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2月第19卷第2 ・243・ ・用药手旨导・ 成人下呼吸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菌群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何原理 【摘要】 目的研究我院成人下呼吸到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2006年3月__2O10年3月 采集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150例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革兰氏阴性菌病原茵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 物敏感试验。结果150例痰标本中分离出茵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株占45.7%。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 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茵。它们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度极高, 对氨基糖苷类及奎诺酮类耐药率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常用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茵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趋势在上升,且耐药菌株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应加强病原茵耐药 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茵;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 56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71(2011)02—0243—02 Gram—negative Bacterimn f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Its Antibiotic Resistance HE Ynan—li. The Forth People Hospital,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咖dy the Gram—negative bacteirum f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its an— tibiotic resistnace.Methods Collect 150 samples in our hospital in 2006 Mar to 2010 Mar to cultivating bacteria to isolation and identiifcation.Results There are 48 gram—negative bacterium of all 105 bacterium,which are Escherichia coli,pneumonia crayresearch,pneumonia subspecies,pseudomonas aeruginosa,acinetobacter.And these gram—negative bacterium ale sensi— tire to imipenem,meropenem and piperacillin/thiazole battalion.Conclusion The gram—neg ̄ive bacterium for lower respira— tory tract ifnection in adults and antibiotic resistnace has rising trend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guiding pathogenic bacteria resistant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natibiotics. 【Key words】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fnection;Grma—negative bacterium;Antibiotic resistance 随着抗生素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I临床不合理的应 表1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 用,使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我科对2006年3月—201O年 Table 1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um 3月人院的15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及药 物敏感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O6年3月—2O10年3月入院的150例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为检测对象。 1.2方法常规留取痰液标本做致病菌培养。细菌培养严格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严格按照药敏试 剂盒操作手册步骤进行。通过比色法测得抗生素对细菌的最低 抑菌浓度(MIC),得到定性结果,即敏感、中介和耐药。 2结果 150例痰标本中分离出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 株占45.7%。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 3讨论 (44.3%)、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19.5%)、铜绿假单胞菌 (12.6)%、鲍氏不动杆菌(12.4%)、产酸克雷伯菌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尤其是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的广泛使用、临床上无用的联合抗生素用药以及不合理的糖皮 (1.9%)、琼氏不动杆菌(1.2%)、产气肠杆菌(0.9%)、其 质激素的广泛应用造成菌群比例失衡,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 他(7.1%)。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结果见表1。 类及药敏情况也随之改变,并且产生一部分耐药菌株。 4种主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耐药率统计中,大肠埃希菌、 作者单位:637000四川省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 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这可 ・244・ PJCCPVD February 2011,V0l,19 No.2 能与该药独特的结构有关。亚胺培南的B内酰胺环很小,极 易进入细菌的微蛋白通道,故保持了极低的MIC。由于其价格 菌监测,临床上对抗生素的选择亦应参照实验室药敏情况,通 过对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方案,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民钧.新头孢菌素在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问题[J]. 美国医学会杂志,1993,12(6增):4—6. 2马越,李景云,张斗妹,等.2002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38—45. 昂贵可推荐在重症病人使用。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尤其 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多革兰氏阴性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菌作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环丙 沙星、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也较低,显示出喹诺酮 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良好的抗 菌活性,可能与其不被细菌产生的超广谱t3一内酰胺酶破坏有 关 。与文献中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菌群研究对比分析 ],今 年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趋势上升。应密切注意对感染的病原 (收稿日期:2010—09—20) ・短篇论著・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O例分析 谢卫民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3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 状与体征的变化。结果疗效。 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血流变指标较治疗前下降。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较好 【关键词】 葛根素;糖尿病;脑梗死;蛋白非酶糖基化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5971(2011)02—0244一O1 祖国医学认为葛根有发表解肌、升阳止泻、生津止渴及透 痊的作用,近期资料研究表明本品含有丰富血管活性成分葛根 【中图分类号】R 743.3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 单一异黄酮化合物,葛根素能扩张血管,改善高黏血症和高凝 血症,改善循环…。我们采用葛根素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患 者,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i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均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 管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和颅脑MRI或CT检查确诊。本组30 素,其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TXA 水平, 并能使明显增高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Ⅱ及肾素活性降 低 。)。葛根总黄酮能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同 时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脑与外周缺 血区的血液供应,并有广泛的B受体阻滞作用,有治疗高黏、 高凝血症、改善循环的作用 ]。现已证明:肾脏、神经组织、 视网膜微动脉及晶状体内山梨醇含量明显升高,神经组织山梨 例患者中,男15例,女l5例,年龄45~82岁,平均62.8 岁;30例患者脑梗死发病均<14d,其中腔隙性梗死25例; 伴高血压者28例,高脂血症者27例。本组患者大多具有不同 程度的肢体瘫痪症状,检查可见患肢肌力下降,或见肢体麻 木、局部浅感觉(痛觉、温觉、轻触觉)减退,口角歪斜、 醇积聚后尚可导致肌醇大量丢失。肌醇为传递神经信息的重要 介质,可视为第二信使,其缺乏必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目前 有动物实验证实,葛根素在人体内可能还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 制剂 。 因此,葛根素治疗脑梗死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 头昏、言语不清等。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以葛根素注射液(广东燕塘生物 化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d,连用2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使用其 组实验结果也表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靠,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他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 1.3疗效标准脑梗死症状与体征参考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资 料设计统一的观察记录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疗效评定标准 以积分方式进行,包括意识水平、水平凝视、言语、面瘫、舌 瘫、感觉障碍、肌力和步行能力等8项进行评分。 2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小鹰,王培红,邵建华,等.静脉注射葛根索对急性, ̄,/Vt梗塞 范围的影响[J].山东医学院学报,1989,22(3):9. 2周运鹏.葛根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 合杂志,1984,4:699. 3邓上安,江碧静,李慧.葛根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 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2): 148. 基本痊愈1O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8例,无效4例, 无恶化者,总有效率86.6%。 3讨论 4张家庆,周云平.部分中药或成份对大鼠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 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45. (收稿日期:2010~1O一20) 作者单位: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军分区干休所