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XXX医院2020年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XXX医院2020年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XXX医院

2020年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2022年7月

目 录

一、本院整体情况.......................................1 二、指标得分率.........................................1 三、监测指标分析.......................................4 1、医疗质量............................................4 2、运营效率............................................5 3、持续发展............................................12 4、满意度评价..........................................14 四、弱势指标分析.......................................17 五、相对分析...........................................25 1、得分上升............................................25 2、得分下降............................................25 3、得分相同............................................25 六、提升改进措施.......................................26 1、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26 2、调整收支结构,提升医院运行效率......................27 3、加强人才素质提升,保持可持续发展....................27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满意度水平....................28

本报告依据国家发布的2020年国考成绩,对我院国家监测26个指标数据及得分进行多维度分析,了解掌握绩效指标的得分情况及发展趋势,开展科学管理。

一、本院整体情况

我院属于综合三甲医院,26个国家监测指标全部纳入考核范围,本次考核我院国家监测指标得分为653.2分,其中医疗质量254.2分,运营效率228分,持续发展66分,满意度评价105分,全国三级医院共计2058家参与考核,我院排名473名,指标等级为B+级。

表1-1:2018-2020年26个国家监测指标考核成绩对比

年份 2018 2019 2020 总分 670.8 603.9 653.2 全国排名 510 769 473 指标等级 B+ B B+ CMI值 1.06 1.13 1.12 26个国家监测指标满分为1000分,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比例约为4:3:2:1。

二、指标得分率

得分率指实际得分除以该指标的满分,换算成百分数,公式为:得分率=指标得分/该指标的满分×100%,例如:指标“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实际得分为35分,该指标的满分为35分,该指标得分率计算公式为:35/35×100%=100%,即指标“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得分率为100%。

1

2020年国家监测指标数据得分情况见图2-1:

26个监测指标得分率柱状图120%100%80%60%60%50%30%10%100%100%100%100%100%95%80%70%60%60%100%100%100%95%90%100%82.50%80%70%42%36%40%30%20%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0%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0.单病种质量控制36.资产负债率46.医护比53.门诊患者满意度54.住院患者满意度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35.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55.医务人员满意度 图2-1 26个监测指标得分率柱状图

根据26个国家监测指标得分率,我院满分指标9个如下:

表2-1:满分指标列表

一级指标 指标 得分 得分率 35 30 35 25 20 40 20 20 4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 医疗质量 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万元收入能耗占比) 运营效率 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 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持续发展 46.医护比 满意度 54.住院患者满意度

2

医疗质量4个满分指标,指标“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反映医院对“I类切口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管理较好。指标“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反映医院实验室参加国家卫健委室间质评情况,体现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同质性,同时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提供科学依据。指标“14.低风险组死亡率”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医院的救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较好。指标“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体现医院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运营效率3个满分指标,指标“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体现医院合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指标“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体现住院患者费用负担水平有所降低。指标“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体现住院患者药品费用负担水平有所降低。

持续发展1个满分指标,指标“46.医护比”体现医院的医疗保障水平,“医护比”逐步总体达到1:2左右。

满意度评价1个满分指标,指标“54.住院患者满意度”体现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怀有的期望与其对医疗服务的实际感知的一致性程度逐步提高。

得分率低于60%的指标有6个,具体见表2-2:

3

表2-2:得分率低于60%指标列表

一级指标 指标 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医疗质量 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24.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 运营效率 36.资产负债率 持续发展 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 得分 30 7.2 42 15 9 10 得分率 30% 36% 42% 50% 30% 10% 医疗质量4个指标,反映了医院在医疗质量方面略显不足,医疗质量得分较2019年低了8.7分,同时还需要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运营效率1个指标,指标“36.资产负债率”反映医院的偿还债务能力较低,医院避免盲目负债扩张和经营,医院运行存在潜在风险。

持续发展1个指标,反映了医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这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不足,同时医院需要加强高质量人才引进力度,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适当增加科研立项经费投入,加快科研创新的步伐。

其余11个是得分率较好的指标,得分率在60%(包含)-95%(包含),对此类指标应在原基础上,确保不降低的情况下稳步提升。

表:得分率60%-95%指标列表

一级指标 医疗质量 运营效率 指标 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0.单病种质量控制 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4

得分 得分率 21 14 21 60% 70% 70%

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35.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 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 持续发展 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53.门诊患者满意度 满意度 55.医务人员满意度 24 80% 47.5 95% 28.5 95% 18 90% 12 60% 24 60% 33 82.5% 32 80%

11项得分率60%-95%指标100%90%80%70%60%50%40%30%20%10%0%60%70%70%80%95%95%90%60%60%82.50%80% 三、监测指标分析 1.医疗质量

指标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4540353025201510502018年2019年2020年32.8838.4639.98

5

如图所示,指标“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2018年到2020年三年指标值分别为32.88DDDs、38.46DDDs、39.98DDDs,虽三年整体达到了三级综合医院标准,但呈上升趋势。DDDs 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某抗菌药物 DDDs 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医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

2.运营效率

(1)指标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指标31.医疗服务收入23.00%22.00%21.00%20.00%19.00%18.00%17.00%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19.86%19.02%22.11%

如图所示,指标“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2018年指标值为22.11%,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27.63%对比较低。2019年指标值为19.86%,与2019全国同类中位值27.37%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为19.02%,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27.65%对比较低。并且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逐年降低,反映我

6

院收入结构有所欠缺,纯收入不足,所以医院需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2)指标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指标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34.00%33.00%32.00%31.00%30.00%29.00%28.00%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29.82%32.84%31.82% 如图所示,指标“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2018年指标值为32.84%,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35.90%对比较低。2019年指标值为29.82%,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36.21%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为31.82%,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37.70%对比较低。我院该指标连续3年低于各年度中位值。该指标是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体现,医院需要改革动态调整机制,调动积极性,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充分发挥保障和激励作用,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

(3)指标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7

指标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120100806040200100.188.0871.55 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 如图所示,指标“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2018年指标为100.10吨标煤/万元,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117.06吨标煤/万元对比较低。2019年指标值为88.08吨标煤/万元,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100.18吨标煤/万元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为71.55吨标煤/万元,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93.80吨标煤/万元对比较低。我院该指标连续3年低于各年度中位值,反映我院节能管理工作较好,合理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

(4)指标35.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

指标35.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0.00%-1.00%-2.00%-3.00%-4.00%-5.00%-4.46%2019年医院值-0.09%2020年医院值

如图所示,指标“35.收支结余”2019年指标值为-0.09%,

8

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1.64%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为-4.46%,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0.03%对比较低。我院该指标连续2年低于各年度中位值,并且医院值逐年降低。反映了我院运营亏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5)指标36.资产负债率

指标36.资产负债率90.00%88.00%86.00%84.00%82.00%80.00%78.00%76.00%74.00%88.86%81.76%79.80% 如图所示,指标“36.资产负债率”,2018年指标值为79.80%,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47.24%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81.76%,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47.63%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为88.86%,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47.09%对比较高。并且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逐年上升。反映医院的偿还债务能力较低,医院避免盲目负债扩张和经营,医院运行存在潜在风险。

(6)指标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 9

指标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35.00%34.00%33.00%32.00%31.00%30.00%29.00%28.00%27.00%29.31%33.70%32.37% 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 如图所示,指标“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2018年指标值33.70%,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5.03%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32.37%,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5.50%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29.31%,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11.09%对比较高。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降低,是衡量患者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虽然逐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各年度中位值,下一步要加强控制门诊收入和用药合理性管理。

(7)指标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指标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4.66%50.00%0.00%34.56%257.43% 如图所示,指标“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2018年

10

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指标值257.43%,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1.78%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54.66%,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6.84%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34.56%,与2020全国同类中位值5.14%对比较高。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降低,是衡量患者药品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虽然逐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各年度中位值,下一步要加强控制门诊收入和用药合理性管理。

(8)指标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

指标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18年医院值-0.18%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6.98%4.95% 如图所示,指标“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2018年指标值-0.18%,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3.38%对比较低。2019年指标值为6.98%,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5.14%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4.95%,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9.63%对比较低。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降低,是衡量患者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只有2019年度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其余各年度均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并且达到了满分值标准,得分率在

11

100%。虽然该指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下一步要再接再厉,确保下一年度考核继续达到满分标准。

(9)指标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指标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15.00%10.00%5.00%0.00%2018年医院值-5.00%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4.12%-7.09%12.28% -10.00% 如图所示,指标“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2018年指标值-7.09%,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5.21%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12.28%,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3.30%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4.12%,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4.49%对比较低。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降低,是衡量患者药品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只有2020年度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其余各年度均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并且2020年度达到了满分值标准,得分率在100%。虽然该指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下一步要再接再厉,确保下一年度考核继续达到满分标准。

3.持续发展

(1)指标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

12

指标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6.00%5.00%4.00%3.00%2.00%1.00%0.00%3.17%1.85%2.25%1.85%5.56% 如图所示,指标“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中,指标“45.1麻醉医师占比”值为3.17%,指标“45.2儿科医师占比”值为1.85%,指标“45.3重症医师占比”值为2.25%,指标“45.4病理医师占比”值为1.85%,指标“45.5中医医师占比”值为5.56%。其中麻醉、儿科、中医医师占比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重症、病理医师占比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均没有达到全国同类满分值。该指标主要反映我院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能力,我院下一步要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重视紧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培养和引进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是医院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指标46.医护比

13

指标46.医护比0.860.840.820.80.780.760.74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0.780.850.83 如图所示,指标“46.医护比”2018年指标值0.85,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0.64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0.83,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0.65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0.78,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0.66对比较高。该指标反映医院的医疗保障水平。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均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并且2020年度达到了满分值标准,得分率在100%。虽然该指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下一步要再接再厉,确保下一年度考核继续达到满分标准。

(3)指标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

指标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160,324.08123,563.2218,000

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 14

如图所示,指标“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2018年指标值18,000元,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27,500.00元对比较低。2019年指标值为123,563.22元,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34,260.87元对比较高,2020年指标值160,324.08元,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44,406.78元对比较高。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只有2019年和2020年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我院近3年指标均远远低于满分值。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提高,反映了我院在科研等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不足,下一步医院需要加强高质量人才引进力度,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适当增加科研立项经费投入,加快科研创新的步伐,增强核心竞争力。

4.满意度评价

(1)指标53.门诊患者满意度

指标53.门诊患者满意度888684828078767472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77.188287.17 如图所示,指标“53.门诊患者满意度”2018年指标值

87.17分,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83.81分对比较高。

15

2019年指标值为77.18分,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85.40分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82分,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86.36分对比较低。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只有2019年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但是我院近3年指标均低于满分值。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提高,反映了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怀有的期望与其对医疗服务的实际感知未达到预期。我院下一步通过不断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等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2)指标54.住院患者满意度

指标54.住院患者满意度91908988878685848382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84.9990.2390.32 如图所示,指标“54.住院患者满意度”2018年指标值90.23分,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90.15分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84.99分,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91.40分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90.32分,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92.26分对比较低。虽然2020年我院该指标值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但是已经达到满分值标准,得分率为100%。

16

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提高,体现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怀有的期望与其对医疗服务的实际感知达到预期。我院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

(3)指标55.医务人员满意度

指标55.医务人员满意度80797877767574732018年医院值2019年医院值2020年医院值75.2378.0179.32 如图所示,指标“55.医务人员满意度”2018年指标值78.01分,与2018年全国同类中位值 75.58分对比较高。2019年指标值为75.23分,与2019年全国同类中位值79.10分对比较低,2020年指标值79.32分,与2020年全国同类中位值80.34分对比较低。从2018年至2020年我院该指标只有2018年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但是我院近3年指标值均低于满分值。该指标的指标导向为逐步提高,体现了医院及时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体验不足。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营造人文关怀气氛,减少医务人员日常繁杂工作,使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得到关怀,在工作之余开展各

17

种活动,增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情谊。将从改革福利薪酬制度、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学习晋升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增强医务人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减少医院人员流动,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

四、弱势指标分析

根据国家监测指标导向、本院值和同类中位值比较,排于中位值之后的指标有17个,涉及15个指标,占比为57.7%,除“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6.医护比”、“54.住院患者满意度”3个指标大于2020年全国满分值而低于同类中位值外,其余12个指标是主要失分点(占比46%)。其中,同类中位值指该医院所在考核分类中全国各医院的中位值;满分值(校正后)是指在该考核分类中,医院的某指标数值如能优于“满分值(校正后)”则可以得满分,该数据可作为目标值。医院值、同类中位值均为某指标的原始数值,在评价过程中会经过校正之后参与评分。根据指标内涵和考核要求的不同,校正方式可能涉及CMI、手术例数、病案首页质量、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报名人数等由指标数据项绝对值确定的权重系数。 表4-1:医院值排序中位值之后主要失分的12个指标

序号 1 监测指标 单位 % % 满得指标导向 医院值 分 分 同类中位值 满分值 ≥45 ≤2.56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2 8.手术患者并发

逐步提高↑ 23.16 100 30 27.67 逐步降低↓ 0.53 18

35 21 0.4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症发生率▲ 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 入) 占医疗收入比例▲ 33.人员支出占业% 务支出比重▲ 35.收支结余▲ % 36.资产负债率▲ % 38.门诊次均费用% 增幅▲ 39.门诊次均药品% 费用增幅▲ 45.1.麻醉医师占% 比▲ 45.2.儿科医师占% 比▲ 45.5.中医医师占% 比▲ 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 格考试通过率▲ 53.门诊患者满意分 度▲ 55.医务人员满意分 度▲ (0.13) 逐步提高↑ 19.02 30 21 27.65 ≥26.32 逐步提高↑ 31.82 30 24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37.7 ≥36.38 >0 ≤47 -4.46 50 47.5 0.03 88.86 30 9 47.09 逐步降低↓ 29.31 30 28.5 11.09 ≤12.09 逐步降低↓ 34.56 20 18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3.17 1.85 5.56 5.14 4.10 4.76 5.81 63.89 86.36 80.34 ≤7.21 ≥5.52 ≥7.42 ≥11.01 100 ≥90 ≥85 逐步提高↑ 60.87 40 24 逐步提高↑ 82 40 33 逐步提高↑ 79.32 40 32

表4-2:医院值排序中位值之后的指标

序号 1 监测指标 单位 % % DDDs % 指标导向 医院值 满分 得分 同类中位值 满分值 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8.手术患者并发2 症发生率▲ 17.抗菌药物使用3 强度(DDDs)▲ 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4 材、检查检验收入) 占医疗收入

逐步提高↑ 23.16 100 30 27.67 ≥45 逐步降低↓ 0.53 逐步降低↓ 39.98 35 25 21 25 0.46 38.89 ≤2.56(0.13) ≤40 逐步提高↑ 19.02 30 21 27.65 ≥26.32 19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比例▲ 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35.收支结余▲ 36.资产负债率▲ 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45.1.麻醉医师占比▲ 45.2.儿科医师占比▲ 45.5.中医医师占比▲ 46.医护比▲ 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53.门诊患者满意度▲ 54.住院患者满意度▲ 55.医务人员满意度▲ % % % % % % % % 1:X % 逐步提高↑ 31.82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4.46 88.86 30 24 37.7 ≥36.38 >0 ≤47 50 47.5 0.03 30 9 47.09 逐步降低↓ 29.31 逐步降低↓ 34.56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监测比较 3.17 1.85 5.56 0.78 30 28.5 11.09 ≤12.09 20 20 40 40 40 40 18 20 24 33 40 32 5.14 4.10 4.76 ≤7.21 ≥5.52 ≥7.42 5.81 ≥11.01 0.66 63.89 86.36 92.26 80.34 ≤0.80 100 ≥90 ≥90 ≥85 逐步提高↑ 60.87 82 分 逐步提高↑ 分 逐步提高↑ 90.32 分 逐步提高↑ 79.32 1.指标“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尤其是疑难复杂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及临床管理流程相关,我院该指标距离国家满分指标值45%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注重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增加手术患者数量,提供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规范病案首页填写,使数据更准确,指标向好。

2.指标“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该指标为反向指标,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是医疗质量

20

管理和监控的重点,也是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医疗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我院该指标距离国家满分指标值2.56%(0.13%)还有较大差距,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围手术期质量管理。

3.指标“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该指标为反向指标(满分指标),合理用药考核的重点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情况。2020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我院值为39.98DDDs,2020年全国满分值为小于等于40DDDs,同类中位值为38.89DDDs,达到了满分值但比同类中位值还略有差距,建议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根据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4.指标“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 占医疗收入比例”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2020年我院占比为19.02%,全国同类中位值为27.65%,满分值为26.32%,反映我院收入结构稍有欠缺,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收入。

5.指标“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我院该指标距离国家满分值还有一定差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 号)提出,建立起维护公

21

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探索制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建议医院继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工作,严格落实《XXX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调节、激励作用。

6.指标“35.收支结余”

在本年度考核中,“收支结余”以“医疗盈余率”表述,通过监测医院医疗盈余率,可以了解医院运营状况,引导医院坚持公益性,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指标我院为-4.46%,表明医院收不抵支,建议医院认真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改善医院运营效率,节约办公开支,促进节能降耗,实现收支平衡。

7.指标“36.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负债合理性,引导医院避免盲目负债扩张或经营,降低医院运行潜在风险。我院该指标为88.86%,距离国家满分指标值还有很大差距。建议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加强医院运营管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医院资产负债率。

8.指标“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39.门诊次均药品

22

费用增幅”

这两个指标为反向指标,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幅是衡量患者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包含门诊次均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患者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是衡量患者药品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包含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我院的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品费用的增幅均大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和满分值。医院要控制门诊收入和用药合理性管理,提高医疗水平。

9.指标“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 该指标中的“45.1麻醉医师占比”、“45.2儿科医师占比”和“45.5中医医师占比”本院占比低于同类中位值,远低于满分值。落实《“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中七项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中医药,以及儿科、病理、麻醉、重症医学等各类急需紧缺专业。医院应引进和培养麻醉、儿科、中医医师专业人才。

10.指标“46.医护比”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 号)要求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 1:2 左右。

我院该指标2020年达到满分值,但低于全国中位值,

23

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医护人员结构比例。

11.指标“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人才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 号)指出要强化医学教育质量评估,推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第三方评估。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医师和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通过率、专业认证结果等逐步予以公布,并作为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该指标我院距离国家满分值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12.指标“53.门诊患者满意度”和“54.住院患者满意度”

我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得分与全国中位值和满分值相比较低;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满分值,得分为满分,但略低于全国中位值。我院将患者满意度作为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抓手,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着力构建患者满意度调查长效工作机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

24

服务和人文关怀。

13.指标“55.医务人员满意度”

我院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与全国中位值和满分值相比较低,应及时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体验,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使医务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五、相对分析

与2019年度相比,总分增加49.3分,等级由B上升为B+,7个指标分数无变化,6个指标分数降低,13个指标分数升高。

1、13个指标得分上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指标 10.单病种质量控制 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 24.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 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35.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 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46.医护比 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53.门诊患者满意度 54.住院患者满意度 55.医务人员满意度 2019年得分 2020年得分 单指标满分 13 29 9 18 45 15 6 16 18 3 31 34 30 14 30 15 24 47.5 28.5 18 20 20 24 33 40 32 20 30 30 30 50 30 20 20 20 40 40 40 40 2、6个指标得分下降

序号

指标 2019年得分 2020年得分 单指标满分 25

1 2 3 4 5 6 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35(22%) 30(23.16%) 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8.4(17.96%) 7.2(19.29) 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49(27.82%) 45(28.78%) 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4.5(0.52%) 21(0.53%) 36.资产负债率 12(81.76%) 9(88.86%) 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20(12.3万) 10(16万) 目经费 100 20 100 35 30 100 3、7个指标得分相同

序号 1 2 3 4 5 6 7 指标 2019年得分 2020年得分 单指标满分 35 35 25 30 20 40 20 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35(0.02%) 35(0.05%) 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35(0) 35(0.02%) 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25(38.46) 25(39.98) 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21(19.86%) 21(19.02) 入比例 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20(88.08) 20(71.55) 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 40(6.98%) 40(4.95%) 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12 12 中医医师占比 六、提升改进措施

1.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

2020年医疗质量指标中,“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为正向指标,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反向指标,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另外,“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分相比2019年均下降。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必须严把质量安全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认真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

26

每月加强对全院各科室的督导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绩效管理,利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督促科室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注重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每年重点开展一到两个新项目;严格落实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逐步提升手术质量;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推进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

2.调整收支结构,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2020年运营指标中,“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为正向指标,“35.收支结余”为监测比较指标,均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36.资产负债率”为监测比较指标,“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为反向指标,均高于全国同类中位值。

医院要积极改善收支结构,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同时控制门诊次均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在降低患者就诊负担的同时,也让医院发展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医院要认真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改善医院运营效率,节约办公开支,降低能耗支出,尽快实现收支平衡。加强医院运营管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医院资产负债率。

3.加强人才素质提升,保持可持续发展

27

2020年持续发展指标中,“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中麻醉、儿科、中医医师占比、(“46.医护比”)、“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正向指标,均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补足麻醉、儿科、中医、感染性疾病科医师的空缺,进一步调整完善医护人员结构比例。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坚持“科技兴院”战略,重视科研管理,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学科发展,不断健全医院科研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与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机构就学科发展现状、合作平台建立、学科人才培养、合作课题可行性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满意度水平

2020年满意度指标中,“53.门诊患者满意度”、(“54.住院患者满意度”)、“55.医务人员满意度”为正向指标,均低于全国同类中位值。

加强医院公益性,构建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医院文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就医环境、就医流程、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等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从改革福利薪酬制度、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学习晋升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

28

增强医务人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