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名师梦

我的名师梦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我的名师梦,我的中国梦

张银辉

作为一名教师,读书学习,教学工作,总有许多感想。想一想教师队伍的现状,我感到:做教师容易,做好教师难。我时常思考怎样看待教师职业,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在我还读小学和初中时,便有了一个理想,好好学习,考大学,掌握渊博的知识,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可是,现实很难和人的理想一致,就在6年前的九月,刚刚师范毕业的我就走上讲台,做了一名教师。自己学的知识还少得可怜,却要教孩子们;自己还不知道怎样做人,却要教别人怎样做人,我有些欣喜,也有些恐慌。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唯有读书学习。

那时我不懂什么是教师的软实力与硬实力,老教师让我多读书,多学习,才知道软实力包括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想等。硬实力就是教师的基本功。 我那时的信念就是“教好学生,不误人子弟”。有了这样的目标和信念,我不断地读书、学习。才知道知识的浩瀚,人类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

起初,我把对学生的“知识性教学”放在首位,把自己的教放在首位,逼学生去学,去练。但效果并不好,有时真是恨铁不成钢。后来通过学习,我逐渐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教育也不例外。于是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情绪、思想变化,关注他们的兴趣。我和学生们一起打球,讲故事,学生们快乐了,我也快乐了,师生之间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朋友式的关系。教与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普卢塔克就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这颗生命的火种,必须把学生置于生活世界之中,文化之中,时代之中。真正把学生当人看,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去年春节,我收到了一条祝福的短信,落款是“我曾经是你的学生。”出于礼貌,我回了短信,并问了一句“你是哪位?” 很快得到了回复:“知道我是您的学生就够了,您永远是我心目中最敬佩最尊重的老师。在新的一年里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我很感动。我不知道在我应该做的繁杂的教育工作中,对我的学生们做过哪些让他们难忘的事。我感谢我的学生们能在心里记得我。作为教师,来自学生内心的评价比任何其他的评价更真实,更让人感动。这让我看到了教师的价值,体

会到了教师的“幸福感”。

**总书记在就职演说中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路径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中国梦扎根于校园,我希望我们的校园是绿色的校园,人文的校园,文明的校园,和谐的校园,全体老师因为自己教育的梦想而激情澎拜,全体学生斗志昂扬。

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我不能成为诗人,但是我可以培养出诗人;我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我有可能培养出科学家……因为我是教师,我的手中孕育着无限未来的希望,我的价值在学生的身上体现,我的青春和梦想在学生的身上灿烂。”老师是孩子实现梦想道路上的引导者,我们肩负着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他们梦想的重要责任。

爱岗敬业、爱学生、爱家长是教师实现“中国梦、教育梦”的必要条件;不断学习,大胆实践,敢于创新是实现教师“中国梦、教育梦”的有力保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从教,以教师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是实现“中国梦、教育梦”的重要任务。

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词语——点燃。“点燃激情”、“点燃课堂”。今天我感到要实现孩子的梦,唯有由老师的梦想点燃学生的梦想!他们的梦想唯有靠我们才能帮助他们实现,我们何不重新点燃自己的激情,把曾经追求自己梦想的那一分光和热投入到课堂中去,投入到帮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过程中去呢?因为学生梦,就是教师梦,孩子梦,就是中国梦!

我认为,要使教师的精神面貌有大的改观,使我们的教师充满自信,除了社会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对教师取得的业绩及时给与表扬、肯定、奖励外,还应在教师自身的自我调整上多下功夫。从教师自身来说,主要是做好心理调适也就是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态。热爱事业、热爱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乐趣。看到前景光明,人就更能面对当前的困难。对工作得心应手,才能在工作中感到喜悦。工作成绩突出受到肯定和奖励,更能使人增强自信。少埋怨环境,多调整自己,这是魏书生对青年教师的忠告之一。 爱是维系师生情的纽带。的确,一个积极热情,工作卓越的教师,总能将爱源源不断的注入学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起他们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贵的灵魂。“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教育,不是一场考试;教育,关乎每个人的基本生存状况与整个民族的基本精神特征。我的中国梦,一个教师的中国梦,就是渴盼通过教育让我们找回曾有的优美与崇高,让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学生,将来的每一位公民骄傲幸福地生活在自我的家园中。说中国话,优美与崇高伴生命而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