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美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精湛的绘画技巧,而是为了向学生渗透美育教育,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初中美术课程缺乏一定的重视,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学生很难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氛围,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课程;情景教学 引言
初中美术课程的课时较少,再加上一直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所以很难使学生对欣赏教学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且还要通过情景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1.
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开展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中国美术作品概览》的教学活动时,这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欣赏雕塑,教材上涉及到了西汉大将霍去病墓的石雕,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霍去病墓的石雕最大特征是什么?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后,有些学生就会说整体感觉非常宏伟大气等等。当然学生的回答非常正确,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如果将雕塑的材料换
成陶可以吗?这时有些学生持赞同意见,有些学生就会认为不妥。持赞同意见的学生认为用陶做雕塑可以使整个雕塑看起来更加精细,但是有些同学认为陶这种材质在保存的过程中也非常易碎,所以石头材质最适合。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雕塑的背景,这样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霍去病的墓石雕要用石头进行雕刻。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雕塑作品的认识,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
1.
为学生创建生活情景
现如今,很多初中美术教师都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技巧上,甚至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不到快乐,渐渐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将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觉美的知识,并且还能在生活感受到美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
我们仍然以《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为例为学生创建生活情景。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一些艺术品,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到博物馆中进行参观,使学生能在生活场景中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另外,通过生活场景教师还能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并且还能通过生活场景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
1.
为学生创建多媒体场景
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鉴赏课程的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利用课本欣赏,尽管教师能够用语言将美术作品形容的多么壮观,学生也很难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能够将画面和文字描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和作品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1]
例如:《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上提到了我国古代雕塑发展的高峰期就是秦朝,最典型的就是兵马俑,虽然教材上添加了很多与兵马俑相关的图片,并且也展示了各个角度拍摄的兵马俑照片,但是这种形式过于平面化,学生很难从照片中感受到兵马俑活灵活现的形象,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形式仍然非常死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一些与兵马俑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从社交平台上搜集一些旅游爱好者自己拍摄的视频,将这些资源进行筛选之后设计成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师通过这些视频资源就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不一样的兵马俑,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更真实的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一些兵马俑的官方数据,然后再向学生介绍兵马俑的背景故事,学生之后掌握了兵马俑背后的故事,才能用鉴赏的眼光看待这些雕塑。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建情景之后,还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欣赏兵马俑的雕塑。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观看了兵马俑的视频之后你们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才能理解古代的能工巧匠有多么伟大,同时还能认识到在遥远的秦朝时期我国就已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学生对国家也会不由发出感叹。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对兵马俑的感官,有些同学如果去西安旅游时已经参观过兵马俑,还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当时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那些亲眼看过兵马俑的学生将自己当做导游,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建立直观的感受。最后,教师在讲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兵马俑背后的故事,如:秦朝统一的初期我们国家一直处于混乱的年代,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当时秦始皇为了能够建筑兵马俑花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环境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艺术作品的壮丽。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在初中美术鉴赏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就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并且还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做主要教学目标,及时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构建不同
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景的引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淑桂.试论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70-171.
[2]毕菁.初中美术课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