头的床l张(要求床头的长方纵格宽约20厘米,高 身体会。 约50厘米,可供1人钻过)。 让稍胖的学生进行示范时,其肩部较难“娩出”,学生同时 教学过程:让学生围于床周,笔者先用骨盆和胎儿模型复 还学习了肩难产。 习并讲解胎方位,保证每一名学生完全掌握胎方位的概念。 在分娩模型上,仍以枕左前胎位为例,逐一讲解、示范以下 笔者站于床头外,将骨盆模型的出口位置与长方纵格“出 步骤:保护会阴一助屈胎头一胎头仰伸一口鼻挤压一复位一外 口”相对应,让学生分辨清楚“出口”的上下左右方位,笔者做示 旋转一前肩娩出一后肩娩出—全身娩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范。笔者以枕左前胎方位为例,按分娩机转程序从床头外钻过 第二组教法重复如前。 长方纵格“出口”,“娩出”在床面上。之后,请一名学生充当胎 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复习实验内容。 儿,对全过程进行逐一分解:让示范“胎儿”的学生站在床头外, 通过以上示范讲解及重复练习,学生掌握了分娩机转,学 俯腰呈“7”字状,面向地面,使头顶距“出口”4O厘米左右。让“胎 会了助娩新生儿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实验室中都有这 儿”头身左偏,摆成枕左前胎位,令“胎儿”头部向“出口”平 样的床,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让所有学生体验助娩的 移——演示胎头及胎体正在下降及入盆的过程;当胎头进入盆 过程,动态而连续地学习分娩机转,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腔触及骨盆壁而遇阻力(此时用骨盆和胎儿模型对比讲解)时, A 一60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